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肖碧莲

肖碧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4/1/17 4:23:02

肖碧莲(1923年10月31日-2020年6月30日),女,汉族,出生于上海市,广东中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殖内分泌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44年1946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肖碧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2年—1960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56年—1959年,留学苏联,毕业后获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1960年—1978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工作;1978年,担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碧莲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2020年6月30日,肖碧莲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基本资料

名:肖碧莲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23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2020年6月30日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籍贯:广东中山

人物生平

1923年10月31日,肖碧莲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是广东中山。

1944年6月—1946年6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6年6月—1949年6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52年6月—1960年1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1956年11月—1959年12月,留学苏联,毕业后获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副博士学位。

1960年1月—1978年1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工作。

1978年1月,担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20年6月30日,生殖内分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碧莲,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主要成就

肖碧莲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0年后,肖碧莲在中国国内率先建立了生殖激素的化学测定方法。

1964年3月,肖碧莲参加了国家科委、卫生部、化工部在上海协同召开的计划生育科研工作座谈会,正式加入周恩来聂荣臻支持下的口服避孕药研发项目,在妇产科实验室基础上,仁济医院旋即成立了中国国内首个计划生育实验室(后改名为研究室),肖碧莲担任副主任和秘书,她带领研究室进行避孕药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的观察,开展相关内分泌和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探索药物的避孕作用机理和最低有效剂量。

1965年,肖碧莲带领研究室在内分泌测定的基础上,将避孕药的剂量减到中国国外用剂量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剂量以及随后的四分之一剂量避孕药,分别于1967年、1969年通过国家鉴定,批量生产推广。肖碧莲团队先后加入了多个避孕药具科研协作组,对I号避孕针、纸型避孕片等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药理进行研究。

1978年后,肖碧莲从紧要处着手,率先在中国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标准化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她所领导的生殖内分泌研究室因此被世卫组织人类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确定为中国的放免质量控制中心,在此基础上,对女性生殖生理基线数据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肖碧莲团队建立了中国妇女五种生殖激素的生理常数,总结出激素变化的规律和高峰平均值。肖碧莲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避孕药具的作用机理与远期安全性、卵巢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从生殖健康大学科的角度,还开展了辅助生殖实践,在中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后不到两年也获成功。

20世纪90年代中期,肖碧莲将紧急避孕的概念引进中国国内,并组建了“米非司酮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合作研究与开发”临床研究组,历时5年完成4项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有效地降低了中国的人工流产率,促进了女性的生殖健康保护,同时,肖碧莲联合国际专家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临床研究规范化培训,确保科研工作真正走上规范化轨道。

国际交流

1960年后,肖碧莲频繁开始国际交流:中国国外专家来所授课、培训,所里专业人员和研究生出国学习、考察。

在肖碧莲操办之下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如1988年至2005年间连续召开5次生殖内分泌国际会议。

20世纪90年代开始,肖碧莲争取国际资助在中国翻译、出版和分发英文期刊《展望》《进展》《国际计生联医学通讯》及《生殖健康要略》,还主持培训其他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招收蒙古和朝鲜的进修生。

截至2016年4月,肖碧莲出访过20个国家,连续5年代表政府部门参加世卫组织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捐款国会议,在各种国际研讨会上介绍中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

学术论文

截至2016年4月,肖碧莲发表了百余篇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的英文论文计20余篇,多发表在《人类生殖(HumanReproduction)》《生育与不孕(FertilityandSterility)》《避孕(Contraception)》《国际妇产科学(InternationalJournalofGynecology&Obstetrics)》等杂志上。

参加评选项目

年份

项目名称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2001年5月1日

激素类药物男性抗生育效果全国多中心临床评估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新型宫内节育器规范化引入性试验的研究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米索前列醇的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及临床多中心试验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聚氨酯铋输卵管栓堵术的研究

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聚氨酯铋输卵管栓堵术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01年5月1日

可复性非手术输卵管栓堵法的研究

山西省生育调节技术中心

2001年5月1日

消炎痛宫内节育器(Υ型-25)的研制和推广

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

2001年5月1日

可降解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非手术可复性输精管栓堵法的研究

山西省生育调节技术中心

2001年5月1日

避孕药长期应用安全性研究

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DNA疫苗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5月1日

新型聚氨酯避孕套的研制

四川大学

2001年5月1日

米非司酮复方抗早孕新药研制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hCG-β避孕疫苗的研究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哺乳期避孕药醋酸烯诺孕酮一根型皮下埋植剂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5月1日

单方和复方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的研究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2001年5月1日

非阻塞性输精管滤过装置节育术的研究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1年5月1日

含Gestodene一根型皮下埋植剂的研制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4年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黄体期避孕及催经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3年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黄体期避孕及催经的研究

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1978年

短效口服I号、II号避孕片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7年

短效口服I号、II号避孕片

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肖碧莲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

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

社会任职

肖碧莲兼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顾问,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际家庭健康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顾问。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肖碧莲于1923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商人家庭,她幼年丧父、少年又遭逢战乱,但所幸家族中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没有中断,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供上学。

1942年,肖碧莲与她二姐肖曙英一起被圣约翰大学录取,其兄肖荣炜、嫂叶嘉馥、大姐夫范文照、外甥范政皆为该校校友。

人物评价

肖碧莲在中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中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评)

通宵达旦在实验室完成课题时,肖碧莲是钟情学术、严谨治学的研究者;在担任科研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时,肖碧莲是格局远大、克己奉公的管理者;当作为国际组织顾问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时,肖碧莲是风采卓然的科学大使;当出于受试者安全考虑上书建议拒绝中国国外某项节育药物在中国的引入性研究时,肖碧莲是女性健康的守护者;当为年轻的图书资料员录制英文磁带时,肖碧莲是诲人不倦的英语老师;当繁忙工作之余教孙辈弹钢琴时,肖碧莲是严慈并济的奶奶;当为孙女出国订制旗袍时,肖碧莲是颇具老上海情结的“小资”,正如肖碧莲的孙女蕾所言,自己的奶奶多才多艺,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女性,而且是那种比较开放、前沿、现代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系海燕、陈琦、陈珍晴评)

肖碧莲不仅是一位风采卓然的科技大使,更是女性健康的守护者。(新华网评)

肖碧莲是中国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在中国国产避孕药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理研究,尤其是在确定口服避孕药的配制与批量生产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始终奋斗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前线,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周济评)

肖碧莲是一个严格的师长,治学严谨,从不文过饰非,也从不气馁,她是一个谦和的导师,平易近人,对年轻人的学业、思想修养、生活等各方面都给予亲切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社会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裴开颜评)

标签: 肖碧莲

更多文章

  • 陈肇元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肇元

    陈肇元(1931年10月1日-2020年6月25日),男,汉族,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7月陈肇元从上海纺织工学院毕业;1952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57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83年4月至1984年4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

  • 郁铭芳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郁铭芳

    郁铭芳(1927年10月3日-2020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化学纤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郁铭芳自上海私立东吴大学化工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化验室练习工作;1949年调至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下属的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化验室,先后担任助理技术员、技术员、生

  • 卢世璧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世璧

    卢世璧(1930年7月8日-2020年3月28日),男,汉族,湖北省宜昌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南开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卢世璧于1948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医予组;19

  • 蒋亦元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亦元

    蒋亦元(1928年11月17日-2020年2月24日),男,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农业机械化专家、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于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同年10月到东北农学院任教,历任东北农业大学农机系(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

  • 沙庆林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沙庆林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庆林于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获得莫斯科公路学院副博士学位;1957年至2000年任职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68年至1978年先后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

  • 段正澄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段正澄

    段正澄(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57年段正澄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

  • 池志强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池志强

    池志强(1924年11月16日-2020年1月7日),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池志强于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1959年获前苏联列宁格拉儿科医学院副博士学位;毕业初期曾担任浙江大学药学系助教;1978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

  • 蒋洪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蒋洪德

    蒋洪德(1942年7月4日—2020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湖南省长沙市,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蒋洪德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获学士学位;1968年3月至1978年9月,在青岛汽轮机厂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

  • 林宗虎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宗虎

    林宗虎(1933年5月13日-2019年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蒸汽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院长,同济大学外聘院士。1951年林宗虎考入交通大学蒸汽动力机械制造专业。1955年大学毕业后继续在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

  • 孟执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执中

    孟执中(1934年12月16日—2019年12月14日),出生于浙江诸暨,气象卫星专家,风云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首席高级技术顾问。1956年孟执中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科学院自动学及远动学研究所进修两年;1978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