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慰峰

陈慰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3/12/14 3:08:28

陈慰峰(1935.11.22-2009.1.26),上海人,原籍江苏盐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陈慰峰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生物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慰峰从事胸腺内T淋巴细胞分化研究,开展肝癌免疫研究,克隆鉴定出新的肿瘤-睾丸抗原及肿瘤特异抗原编码基因证明肝癌患者对肿瘤抗原有免疫应答。

基本资料

名:陈慰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5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2009年1月2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墨尔本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T细胞在胸腺髓质区的功能发育程序”研究

人物生平

1935年11月22日,陈慰峰出生在上海市一个中学教员家庭。

1953年,陈慰峰中学毕业后,陈慰峰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58年,陈慰峰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65年,北京医学院成立农村医疗系,陈慰峰到郊区培训农村医疗人员。文革初期,他徒步长征,从北京经河北、山西、陕北、到达延安,了解中国广大农村的现状,体察基层民众的疾苦。

1980年初,作为中国国内首批留学人员,年近45岁的陈慰峰通过国家教委出国留学考试。

1982年,陈慰峰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从澳大利亚WEHI留学回到祖国。

1985年,陈慰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医学学部院士。

2005年,陈慰峰举办了中国杭州举办第三届免疫学学术会。

2009年1月26日上午10时19分,陈慰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74岁。

主要贡献

陈慰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理论免疫学研究中,他系统揭示了胸腺髓质型胸腺细胞的功能发育程序,此程序障碍会致免疫缺陷及自身免疫病。在应用研究中,他发现增殖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需要分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即为杀伤T细胞分化因子。在肿瘤免疫研究中,他克隆鉴定出众多肿瘤抗原,并在中国第一个研制成具有明确抗原靶点的肿瘤疫苗。他发现的肿瘤-胎盘(CP)抗原,开辟了肿瘤抗原的新领域并有应用潜能。

陈慰峰领导的课题组完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题“T细胞在胸腺髓质区的功能发育程序”研究,获得世界公认,中国以外的同行愿与他们开展合作。

2006年,他领导的T细胞研究室顺利完成了癌-睾丸抗原(CT抗原)NY-ESO-1抗原肽(NY-ESO-1b)的临床前研究工作,其研制的肿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也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评审,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

科研成果奖励

陈慰峰从早期T细胞的分化及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到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的建株、细胞因子分泌类型,以及对胸腺亚群的选择支持作用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分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学术论著

1:LargeScaleIdentificationof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AssociatedAntigensbyAutoantibodies

TheSpontaneousCD8+TCellResponsetoHLA-A2RestrictedNY-ESO-1bpeptidei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atients

2:陈慰峰,医学免疫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陈慰峰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据2018年7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陈慰峰从事医学教育51年,他直接指导培养了5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学生有清问等。

教学成果

他改革主编第三、四版卫生部《医学免疫学》规划教材,被中国全国医学院校广泛采用。

教学思想

陈慰峰教学思想主要概括为:抽象概念的形象表达;专题章节与整体概念;先易后难;发创新、学风严谨;教学互动、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他认为,免疫学基本内容多为抽象概念,初学者难理解。但理论形成,均经系列科学实验逐步揭示,此实验过程具体形象,易理解,即抽象概念可以形象化图示表示,进而编写成辅助教材。免疫学各基本概念互相关联,构成学科整体。初次接触单一概念,感觉零碎,直至基础内容学完,才“恍然大悟”。对初学者,首先要蓝图简介学科全貌,使有粗略轮廓,再逐章展开,且要“温故知新”,在教学全程,前后联系专题概念,最终形成整体。章节安排符合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单至复杂,由现象至理论。知识源于创新思维和严谨实验求证。按此原则介绍知识,不仅易于接受,且经潜移默化,逐渐养成求索创新精神。以教师主导,提供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理论,独立创新设计实验实践的兴趣与能力。

陈慰峰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8年

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科学

1996年

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2008年

中国免疫学会终身成就奖

北京市教学名师

北京大学国华学者

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从医背景

陈慰峰出生后八个月母亲病逝,在其父“教育为本、济世救人”思想的熏陶下,早早地萌发了“投身教育以济世,献身医学以救人”的心志,从小失去亲人的痛苦,更坚定了他从医的决心。

社会任职

1985年,开始担任中国免疫学副秘书长,历任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

1992年起,任亚洲-大洋洲地区免疫学会联盟(FIMSA)副主席,世界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组成员,亚洲国际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中国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2005年,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FIMSA)在中国杭州举办第三届免疫学学术会,作为大会主席。

人物评价

陈慰峰高屋建瓴始终站在医学免疫学的最前沿,引领着北医和中国免疫学的发展。他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医学教育,教书育人,桃满天下。面对现代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以科学家敏锐的视觉,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分子免疫学这一国内薄弱的研究领域,致力于肝癌多肽疫苗的研制。这又是一次崭新的创业。为拓宽视野和研究渠道,他以扎实的科研基础、良好的声誉争取国际基金支持,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及荷兰的权威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北京大学医学部评)

陈慰峰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一生,陈先生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严谨治学的作风和淡薄名利的风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教授和卫生部科教司司长何维教授评)

陈慰峰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潜心医学教育的人生价值观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楷模。(中国科学院评)

后世纪念

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新落成的陈慰峰铜像举行了揭幕仪式,以缅怀先生为北医及中国免疫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

标签: 陈慰峰

更多文章

  • 刘高联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高联

    刘高联(1932年7月5日—2008年3月8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人,工程热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上海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刘高联1953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57年—1979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

  • 宋大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大祥

    宋大祥(1935年5月9日—2008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宋大祥于1953年从苏州大学生物系毕业;1955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从中国科学

  • 钦俊德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钦俊德

    钦俊德(1916年4月12日—2008年1月14日),浙江省安吉县人,昆虫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钦俊德于1941年从东吴大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同年燕京大学停办,他被迫辍学;1943年进入燕京大学生物系工作;1944年进入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昆虫组工作

  • 楼南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楼南泉

    楼南泉(1922年12月13日—2008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五任所长。1946年楼南泉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进入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工作,担任研究技术员;1949年参与了中国

  • 卢肇钧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肇钧

    卢肇钧(1917年11月17日—2007年12月28日),原籍福建福州,生于河南郑州,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卢肇钧1941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1年—1944年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处助理工程师;1944年—1945年任滇缅公路工程局助理工程

  • 汪闻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汪闻韶

    汪闻韶(1919年3月15日—2007日10月7日),江苏苏州人,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3年汪闻韶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之后在甘肃、宁夏从事农田水利工作;1946年应聘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助教;1947年12月赴美国留

  • 章梓雄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章梓雄

    章梓雄(1944年11月7日—2007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县,流体力学、水动力学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非线性力学中心主任。章梓雄于1965年从香港珠海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67年获得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71年

  • 郭可信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可信

    郭可信(1923年8月23日—2006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平,物理冶金、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郭可信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1947年公费留学赴瑞典,先后在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冶金系、乌普萨拉大学、荷兰皇家工学院

  • 吴汝康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汝康

    吴汝康(1916年2月19日—2006年8月31日),江苏武进人,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解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汝康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0年—1942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实习员;1942年—1945年任贵州

  • 殷之文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殷之文

    殷之文(1919.5.30—2006.7.18),江苏吴县甪直(今苏州市吴中区)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开发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首创者,是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殷之文194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