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葛昌纯

葛昌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3/12/25 22:29:02

葛昌纯,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平湖市,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先进陶瓷研究、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和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等方面贡献突出。

基本资料

名:葛昌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4年3月6日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钢铁粉末生产》

主要成就:1985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9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物理冶金专业,1952年毕业。

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10月-1983年4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葛昌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葛昌纯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工艺路线,为研制后续各种复合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先进陶瓷研究中,提出复合氮化物作为氮化硅的新型烧结助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性能,研制成功高性能的陶瓷刀具。开展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解决了Si3N4、AlN及其复相陶瓷燃烧合成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开拓了功能梯度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前景。

葛昌纯在研制成功一系列纳米粉末和纳米材料、在中国国内首次研制和生产成功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二次还原铁粉和在天津、武钢建立起现代化还原铁粉基地、在中国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全密度、无偏析、使用寿命为熔炼高速钢3-7倍的粉冶T15,开拓了中国制造全密度、高性能粉冶合金钢的先进技术并在钢铁研究总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粉末高速钢中试基地、在北京特钢厂和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建立起中国第一台预应力钢丝缠绕热等静压机和第一台双2000(2000°C,2000atm)热等静压机、和韩凤麟合著出版中国第一本30万字书《钢铁粉末生产》、在液相烧结机制的研究中、在用羰基法从镍冰铜提取镍代替电解法节电94%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1997~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0年

乙种分离膜项目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

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资料来源:

论文著作

据2018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官网显示,葛昌纯共发表论文450篇,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还有SHSResearchinLabSpecialCeramics.P/MatUSTBBeijng,NewDevelopmentofSHSCompositesinLSCPM,USTBofChina,PresentStatusandTrendsofSHSFGM(Keynote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著一部。

代表性论文

1.GeCC,XiaYL,HenigETH,EffectsonSomeSinteringParametersandVacuumHeatTreatmentontheMechanicalPropertiesandFractureModeofHeavyAlloy90W7Ni3Fe,P/M-82inEurope,InternationalPowderMetallurgyConference.1982:709-714.(第一作者)

2.葛昌纯,夏元洛,Fe-Cu合金液相烧结时隔离孔的封闭,钢铁研究学报,1985,2:016.(第一作者)

3.GeCC,XiaYL,Post-SinteringofReaction-BondedSi3N4(RBSN)ContainingNon-Toxic,Non-OxideAdditives,Proc.1986Int..Conf.P/M,P.1163-1166,Dusseldorf.(第一作者)

4.C.C.Ge,Y.L.Xia,L.M.Chen,EnhancingThermo-MechanicalPropertiesofSi3N4withNon-oxideAdditive,ModernDevelopmentsinPowderMetallurgyV.21,MPIandAPMI(Princeton,NewJersey,U.S.A.),1988.(第一作者)

5.GeCC,LiuWS,XiaYL,etal.,OxidationBehaviourofSi3N4-ZrN-AlN

Ceramics[J].KeyEngineeringMaterials,1993,89:307-312.(第一作者)6.ChangchunGE,WensanLIU,YuanluoXIA,LiminCHEN,EmergenceofZrOPhaseandCatastrophicFailureofSi3N4-AlN-ZrNCeramics,Proc.5thInt.Symp.CeramicMaterialsandComponentsforEngines,1994,editedbyD.S.Yan,X.R.Fu,S.X.Shi,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第一作者)

7.GeCC,LiJT,XiaYL.,OntheMechanismofSelf-PropagatingHigh-TemperatureSynthesis(SHS)ofSi3N4[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LFPROPAGATINGHIGHTEMPERATURESYNTHESIS,1996,5:107-118.(第一作者)

8.Chang-ChunGE,Li-MinCHEN,Wen-ShanLIU,Tie-JunZhangandYuan-LuoXia,New-developedSi3N4-basedCeramicCuttingToolswithNon-oxideSinteringAdditives,14thInt.PlanseeSeminar,1997,V.2,HM32,P.332-337.(第一作者)

9.葛昌纯,江涛,陈克新,燃烧合成大尺寸Si3N4陶瓷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1997(3):112-116.(第一作者)

10.GeCC,LiJT,CaoYG,ThermodynamicsandcombustionSynthesisofSi-TiC-NandSi-TiO2-N[J].ZeitschriftfürMetallkunde,1998,89(2):149-152.(第一作者)

11.GeCC,LiJT,ShenWP,CaoWB,ChenLM,XiaYL,TheFirstChina-MadeHIPApparatus(2000℃,200MPa)anditsApplications,Proc.Int.Conf.HotIsostaticPressing,1999,Beijing.(第一作者)12.GeCC,ShenWP,LiJT,etal.,FGMResearchinLSCPMofChina[J].CERAMICTRANSACTIONS,2000,114:307-314.(第一作者)

13.GeCC,LiJT,ZhouZJ,etal.DevelopmentofFunctionallyGradedPlasma-FacingMaterials[J].Journalofnuclearmaterials,2000,283:1116-1120.(第一作者)

14.GECC,WuAH,CaoWB,LiJT,AnewSiC/CBulkFGMforFusionTechnology,15thInt.PlanseeSeminar,2001,v.3,P.16-25.(第一作者)

15.Chang-ChunG,Jiang-TaoL,Wen-BinC,etal.,SHSComposites-ANew

EmergingFamilyofAdvancedComposites[J],15Int.PlanseeSeminar,2001,V.3,GT6,P.16-25.(第一作者)

16.GeCC,WuAH,LingYH,etal.,NewProgressofCeramic-BasedFunctionallyGradedPlasma-FacingMaterialsinChina[C]//KeyEngineeringMaterials.2002,224:459-464.(第一作者)

17.GeCC,ZhouZJ,LingYH,NewProgressofMetal-BasedFunctionallyGradedPlasma-FacingMaterialsinChina[C]//MaterialsScienceForum.2003:11-16.(第一作者)

18.GeCC,ShenWP,WangF,DevelopmentofSHS-Si3N4inLSCPM[J].Key

EngineeringMaterials,2004,280-283:1191-1196.(第一作者)

19.YanQZ,ZhangWF,LuGD,SuXT,GeCC,FrontalCopolymerizationSynthesisandPropertyCharacterizationofStarch‐graft‐poly(acrylicacid)Hydrogels[J].Chemistry-AEuropeanJournal,2005,11(22):6609-6615.(通讯作者)

20.SuXT,YanQZ,MaXH,ZhangWF,GeCC,EffectofCo-dopantAdditiononthePropertiesofYttriumandNeodymiumDopedBariumCerateElectrolyte[J].SolidStateIonics,2006,177(11):1041-1045.(通讯作者)

21.GeCC,SongSX,ZhouZJ,etal.,ResearchonRecentProcessingTechnologiesforFunctionallyGradedMaterialsinChina[C]//MultiscaleandFunctionallyGradedMaterials2006.MultiscaleandFunctionallyGradedMaterials2006,2008.(第一作者)

22.FWang,WPShen,LBai,CCGe,CombustionSynthesisofMagnesiumSiliconNitridePowdersintheMg-Si-Nsystem[C]//KeyEngineeringMaterials.2007,336:935-938.(通讯作者)

23.LBai,XMao,WShen,CGe,ComparativeStudyofβ-Si3N4PowdersPreparedbySHSSinteredbySparkPlasmaSinteringandHotPressing[J].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Mineral,Metallurgy,Material,2007,14(3):271-275.(通讯作者)

24.GeCC,ZhouZJ,SongSX,etal.,ProgressofResearchonPlasmaFacingMaterials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J].JournalofNuclearMaterials,2007,363:1211-1215.(第一作者)

25.GeCC,ZhouZJ,ShenWP,etal.,StatusofR&DonFusionMaterialsinInstituteofNuclearMaterialsinUSTB[J].FusionEngineering&Design,2010,85(s7–9):1080-1084.(第一作者)

26.葛昌纯,迎春,亚东等,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其关键材料[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27(1).(第一作者)

27.GeC,ZhangY,XuY,etal.,ProgressofResearchonP/MandSpray‐FormedSuperalloyinISCPM,USTB[J].Superalloys2012,2012:557-562.(第一作者)

28.MXia,SYang,HGuo,WHao,QYan,CGe,ObservationofIntermediateTemplateDirectedSiC

葛昌纯人才培养

葛老师平时总让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或合作会议,通过写材料做汇报、参加会议来了解该领域国际最前沿科技动态和最新科技信息,锻炼大家的外交沟通能力。葛老师时讲:“谁都有第一次,要给机会多锻炼,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怕失败,即使失败也要分析总结原因,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

据北京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葛院士与赖和怡教授创建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与钟香崇院士等创建无机非金属材料博士点,他培养出37位博士和66位硕士。

葛昌纯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8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0年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科学者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资料来源:

社会任职

2007年10月葛院士被科技部聘为第二届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顾问;2014年以“空间太阳能发电”为主题的香山会议中担任四位执行主席之一,是国防科工局聘定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的六位院士高级顾问之一。

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EngineeringMateri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SHSMaterials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人物评价

这位乐观进取的老科学家,永葆学术思想的青春。(中国科学报评)

标签: 葛昌纯

更多文章

  • 顾秉林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顾秉林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包头市第九中学,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

  • 顾宁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顾宁

    顾宁,男,1964年5月生,籍贯江苏南京,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Fellow),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宁于1982年—1986年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微波技术专业;1988年—1990年硕士就读于东南

  • 顾诵芬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顾诵芬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顾诵芬于1951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航空工业局生产处工作;1952年至1956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技术科工程师;1956年至1

  • 顾逸东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逸东

    顾逸东,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6月-1996年7月,任国际空间委员会(COSPAR)科学气球组委员;1993年7月-1

  • 郭烈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烈锦

    郭烈锦,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

  • 郭万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万林

    郭万林,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眉县,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于198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至2000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

  • 过增元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过增元

    过增元,1936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过增元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7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获得美国机械

  • 韩杰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杰才

    韩杰才,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巴中,复合材料和光学材料专家,中共党员,民建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1985年韩杰才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并免试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硕

  • 韩祯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祯祥

    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出生,浙江杭州人,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原校长。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何满潮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何满潮

    何满潮,1956年5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灵宝市,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7年何满潮考入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工程地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1986年考取中国矿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