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程天民

程天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60 更新时间:2023/12/14 2:14:13

程天民,1927年12月27日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1958年开始研究放射病,1960年程天民开始研究放射复合伤。1986年11月担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1996年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还相继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创伤学会主任委员,总后勤卫生部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科协副主席。程天民曾14次参加中国核试验,发现并命名了“骨髓巨核细胞被噬现象”,研究成果居于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首创了中国唯一的复合伤研究所,被誉为中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研究的开拓者。

基本资料

名:程天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省宜兴市

出生日期:1927年12月27日

毕业院校:第六军医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防原医学》

主要成就:1996年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27年12月27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家乡沦陷,他立下“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

1942年,程天民考取因苏州沦陷而迁至宜兴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日军前来“扫荡”,学校被迫流亡搬迁,三年高中,三易其址。战火中求学的程天民再立“要爱国、要坚强”的壮志。

1945年7月,程天民高中毕业,与同学结伴徒步穿越敌伪封锁线从宜兴到达安徽屯溪(现黄山市)报考大学,被国立中正医学院、英士大学、江苏学院三所大学录取。程天民选择了国立中正医学院,走上了学医报国的道路。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程天民积极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旧中国内战末期,国民党军节节败溃,为保护学校财产,中正医学院学生自治会成立了“非常时期理事代表联合会”,程天民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和老师一起组织领导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护校运动。

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程天民伴随中正医学院由南昌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并几度更名合并等际遇,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继续完成学业。

1951年程天民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留军校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树立并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1958年程天民开始研究放射病,他撰写的《急性放射病并发感染和出血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的学术论文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放射医学会议。

1960年程天民开始研究放射复合伤,他又撰写了以“放射复合伤”为主题的论文,参加了1963年的中国全国第一次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学术会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程天民上书总后勤部主动请缨,获准参加核试验。

1965年至1980年,程天民率学校参试分队先后14次奔赴戈壁滩参加中国核试验,实践科研报国的理想。他在核试验现场完成了大量效应动物病理解剖,获取了大批珍贵的原始数据。他还担任了总后效应大队的指挥组组长,主持中国全军全国核试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工作,参与领导核试验医学研究的谋划和实施。

1967年和1974年,程天民作为“老参试”全程参加了中国两次核试验资料大总结。他亲自撰写的十多万字的《核武器损伤的病理变化》专题总结,成为中国国内外这一领域全面、系统、具学术权威的病理学文献。继而对中国多次核试验实际资料进行再研究、再总结,由动物效应推算及人,并由此主持编著了中国首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结合其他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中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学科内容体系,从而也奠定了他作为中国防原医学开拓者之一的学术地位。

1986年11月,程天民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同时由总后勤部党委决定宣布为校党委书记。

1996年2月,程天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仿原医学领域仅有的两名院士之一。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程天民主持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和同事们进行的“微核形成机理及其用于非整倍体检测的研究科技成果”,有14篇论文大多数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举办全国性微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学习班1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1997)。该研究成果作为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分子毒理研究室有关微核系列研究内容之一,于1998年与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有关核系列研究内容联合申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1998)。

此项科技成果完成人为:程天民、曹佳、胡斌、杨明杰、刘胜学、杨录军。成果公布日期为2000年1月1日。项目针对微核形成机理中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在国内使用着丝粒和端粒DNA探针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抗着丝粒抗体染色,研究了昆明山海棠、丙烯酰胺、氢醌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4种可疑非整倍体毒剂诱发的微核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在使用该方法对流式仪分选微核的检测中,发现检出效率更高;提出并证明了微核不仅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期形成,而且可以在间期细胞中以核芽突形式直接形成的新观点;电观察描述了培养人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超微结构的异同,并证明部分淋巴细胞微核仍具有DNA合成能力;对化学诱变剂诱发微核的染色体损伤模型和实测DNA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化学诱变剂诱发的微核与电离辐射微核组成基本相同,均可看成是由染色体随机断裂和断片随机重接的结果。该项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微核形成机理的认识,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非整倍体毒剂的筛检。

著作论文

专业著作

《军事预防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军事预防医学概论》(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

《创伤战伤病理学》(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会议论文

《贫铀的生物学效应研究》(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复合伤研究的进展与思考》(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

《合并放射损伤的创伤难愈与促愈研究》(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颁标准2002年医学科学前沿"炎症与修复"高级学术研讨会)

《RARE介导的视黄酸可调控的IFN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第二届中日国际维生素学术研讨会)

期刊论文

程天民多年来发表期刊论文三百多篇,后期论文主要有:

《人TALL-1可溶性功能片段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2007年11卷02期疾病控制杂志)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促进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机制》(2007年23卷03期中华创伤杂志)

《电离辐射导致左半身照射小鼠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DNA损伤》(2007年26卷01期中国辐射卫生)

《神经酰胺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关系》(2007年33卷02期江苏医药)

《组织因子在不同类型人癌组织中的表达》(2007年14卷06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Effectsofserumfromratswithcombinedradiation-burninjuryonthegrowthofhematopoieticprogenitorcells》(2007年62卷1期JOURNALOFTRAUMA-INJURYINFECTIONANDCRITICALCARE)

《抑郁复合皮肤创伤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2007年9卷6期创伤外科杂志)

《慢性应激抑郁复合皮肤创伤对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2007年9卷02期创伤外科杂志)

《Genistein靶多肽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抑瘤活性研究》(2006年13卷21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牛磺酸对60Coγ射线半身照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2006年28卷04期营养学报)

《itsderivativesinregenerativemedicine》2006年133卷2期(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

《长期接触贫铀对大鼠遗传毒性的初步研究》(2006年28卷09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烧伤后骨髓巨核细胞被噬现象机制的初步探讨》(2006年28卷20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征》(2006年22卷02期中华烧伤杂志)

《"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的创建与八年教学实践》(2006年08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γ射线与微波复合作用对小鼠造血系统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2006年31卷08期解放军医学杂志)

《防原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2006年14卷01期西北医学教育)

科研获奖

程天民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1997年,程天民主持研究的《“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新型办学思想与十年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程天民以不畏艰险认真履行职责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连续获得首届“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第六届“光华科技工程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三项殊荣。

2009年,由程天民为第一责任人完成的《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此外,程天民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科技工程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等若干奖励。

2017年,被授予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

学术成就

程天民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累了大量的核武器损伤病理学实践经验。先后14次深入大漠深处,率领科研团队较系统地研究了核武器损伤的病理变化,在中国国内首次总结出复合伤的基本病变特点,阐明了发病机理,对临床诊治提出了系列的病理学依据。

二、主编了中国首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领导科研团队完成《防原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复合伤》等16部专著。不仅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还在中国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核防护理论体系。1989年“防原医学”被批准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

三、参与了“放烧复合伤和放冲复合伤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的两项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由他主编的《核实验技术资料汇编》创伤战伤病理学,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等六部专著,均为中国防原医学领域的第一参考书。

四、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复合伤研究所。1993年复合伤研究室被评为全军重点实验室,后来又相继发展成为全军“重中之重”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复合伤分室),是国内唯一的主要研究复合伤的单位。程天民科研团队进行的复合伤系列研究,获得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文献调查显示,国际上放射复合伤的研究论文中,60%来自程天民为学术带头人的复合伤研究所科研团队。

五、发现并命名了“骨髓巨核细胞被噬现象”。揭示了这一重要病理变化现象,正是严重创伤烧伤时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发现填补了国内医学领域的空白。

晚年的程天民,于2011年主编了《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针对因地震、海啸引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条目形式介绍了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为消缓群众的核恐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成就

1986年,程天民走上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领导岗位。提出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全校以军事医学为重点,以质量和特色为中心的办学思路。此后,“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正式确立为第三军医大学校训。

1996年,程天民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学科评议组会议上,提议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整合拓展为《军事预防医学》新的二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批准了将《军事预防医学》纳入新的专业目录,并招收该专业研究生。

1998年,程天民主编了《军事预防医学概论》,为“军事预防医学”这门新的二级学科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内容体系,成为新学科的奠基性教科书,被批准为“全国研究生推荐用书”。

2006年,“军事预防医学”学科创建10周年之际,程天民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结合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科技进展,主编出版了《军事预防医学》。2007年,该书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程天民任期内,学校取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形成6个“国家重点学科”;获建军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军事医学);产生3名院士。培养毕业的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人才奖励,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人被评为总后勤系统科技金星,7人成为博士生导师。

艺术成就

程天民认为:“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虽属不同领域,却在更高层次上同源相通。”

他爱好诗书画印。曾利用自己既懂病理学又能绘画的技能,为《病理解剖学》绘制了大量真实而生动的彩色图谱,在研究论文和学术报告中也多辅以图表,生动简明地演示研究结论,显著提高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效能水平。他对书法家、绘画家等艺术家极为敬重,时常与他们切磋交流结下深厚情谊。尹瘦石、马识途、晏济元、倪为公、刘和璧、丁立镇、李鲁等都都曾与他交流或赠以书画佳作。特别是在他八十华诞时,纷纷以书画深情致贺。程天民将所珍藏的书画佳作选汇成集出版,取名《程天民珍藏书画选集》。2008年,程天民将自己珍藏的百余幅书画作品,连同自己精心创作的书画篆刻作品,全部无偿捐赠给工作了五十七年、曾担任过校长的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为此专门兴建了“人文艺术馆”,用以展示程天民捐赠的书画篆刻作品。

程天民的书画艺术代表作主要有:《程天民业余文影选集》、《程天民珍藏书画选集》、《程天民珍藏书画选集》、《程天民胡友梅业余摄影选集》、《万紫千红——程天民胡友梅花卉摄影选集》。

人才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1年至2004年期间,程天民共培养19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一名获得硕士学位,基本情况如下:

【杨峥嵘】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rmFⅦ-Gen复合物靶向TF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

【史春梦】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真皮来源成体多能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促进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吴锡南】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低强度1800MHz电磁波暴露对大鼠行为功能的影响及其遗传毒性探讨

蒙】学位类别:硕士;授予学位日期2001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树突状细胞经EB病毒疫苗刺激用于EB病毒感染介导相关肿瘤治疗的研究

【李建福】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0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放射性骨损伤效应与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陈晓红】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0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电离辐射对伤口愈合早期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及康复新促愈的实验研究

【舒崇湘】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9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合并全身放射损伤的皮肤创伤难愈与促愈的实验研究

【王勇】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9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HPM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刘勇】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8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脏功能损害及其机制研究

【叶治家】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8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DNAK1的重组表达及其5'-UTR中调控元件的研究

【徐辉】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7年11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放射损伤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程湘】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7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卵巢癌的腹腔播散机理与放化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宋述强】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6年11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电离辐射对创伤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与苯妥因钠的促愈作用

【余争平】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6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及机制研究

【曹佳】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5年11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几种理化因素诱导的细胞微核形成及其自动化检测的研究

【叶本兰】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5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放射损伤、烧伤与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闵锐】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4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T淋巴细胞表面部分活性分子的电离辐射效应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熊业】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4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肌能量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郑怀恩】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2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烧冲复合伤肺脏病变及其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粟永萍】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1991年11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论文:放烧复合伤在整体和肠上皮的复合效应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荣誉表彰

1978年,被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4年,被评为“全军后勤科技先进个人”。

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6年,被评为总后“一代名师”。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2000年工程管理学部成立时成为首批跨学部院士。

2001年,由中央军委授记一等功。

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建军80周年全军英模,由中央军委授记一等功。

人物评价

中国国内各电视台、报刊和网站相继从不同角度,用显著标题撰文报道了程天民的事迹,并给以高度的评价:

程天民与“国宝”及其“世界”(搜狐新闻-央视国际东方时空)

“程天民撰写的《核实验技术资料汇编》曾被周总理称之为国宝。他主编的创伤战伤病理学,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等六部专著,均为我国防原医学领域的第一参考书”。

他发现并命名的“骨髓巨核细胞被噬现象”,其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居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在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英国权威《烧伤》杂志将这一成果推向世界。

程天民,中国的核盾将军(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网)

程天民和他的同事们积累了大量的核武器损伤病理学实践经验,他们在核试验场积累的防原资料和研究成果也已经成为中国防原医学研究的重要财富。而了解这些故事之后,人们自然而习惯地开始称呼程天民为“核盾将军”。

程天民,中国防原医学的拓路者(人民网)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教授长期承担国家和军队多项重大任务,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殚精竭虑,程天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和早期的病理学教师,更是中国防原医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实践者之一。

程天民的身后不是荒漠,而是一片森林(求是理论网)

他把培养出德才兼备、超过自己的学术接班人作为最高的职责和荣耀。他招收培养研究生不重数量而重质量,很多学生已成长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他努力奋斗一生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防原医学已经后继有人,他的身后不是荒漠,而是一片森林。

程天民兼具科技与人文的素养(晨光快讯)

他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事业观、学术观和生活观,从而使他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了高尚的情操境界和深邃的智慧基础。科技思牵重任,人文引发激情。责任与激情的融合激发了他对防原医学事业的由衷热爱和执着追求,形成了他战胜困难、刻苦钻研的持久动力。他不仅14次参加核试验,而且无论遭遇何种挫折,始终不忘初衷,无怨无悔。

程天民寓美育于智育之中(新浪网)

他把浪漫的感性思维与严谨的理性思维相结合,常常于潜移默化中激发科学灵感。他能用观察书法、绘画结构布局、形态变化的方式,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现象保持洞察,敏锐捕捉各种病理变化,从诸多不同的静态形态来构思动态的发展规律,形成清晰的科研思路和独特的技术途径。他在教学中将科学内容与艺术表达相结合进行周密设计,图文并茂地讲授教学内容,寓美育于智育之中。

程天民走过的军旅之路正是国家的奋斗之路(腾讯大渝网)

他58载军旅生涯,先后涉猎病理学、防原医学、医学管理和军事预防医学等诸多领域,创造了出色的佳绩,书写了卓越的军旅人生。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的他,为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那一时期的科学工作者,正是中国科学界承上下的中坚力量。他和战友们走过的人生之路正是国家的奋斗之路。

标签: 程天民

更多文章

  • 杜祥琬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祥琬

    杜祥琬,1938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原籍开封,中国工程院院士,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祥琬曾主持关于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曾任“863计划”激光专

  • 傅志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傅志寰

    傅志寰,男,汉族,1938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海城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1月参加工作,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运输科学院院士。铁路运输管理、铁路机车车辆专家。原铁道部部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郭重庆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重庆

    郭重庆,1933年6月17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先后兼任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合肥工大、山东工大等校教授,并

  • 郭桂蓉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桂蓉

    郭桂蓉,男,汉族,1937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山西省清徐县人,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郭桂蓉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60年至1965年,在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1965年至1971

  • 何继善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何继善

    何继善,1934年9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何继善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专业毕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及观测系统的研究。中文名:何继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4年9月1日毕业院校:长春地质学院职

  • 蒋士成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蒋士成

    蒋士成,1934年9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中国聚酯工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问。1953年蒋士成从辅仁中学毕业,考入华东化工学院;1957年毕业后进入化工部有机化工设计院实习,并先后在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化工

  • 刘人怀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人怀

    刘人怀,1940年7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工程力学专家、管理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人怀于1963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飞行器结构力学教研室工作,先后担任室副主任、系副主任、校学报副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

  • 陆佑楣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陆佑楣

    陆佑楣,男,汉族,1934年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江苏太仓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陆佑楣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结构与水力发电专业;1956年—1970年,参与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建设,担任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技术科科长;1970年—197

  • 龚新高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龚新高

    龚新高,1962年6月出生于湖南长沙,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龚新高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

  • 龚昌德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龚昌德

    龚昌德,1932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龚昌德于195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华东水利学院担任助教;1955年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