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本濂

周本濂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3/12/31 9:24:16

周本濂(1931年10月20日—2000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苏扬州,籍安徽合肥,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周本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77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6月21日逝世,享年69岁。周本濂主要从事材料热物性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基本资料

名:周本濂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931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2000年6月21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安徽合肥

人物生平

1931年10月20日,周本濂出生于江苏扬州。

1949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附中六年制部。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977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1年,赴美国康州大学物理系材料科学研究所进修深造。

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6月21日,逝世,享年69岁。

主要成就

周本濂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周本濂开始研究材料热物性,建成中国高温热物性测试基地金属所部分。烧蚀过程测热导、移动边界方程解析解和激光脉冲加热-降温法测比热等均有创新。导出非线性各异性温度场和应力场表达式,对照CT检测,阐明了再入工况下,碳/碳复合材料的热应力损毁机理,为热设计提供了依据。开展材料热物性微观过程理论研究,用自制装置观测性能瞬时变化的动态过程成功测定了薄膜的膨胀性能,为空间站热设计提供了数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复合材料的仿生研究探索。

学术论著

截至2000年6月,周本濂共发表论文180篇,其代表论著有《复合材料的仿生探索》《新型复合材料研究的一些进展》《材料制备中的非平衡过程》《哑铃形碳化硅晶须生长的机理》《ABS持久性抗静电合金》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80年8月

日本测量自动控制学会(SICE)第十九届学术报告会

日本

1998年11月

美国—泛太平洋国家材料研究、技术与教育研讨会

美国

科研奖励

截至2000年6月,周本濂共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

高温热物性测试基地的建立与发展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

碳/碳复合材料热应力损毁机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年

高性能发热型PTC元器件研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年

三向碳/碳材料强度特性和强度准则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工程C/C复合材料热应力损毁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明专利

时间

专利名称

专利号

1998年10月7日

原位自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CN1195030A

2000年6月21日

一种手工锯条的脉冲电流改性方法

CN00110554.X

2004年11月24日

一种滴灌流量自动控制开关

CN1547887A

2001年10月24日

一种细晶粒金属材料的电阻焊接方法

CN1318450A

2011年2月21日

一种分形结构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CN01106178.2

周本濂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周本濂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伍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畅,中国科学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究员高延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付绍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周亦胄等。

周本濂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6年

桥口隆吉奖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9年7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10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2000年6月—2002年6月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十届务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

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基金委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国家发明奖冶金组评审委员

个人生活

兴趣爱好

周本濂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唐诗词特别喜爱。工作之余,也时常有诗歌、短文发表于报刊。

人物评价

“他(周本濂)为中国材料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中国科研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材料导报》评)

“周本濂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评)

标签: 周本濂

更多文章

  • 李文采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文采

    李文采(1906年9月9日—2000年3月1日),土家族,湖南永顺人,钢铁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李文采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9年获得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机械系电热专业博士学位;1944年—1945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4

  • 赵善欢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善欢

    赵善欢(1914年8月16日—1999年12月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原籍广东高要,农业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善欢1939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1952年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农学院副院长;1952

  • 郭文魁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文魁

    郭文魁(1915年6月18日—1999年9月16日),河南安阳人,地质学家,区域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郭文魁193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38年—1940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教;1942年任资源委员会矿产

  • 程庆国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程庆国

    程庆国(1927年10月11日—1999年8月18日),浙江桐乡人,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藉院士,生前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程庆国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6年获得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1957年9月—1978年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建所

  • 戴安邦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戴安邦

    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1999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丹徒,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安邦于192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8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学习,1929年获得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金陵大学任化学系担任副

  • 张作梅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作梅

    张作梅(1918.10.4-1998.12.30),广东兴宁人,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4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4

  • 胡济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济民

    胡济民(1919年1月26日—1998年9月9日),江苏如皋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胡济民于1942年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年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去英国留学,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46年转入英国伦敦大学;1948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9月回国应

  • 郭燮贤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郭燮贤

    郭燮贤(1925年2月9日—1998年6月4日),浙江省杭州市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郭燮贤毕业于重庆兵工大学应用化学系;1947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助教;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

  • 朱既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既明

    朱既明(1917年8月26日—1998年1月6日),江苏宜兴人,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朱既明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0年任昆明中央防疫处技士;1948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任卫生部长

  • 蒲蛰龙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蒲蛰龙

    蒲蛰龙(1912年6月12日—1997年12月31日),出生于云南,昆虫学家,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蒲蛰龙于1935年从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1949年取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携同夫人利翠英一同回国工作,先在中山大学当教授,后兼任广东省农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