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何雅玲

何雅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21 19:53:52

雅玲,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指导教师,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外专局/教育部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负责人,国家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七届、第八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副主任,中国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期刊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HeatTransferResearch副主编等。长期从事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理论与新方法、强化传热新技术(含电子器件冷却)、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储能科学与新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天航空中的热流科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表SCI学术论文600篇,中英文著作和教材12部(含合著),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论著和成果被引30400余次,SCI被引21000余次,是工程领域ISI高被引学者前1%,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及中国高被引学者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何雅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1963年9月

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85年,何雅玲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3月3日,何雅玲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工业余热高效综合利用的重大共性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动大会召开。

2015年9月5日,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12月,何雅玲负责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新能源与非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获批立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主要成就

何雅玲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何雅玲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的研究。在传热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面,构建了微观-介观-宏观统一计算框架、发展了跨接微观与宏观的LBM方法;在强化传热方面,揭示了高效低阻的物理机制,发明了多项强化传热新技术;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提出了将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与有限容积法耦合设计太阳能吸热器的新方法,发明了改善热流密度均匀性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领域得到应用。

研究领域

能源的高效利用及节能理论与新方法;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燃料电池);余热利用;储能新技术;高技术中新型制冷与低温技术(电子器件冷却技术等),微尺度流动和传热;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预测原理及其应用;航天航空中的热流科学问题。

学术论著

截止到2015年3月,何雅玲共出版著作、教材9部,英文著作3章,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300余篇,国际会议10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300余篇,EI收录470余篇。论著被他引3600余次,SCI他引2000余次。获发明专利授权30项,获得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软件著作权30余项。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旨、特邀报告50余篇。

出版时间

图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4.10

《工程热力学精要解析》

何雅玲著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12

《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

何雅玲编著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11

《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典型题解:新版》

何雅玲编著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08

《工程热力学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

何雅玲编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08

《对流换热及其强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最新进展》

陶文铨,何雅玲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1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理论及应用》

何雅玲,勇,庆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1

《格子Boltzmann方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何雅玲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07

《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

何雅玲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4

《热工基础与应用第2版》

傅秦生,何雅玲,赵小明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07

《热工基础》

傅秦生,何雅玲编著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

丰镇平,何雅玲,陶文铨编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何雅玲作为学术领导人和组织者,所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具体如下:

时间

奖项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1获奖人

2011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获奖人

200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获奖人

2004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获奖人

何雅玲人才培养

何雅玲独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0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多名在国际大赛中获奖。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6年,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突出贡献奖”,201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

教学方面,负责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他教学成果奖项如下:

教学成果

时间

奖项

200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获奖人

2005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获奖人

2001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获奖人

2001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获奖人

何雅玲荣誉表彰

时间

奖项名称

2019年

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

201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个人奖

2006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2004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8年

教育部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

2007年

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2011年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01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10月

教育部支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杰出教学奖

主持项目

作为主持人,主持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及重点、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

主持过的科研项目,举例如下:

(1)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项目)——工业余热高效综合利用的重大共性基础问题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能源高效利用中关键热流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太阳能塔式电站高效聚光集热传热机理及新型动力循环热物理基础问题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先资助领域重点项目群项目——高耗能行业换热设备的节能理论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热力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境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二氧化碳热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CO2热泵热水器用换热器开发及应用

(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新建基地——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创新引智基地

(9)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节能与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中的基础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10)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节能与能源的高效利用

(11)973课题——高能耗工业领域换热设备的节能新理论与新方法:低功耗强化传热元件的原理与技术

(12)航天航空等有关课题

专利和软著

授权发明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

部分举例如下:

一种固定床高温煅烧反应的模拟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354926.5,授权日期:2020.3.31

一种采用变高度连续凸起的高强度换热翅片.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440924.6,授权日期:2020.03.31

一种相变储热型太阳能热化学反应装置.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659608.3,授权日期:2020.01.14.

一种利用烟囱效应的自然散热装置.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552076.9,授权日期:2020.01.14

一种自吸氧式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41244.8,授权日期:2019.12.31

一种铅-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间换热器.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029979.X,授权日期:2019.09.27

一种热载气温度震荡条件下碳酸盐高温煅烧反应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3549316

一种双分频式光热-光伏-热电耦合的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系统.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525475.6,授权日期:2019.09.20

一种用于测试烟气余热换热器积灰特性的装置及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510335.1,授权日期:2019.08.13

一种多孔介质太阳能吸热器结构和运行参数优化方法.授权发明专利号:201710828897.0,授权日期:2019.07.23

一种防积灰、防磨损、防腐蚀的烟气换热器.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012631.0,授权日期:2019.03.12

一种离子风除尘通风机柜.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710113995.6,授权日期:2019.03.12

一种单罐多层填充床蓄热器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236467.1,授权日期:2019.01.18

一种实现多因素定量调控的烟气低温腐蚀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610453912.3,授权日:2018.11.09

一种多孔介质太阳能吸热器的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44268.9,授权日期:2018.10.19

一种熔盐换热实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059405.1,授权日期:2018.07.03

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703030.8,授权日期:2018.05.18

一种熔盐换热/储热设备性能测试装置.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918131.2,授权日期:2018.04.17

一种高温梯级相变蓄热设备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059403.2,授权日期:2018.03.13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自清灰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自清灰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209675.6,授权日期:2018.01.16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飞行器地面热模拟试验装置.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820839.4,授权日期:2017.09.12

一种通用型组合管径空调换热设备流路的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445420.6,授权日期:2016.01.20

一种实现冷电/热电联产的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P].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10624.4,授权日期:2015.10.28

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及其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62862.X,授权日期:2015.08.05

一种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光-热-流体耦合优化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010842.6,授权日期:2014.04.23

一种多阶多表面复杂太阳能聚焦集热系统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96876.7,授权日期:2013.04.17

化工用蒸发式冷却/凝器设计方法.授权发明专利,批准专利号:ZL200810232269.7,授权日期:2010.11.10

螺旋折流板支撑丁胞管束换热器.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710018994.X,授权日期:2009.03.11

党内职务

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九大代表。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七届、第八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副主任

国际传热传质中心理事

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副会长

第4届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4届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期刊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HeatTransferResearch副主编

《ScienceChinaTechnologicalSciences》《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中英文版)副主编

《科学通报》副主编

AppliedEnergy、Engineering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AdvancesinAppliedEnergy的EditorialAdvisoryBoards

陕西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人物评价

何雅玲是科研、教学双优人才,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同行的广泛认可。(陕西省教育厅评价)

作为中国工程热物理专家,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在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强化传热机理和新能源利用中的传热问题等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标签: 何雅玲

更多文章

  • 胡海岩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海岩

    胡海岩,1956年10月出生于上海,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1978年胡海岩考入山东工业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

  • 胡文瑞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文瑞

    胡文瑞,1936年4月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湖北武昌,液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文瑞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1960年合并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

  • 胡聿贤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聿贤

    胡聿贤,1922年10月1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昌,地震工程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胡聿贤从交通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1948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195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受聘在纽约一家桥梁设计公司工作;1955年

  • 贾金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金锋

    贾金锋,1966年3月出生于江苏淮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凝聚态研究所所长,李政道研究所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平台负责人。贾金锋于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

  • 贾振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振元

    贾振元,1963年7月出生于辽宁朝阳,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贾振元于1984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1990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9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 姜培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培学

    姜培学,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姜培学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同年10月公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热能动力系攻读博士学位(Ph.D.)。1991年2月学成回到中国,

  • 姜中宏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姜中宏

    姜中宏,1930年8月7日出生于广东台山,原籍广东广州,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中宏长期从事光学材料、激光玻璃材料领域研究。中文名:姜中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台山出生日期:1930年8月7日职业:教育科研

  • 金红光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金红光

    金红光,男,朝鲜族,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1982年金红光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国科

  • 赖远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赖远明

    赖远明,男,汉族,1962年8月16日生于江西龙南,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赖远明于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

  • 李东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东旭

    李东旭,女,1956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航天器振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旭于1981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毕业;1989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