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田中群

田中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52 更新时间:2023/12/15 20:06:07

田中群,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学位后即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1991年底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至2011年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担任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田中群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学电化学研究。

基本资料

名:田中群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厦门

出生日期:1955年

毕业院校:英国南安普敦大学

职业:物理化学家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称:厦门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78年,田中群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

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1983年,田中群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田中群获得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

1989年,田中群博士后期满出站后被聘为副教授,并成为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

1991年,田中群被破格提升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4年,田中群被聘为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

1996年,田中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3年,田中群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1年)。

2005年,田中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3月,田中群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

2012年,田中群担任国际期刊《Chem.Soc.Rev.》(《化学会评论》)副主编,是亚洲地区出任副主编的首位化学家。

2013年3月,田中群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6年8月,田中群担任国际电化学学会(ISE)主席,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一职。

主要成就

田中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田中群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研究和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

2013年,田中群团队发表的题为"Whatmolecularassemblycanlearnfromcatalyticchemistry"的评述性文章,刊载于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期刊《化学会评论》(Chem.Soc.Rev.,2014,43,399–411),并基于催组装是组装领域的全新概念,为此创造一个新的英文单词“catassembly”来描述。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8月,田中群先后发表SCI论文160篇,被他人引用780余次。

承担项目

田中群的研究工作持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25306,91427304,29233071,21153003,20433040,20021002,21645401)的资助,他还是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的专家组成员,并担任过重大研究计划“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的专家组组长。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2011.10-2015.09

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

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主持

2011.12-2014.11

充氘(氢)凝聚相异常现象的实验和理论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主任基金”-重大非共识,主持

2010.06-2013.06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研究

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项目,主持

2009.01-2013.12

纳间隙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及表征新技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项目,参加

2011.01-2012.12

离子液体表面电化学的微探针和激光-拉曼研究新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

2011.01-2013.12

界面电化学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参加

科研成果奖励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田中群、任斌、剑锋、吴德印、国坤

过渡金属电极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和应用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光学光谱电化学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同第一完成人)

参考资料来源:

时间

2020年1月

2002年2月

1993年6月

田中群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田中群自1996年担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2003年担任主任以来,努力营造了一个人际关系宽松和谐、学术创新气氛浓厚的研究环境,实验室在国家每五年一度的国家评估中被连续(1999年和2004年)评为优秀实验室。

教育思想

田中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活跃的学术思想、敏锐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和年轻教师树立了科研和做人的表率。他积极推动学科教材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八年来一直承担本科生的核心课程《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

田中群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5年5月

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第二届运盛青年科技奖”

1999年9月

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0年

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4年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资深会员(Fellow)

2006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第奖章

2013年

南安普敦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2013年

国际电化学会的JacquesTacussel奖

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6年8月

国际电化学学会(ise)主席

2012年

《Chem.Soc.Rev.》副主编

2004年

国际拉曼光谱学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3年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主任

国际拉曼光谱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化学》杂志副主编

个人生活

田中群的父亲田昭武也是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父子都在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工作。

人物评价

田中群通过二十余年的系统工作,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拉曼光谱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逐渐成为学术带头人之一,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和充分肯定。他和他领导的研究组在所从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光谱电化学两个研究方皆具有国际影响,为中国在有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重要贡献。(厦门大学工会评)

标签: 田中群

更多文章

  • 佟振合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佟振合

    佟振合,1937年9月1日出生于山东梁山,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佟振合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09月,佟振合加盟山东大学。佟振合主要

  • 涂永强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涂永强

    涂永强,195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涂永强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万惠霖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惠霖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万惠霖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1982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进

  • 万立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万立骏

    万立骏,男,1957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日本归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十届主席、党组书记。1982年万立骏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

  • 汪尔康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汪尔康

    汪尔康,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镇江,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汪尔康于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55年被选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学习;1959年获得捷克斯洛伐

  • 王方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方定

    王方定,1928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籍贯四川自贡,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王方定从四川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研制了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

  • 王夔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夔

    王夔,1928年5月7日出生于天津,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夔1949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先后为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2年分配到北京大学医预科任教;1953年进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医学

  • 王梅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梅祥

    王梅祥,196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有机化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梅祥于1983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198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

  • 吴骊珠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骊珠

    吴骊珠,女,196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有机光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超分子光化学实验室主任。1990年吴骊珠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1995年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

  • 吴奇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奇

    吴奇,男,1955年3月17日生于安徽芜湖,籍贯安徽桐城,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物理名誉教授及理工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化学和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吴奇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随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