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秉林

顾秉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18 更新时间:2023/12/12 1:50:28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包头市第九中学,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

基本资料

名:顾秉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5(乙酉年)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丹麦Aarhus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

出生地:吉林省德惠市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

人物经历

1945年(乙酉年),出生于吉林德惠,长于内蒙古包头市。

1960年至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

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8年9月至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88年1月,晋升为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2年2月10日,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月28日,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务委员;5月22日,美国圣母大学授予顾秉林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6年4月26日,受聘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

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顾秉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顾秉林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作出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量子点、碳纳米管、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

顾秉林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系统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系统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无序铁电模型,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在回国后的不长时间里,他就与同伴们共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

科技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8年

正电子湮没对材料微观缺陷、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期间的实施工作中做出贡献"奖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

半导体合金、无序系统的超晶格的电子结构

1994年

电子结构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

1998年

低维量子结构的物理性质及计算设计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低维结构的量子特征及计算设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复合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序-无序相变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资料来源:

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2014)

代表性论文

据2018年2月清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顾秉林已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

1.LuZhao,PeizheTang,Bing-LinGu,andWenhuiDuan,Field-EffectBirefringentSpinLensinUltrathinFilmofMagneticallyDopedTopologicalInsulators,PhysicalReviewLetters111,116601(2013)

2.YuanchangLi,PengchengChen,GangZhou,JiaLi,JianWu,Bing-LinGu,S.B.Zhang,andWenhuiDuan,DiracFermioninStrongly-BoundGrapheneSystems,PhysicalReviewLetters109,206802(2012)

3.BingHuang,MiaoLiu,NinghaiSu,JianWu,WenhuiDuan,Bing-LinGu,andFengLiu,QuantumManifestationsofGrapheneEdgeStressandEdgeInstability:AFirst-PrinciplesStudy,PhysicalReviewLetters102,166404(2009)(Editors'suggestion)

4.JiaLi,GangZhou,YingChen,Bing-LinGu,andWenhuiDuan,MagnetismofCAdatomsonBNNanostructures:ImplicationsforFunctionalNanodevices,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31(5),1796-1801(2009)

5.ZuanyiLi,HaiyunQian,JianWu,Bing-LinGu,andWenhuiDuan,Roleofsymmetryinthetransportpropertiesofgraphenenanoribbonsunderbias,PhysicalReviewLetters100,206802(2008)

6.ShaogangHao,GangZhou,WenhuiDuan,JianWu,andBing-LinGu,Transversepressureinducedphasetransitionsinboronnitridenanotubebundlesandthelightestboronnitridecrystal,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130,5257(2008)

7.QiminYan,BingHuang,JieYu,FaweiZheng,JiZang,JianWu,Bing-LinGu,FengLiu*andWenhuiDuan,IntrinsicCurrent-VoltageCharacteristicsofGrapheneNanoribbonTransistorsandEffectofEdgeDoping,NanoLetters7(6),1469(2007)

8.HaoChang,JianWu,FengLiu,Bing-LinGu,andWenhuiDuan,Physicaloriginofhydrogen-adsorption-inducedmetallizationoftheSiCsurface:n-typedopingviaformationofhydrogenbridgebond,PhysicalReviewLetters95,196803(2005)

9.Jun-QiangLu,JianWu,WenhuiDuan,andBing-LinGuEffectsoffinitedeformedlengthincarbonnanotubesAppliedPhysicsLetters84,4203(2004)

10.Jun-QiangLu,JianWu,WenhuiDuan,FengLiu,Bang-FenZhu,andBing-LinGuMetal-to-semiconductortransitioninsquashedarmchaircarbonnanotubesPhysicalReviewLetters90,156601(2003)

11.NingdongHuang,ZhirongLiu,ZhongqingWu,JianWu,WenhuiDuan,andBing-LinGuHugeenhancementofelectromechanicalresponsesincompositionallymodulatedPb(Zr1-xTix)O3PhysicalReviewLetters91,067602(2003)

12.GangZhang,WenhuiDuan,andBing-LinGuEffectofsubstitutionalatomsinthetiponfield-emissionpropertiesofcappedcarbonnanotubesAppliedPhysicsLetters80,2589(2002)

13.GangZhou,WenhuiDuan,andBing-LinGuElectronicstructureandfield-emissioncharacteristicsofopen-ended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PhysicalReviewLetters87,095504(2001)

14.Zhi-RongLiu,Bing-LinGu,andXiao-WenZhangEight-potential-wellorder-disorderferroelectricmodelandeffectsofrandomfieldsAppliedPhysicsLetters77,3447(2000)

顾秉林人才培养

截至2011年4月,顾秉林院士共培养20余名博士生,其中1人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人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有4人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人被评为“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

顾秉林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1年

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1997年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8年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2004年

日本东北大学首届鲁迅

2010年

中国最具魅力校长

2016年

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

资料来源:

社会任职

顾秉林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

人物评价

顾秉林的许多工作与“最早”“首次”这些字眼儿结下了不解之缘。(清华大学评)

作为清华大学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团结带领北京市科协全体,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建言献策活动,推动实施以“科技点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为主题的奥运科普行动计划等,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凤凰网评)

根植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逆境中求发展、求创新。注意科学前沿,瞄准理论高峰。人总是要有所追求。顾秉林在《光明日报》的教育周刊上给读者写了如下一段寄语:“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看他走过的路,与他聊他的工作,你都会强烈地感到上面的话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

标签: 顾秉林

更多文章

  • 顾宁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顾宁

    顾宁,男,1964年5月生,籍贯江苏南京,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Fellow),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宁于1982年—1986年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微波技术专业;1988年—1990年硕士就读于东南

  • 顾诵芬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顾诵芬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顾诵芬于1951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航空工业局生产处工作;1952年至1956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技术科工程师;1956年至1

  • 顾逸东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逸东

    顾逸东,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6月-1996年7月,任国际空间委员会(COSPAR)科学气球组委员;1993年7月-1

  • 郭烈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烈锦

    郭烈锦,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

  • 郭万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万林

    郭万林,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眉县,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于198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至2000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

  • 过增元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过增元

    过增元,1936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过增元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7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获得美国机械

  • 韩杰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杰才

    韩杰才,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巴中,复合材料和光学材料专家,中共党员,民建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1985年韩杰才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并免试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硕

  • 韩祯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祯祥

    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出生,浙江杭州人,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原校长。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何满潮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何满潮

    何满潮,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7年何满潮考入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工程地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1986年考取中国矿业大

  • 何雅玲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何雅玲

    何雅玲,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外专局/教育部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负责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