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梁晓天

梁晓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06 更新时间:2023/12/16 12:10:12

梁晓天(1923年7月28日—2009年9月29日),出生于河南舞阳,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晓天于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9月回国被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物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第三医学科学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级会员;2009年9月29日逝世,享年86岁。梁晓天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蓁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成果。

基本资料

名:梁晓天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舞阳

出生日期:1923年7月28日

逝世日期:2009年9月2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华盛顿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生平

1923年7月28日,梁晓天出生于河南舞阳。

1942年,从西北联大师大附中高中部毕业,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现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

1946年,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在家乡开元中学任教。

1948年,赴美国西雅图留学,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学习。

1952年,从美国华盛顿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1953年,抗美援朝刚一结束,梁晓天立即辞去哈佛大学的职务,进行要求回国的斗争,并于1954年9月回国。

1955年,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现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物研究室主任。

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学部务委员、兼化学部副主任(至1982年)。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担任第三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级会员。

2009年9月29日21时03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梁晓天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蓁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成果。曾研究并确定结构的天然产物有:川楝素、鹤草粉、鹰爪甲素及乙素、创新霉素、亮菌甲素、芍药新苷以及一些二萜生物碱等数十个。对一叶秋碱、猫眼草素等天然药物进行了全合成的研究。

1961年,梁晓天领导研究了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面部神经麻痹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一叶碱,很快就搞清其化学结构,论文和日本人几乎同时发表。

1964年,梁晓天在外汇很有限的条件下,药物研究所陆续进口了各种现代化仪器,如红外光谱仪,紫外-旋光仪,60兆核磁共振仪。后来又购进了质谱仪,5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等。

学术论著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撰写及编纂专著6部,发表论文300多篇。1964年编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核磁共振谱的中文著述《核磁共振解析简论》。1976年将自己在核磁共振氢谱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编著了《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参加与指导的研究项目获部级以上奖励的有1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人才培养

教育原则

梁晓天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对论文署名有三条原则:一是帮助外单位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二是指导本所科技人员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三是自己主持的项目,论文署名一般放在最后。

指导学生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培养研究生60名,指导博士后多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和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顾问,国家科委药学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及兰州大学的兼职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客座教授,第三十四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术大会主席。先后兼任《ChineseChemical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主编、《JournalofAsianNaturalProducts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主编、《药学学报》副主编及名誉主编,《中国科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科学通报》编委以及《Tetrahedron》《TetrahedronLetters》《TetrahedronComputerMethodology》《Tetrahedron:Asymmetry》《PlantMedica》等杂志的顾问编委。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梁晓天家中有兄妹七人,他排行第五。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农衬教书。家境不富裕,但父亲矢志让孩子受高等教育,不惜卖粮借债。他的几位哥哥在大学读书时,轮流休学,打工攒钱,维持学业。

情感婚姻

1947年,梁晓天与开封艺专毕业的修彰女士结为伉俪。

爱好特长

梁晓天不但能写诗填词,而且练就一手好书法。他常将自己的诗作用遒劲的隶书写成条幅赠给友人留作纪念。1983年,他写信劝旅居海外的朋友回国探亲,信后附有一首诗写道:“重洋乘风回,卅载沐朝辉。祖国无限好,游人胡不归?”可见他对祖国的一往深情。

人物评价

梁晓天是用现代谱学在中国研究天然产物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在确定一系列天然药物结构和推动中国药物化学学科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梁晓天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五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应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测定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的开拓者。“一叶萩碱”,“鹰爪甲素”,“亮菌甲素”,“仙鹤草素”,“创新霉素”,杜鹃类植物的药用成分,紫杉醇类等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均被梁晓天院士一一破解,为祖国医学药学的现代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评)

人物影响

梁晓天优秀青年科技奖

为鼓励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梁晓天用所得的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的奖金设立了“梁晓天优秀青年科技奖”。

标签: 梁晓天

更多文章

  • 吴式枢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式枢

    吴式枢(1923年5月27日—2009年2月2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宜黄县,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吴式枢于1944年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留学美国;1951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

  • 陈慰峰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慰峰

    陈慰峰(1935.11.22-2009.1.26),上海人,原籍江苏盐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陈慰峰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82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生物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慰峰从事

  • 刘高联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高联

    刘高联(1932年7月5日—2008年3月8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人,工程热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上海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刘高联1953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57年—1979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

  • 宋大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大祥

    宋大祥(1935年5月9日—2008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蛛形学与无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宋大祥于1953年从苏州大学生物系毕业;1955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班毕业后,赴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1957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研究生;1961年从中国科学

  • 钦俊德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钦俊德

    钦俊德(1916年4月12日—2008年1月14日),浙江省安吉县人,昆虫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钦俊德于1941年从东吴大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同年燕京大学停办,他被迫辍学;1943年进入燕京大学生物系工作;1944年进入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昆虫组工作

  • 楼南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楼南泉

    楼南泉(1922年12月13日—2008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五任所长。1946年楼南泉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进入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工作,担任研究技术员;1949年参与了中国

  • 卢肇钧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肇钧

    卢肇钧(1917年11月17日—2007年12月28日),原籍福建福州,生于河南郑州,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卢肇钧1941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1年—1944年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处助理工程师;1944年—1945年任滇缅公路工程局助理工程

  • 汪闻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汪闻韶

    汪闻韶(1919年3月15日—2007日10月7日),江苏苏州人,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3年汪闻韶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之后在甘肃、宁夏从事农田水利工作;1946年应聘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助教;1947年12月赴美国留

  • 章梓雄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章梓雄

    章梓雄(1944年11月7日—2007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县,流体力学、水动力学专家,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非线性力学中心主任。章梓雄于1965年从香港珠海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67年获得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71年

  • 郭可信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可信

    郭可信(1923年8月23日—2006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平,物理冶金、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郭可信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1947年公费留学赴瑞典,先后在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冶金系、乌普萨拉大学、荷兰皇家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