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梁晋才

梁晋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1/9 10:21:21

梁晋才(1927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7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原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自动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研究员。1950年,梁晋才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50年—1952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任助教、讲师;1952年—1953年,在哈尔滨铁道学院电信系任讲师;1957年—1961年,获得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副博士学位;1961年—1962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任讲师;1962年—1965年,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四支队一室工作;1964年,在二院第二十二设计所任室主任、任副所长;1965年—1971年,体制调整到上海机电二局第二十二设计所工作,任上海航天局革前任副所长;1971年—1977年,调到上海机电二局新江机器厂工作任室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任上海机电二局新江机器厂革委会委;1977年—1980年,负责组建上海机电二局8250总体设计研究所任副所长;1979年,任某型号副总设计师;1980年—1983年,任上海机电二局8250总体设计研究所任所长;1983年—1993年,调上海航天局任科技委副主任;1993年,担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23年1月17日,梁晋才逝世。梁晋才主要致力于防空导弹自动驾驶仪武器系统回路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梁晋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7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2023年1月17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广东省佛山市

人物生平

1927年12月17日,梁晋才出生于北京西城区西四牌楼兴隆里,原籍广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1946年8月—1950年8月,在北京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0年8月—1952年8月,在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任助教、讲师。

1952年8月—1953年8月,在哈尔滨铁道学院电信系(院系调整)任讲师。

1957年11月—1961年6月,在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自动控制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1年6月—1961年9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

1961年9月—1962年6月,在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任讲师。

1962年6月—1965年9月,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四支队一室工作。

1964年10月,在二院第二十二设计所任室主任、任副所长。

1965年9月—1971年9月,体制调整到上海机电二局第二十二设计所工作(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第八研究院),任上海航天局文革前任副所长,文革期间下放车间劳动。

1971年9月—1977年9月,调到上海机电二局新江机器厂工作任室革委会副主任;

1973年,任上海机电二局新江机器厂革委会常委。

1977年9月—1980年1月,负责组建上海机电二局8250总体设计研究所任副所长;

1979年,任某型号副总设计师。

1980年1月—1983年8月,任上海机电二局8250总体设计研究所任所长。

1983年8月—1993年12月,调上海航天局(即原上海机电二局)任科技委副主任。

1993年12月,担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02年,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2023年1月17日,梁晋才同志逝世。

主要成就

梁晋才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梁晋才参与搞的第一个型号是仿制某型号地空导弹,对弹上自动驾驶仪进行反设计及掌握生产技术,在反设计过程中,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分析了舵系统的自问题,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对原有型号的改进并加以提高;梁晋才组织并主持一个攻关小组,以中国国外一个半液浮陀螺为参考原型进行仿制,他组织技术人员和车间工人师傅一起出谋划策,边解剖、边分析,边拟草图、边进行生产,在三个月内突破了各种技术难点,研制出了第一个半液浮陀螺。

1979年起,梁晋才主持中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某中低空导弹武器系列(海用和陆用)的研制,任总设计师,在导引头、引信、雷达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关键、型号研制上取得突破。

1986年,梁晋才在陆上和海上的定型试验取得成功,又主持研制成功该武器系统的(乙)型,提高了舰队作战能力,填补了中国中低空舰空和野战防空导弹的两大空白。

1989年,梁晋才主持该武器系统(丙)型导弹的研制、主持设计新的气动布局,并采用静不稳定控制,提高了导弹机动性,扩大了作战空域,取消自动驾驶仪的自由陀螺,缩短了反应时间;梁晋才主持总体方案的论证,对继承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做了全面综合考虑,采用了新的布局和控制技术,制定了计划流程,利用仿真手段缩短了研制周期,使该型号突破了条件限制,在各次鉴定性飞行试验中获得成功。

学术著作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梁晋才与他人合编专著两本,发表7篇论文。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梁晋才获国家及部级奖5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6年

XX导弹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5年

XX导弹系统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1990年

XX导弹武器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9年

XX导弹武器系统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梁晋才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1年10月

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颁发)

1986年

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授

1987年4月

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总工会颁发)

1987年4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988年5月

1987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社会任职

梁晋才兼任上海市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27年12月,梁晋才出生,家庭并不富裕,父亲一度失业,靠几个哥哥弃学从工维持一家生活。母亲信佛,非常虔诚。她认为一生要做好事,为子孙后代修德,只有积德的人,才能受到菩萨的保佑。母亲常以此信念教育梁晋才的兄弟姐妹,梁晋才有五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在梁晋才幼年时,记得家里有一次买东西找回一个假币,梁晋才的哥哥借天黑的时候,用假币在一个摊贩处买东西,母亲知道以后,认为这是非常不积德的事,立即找到那个摊贩,把假币换了回来。

人物评价

梁晋才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无闻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汇报》评)

(梁晋才)一个外柔内刚的老人,一个诙谐幽默的老人,一个宽厚仁慈的老人,一个历经挫折却永不言败的老人,一个功勋卓著却始终谦虚谨慎的人,一个德高望重仍然不懈追求的老人。(原《上海航天报》总编游本凤评)

防空导弹总体和自动控制专家梁晋才始终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导弹革命,并为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中国空军》杂志评)

“打得好!两发齐射打得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江泽民称赞)

梁晋才同志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制导中低空防空导弹系列(红旗六十一及甲、乙、丙三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以及猎鹰六十号(N)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为中国舰空导弹系统和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作出了重要贡献,填补了两大空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评)

标签: 梁晋才

更多文章

  • 茆智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茆智

    茆智(1932年9月20日-2023年1月13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农田水利专家,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1953年,茆智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1953年至1955

  • 张金麟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金麟

    张金麟(1936年10月16日-2023年1月9日),男,出生于河北滦南,船舶总体和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工程总设计师、研究员。张金麟于1960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海军科研部〇九研究室工作;1971年至1983年担任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副

  • 葛修润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葛修润

    葛修润(1934年7月12日-2023年1月4日),男,汉族,出生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岩土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1952年至1953年,葛修润在清华大学学习;1959年,毕业于原苏

  • 武胜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胜

    武胜(1934年9月23日-2023年1月4日),男,汉族,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武胜从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同年10月,回到中国后到二机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战青海221,

  • 徐銤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銤

    徐銤(1937年4月7日-2023年1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銤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原子能所和北京194所从事核反应

  • 范维唐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维唐

    范维唐(1935年7月18日-2023年1月1日),出生于北京,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1956年范维唐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3年获得原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历任煤炭科学

  • 于德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于德泉

    于德泉(1932年10月22日-2022年12月31日),出生于山东省,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德泉于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1980年至1981年在法国科学

  • 孙敬良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敬良

    孙敬良(1930年7月14日-2022年12月28日),男,汉族,生于山东莱州,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八院原科技委主任、首席高级技术顾问。1947年,孙敬良在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公司工作;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0年

  • 李天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天初

    李天初(1945年11月4日-2022年12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汉族,安徽省金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1970年李天初毕业

  • 关肇邺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肇邺

    关肇邺(1929年10月4日-2022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一级注册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肇邺1947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