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甘子钊

甘子钊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02 更新时间:2023/12/16 0:43:21

甘子钊,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信宜,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4年甘子钊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首届主任。甘子钊从事半导体物理、激光物理、固体理论的研究,他学术工作的特点是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与光学物理的前沿研究,并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

基本资料

名:甘子钊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信宜县

出生日期:1938年4月16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8年4月16日,甘子钊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县水口镇双山村。

1954年,到湛江参加高考,并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学习期间,是全校出名的优秀生。

1959年10月,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并考取该校研究生,师从物理学家黄昆

1963年1月,从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7月,北京大学理学部成立,甘子钊担任首任学部主任。

主要成就

甘子钊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甘子钊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期,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态等方面作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中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1960年至1965年间,甘子钊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半导体中的电子隧道过程、杂质电子状态、磁共振现象等方面进行过理论研究,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1970年至1978年间,主要从事激光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和燃烧型气体动力学激光器的研制,气体激光器的频率特性等方面进行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发展中国的大能量气体激光做出一定贡献。1978年至1982年间,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曾提出多原子分子光致离解的物理模型和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1982年至1986年主要从事固体电子状态的研究,曾在半导体中杂质的自电离状态、量子Hall效应、绝缘体—金属相变、磁性半导体中磁极化子、低维系统中电子输运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从1986年开始,转入高温超导电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持北京大学的高温超导和全国超导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负责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的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11月,甘子钊在国际与中国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篇。

学术交流

1979年以来,甘子钊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一年,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短期工作两次共4个月,并多次出国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

甘子钊人才培养

科研态度

甘子钊认为:领导终究是少数人,多数院士还是要更多的做科学研究工作,另外多数人还要争取吸引人才,请一匹好马,然后让自己尽早的变成伯乐。

甘子钊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得允许失败。半导体物理每年的发展很多,肯定有大部分没有成功。不能用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每个值多少钱’。”

教育谏言

2002年,甘子钊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言,题目是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四点意见》,他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对国家的贡献都是很不够的,甚至是远远落后的。不能把落后情况只归结为客观条件,只归结到领导和社会环境身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深入认识基础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争取适当增大投入。二、深入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集中力量,力争在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方上有所突破。三、当前影响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争于求成心态和浮躁风气。四、科研管理上过于行政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多的非业务干扰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甘子钊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4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1年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2022年

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务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第一首席科学家

《中国物理快报》(《ChinesePhysicsLetter》)主编

《物理快报》副主编

《SolidStateCommunication》中国编委

《ModernPhysicsLetterB》中国编委

个人生活

甘子钊到了北京大学之后,当时学校包括吃饭在内,什么都负责,不用花钱。他的工作都是服从安排的,没有自己选的,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生活和工作。

人物评价

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意识到激光技术对国防意义重大。在系里的安排下,甘子钊开始从事激光物理的研究工作,在发展中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南方日报》评)

标签: 甘子钊

更多文章

  • 封东来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东来

    封东来,1972年10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物理学院“严济慈”讲席教授。1994年,封东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硕士

  • 方忠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方忠

    方忠,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方忠于1987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之后访问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筑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

  • 方复全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方复全

    方复全,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数学家,几何拓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校长、特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席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几何分析”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方复全于1986年3

  • 方成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成

    方成,1938年8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江苏江阴,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方成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至1982年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被评为博

  • 杜江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杜江峰

    杜江峰(DuJiangfeng),男,汉族,1969年生于江苏无锡,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杜江峰1985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近代物理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

  • 邓小刚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邓小刚

    邓小刚,1960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委。1987年邓小刚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

  • 崔向群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崔向群

    崔向群,女,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总工程师。1975年崔向群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获得中

  • 陈志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志明

    陈志明,1965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陈志明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从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回国后进入中国

  • 陈永川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永川

    陈永川,1964年3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开数学研究所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主任。陈永川于1984年从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本科毕业;1987年获得四川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9

  • 陈仙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仙辉

    陈仙辉,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仙辉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4年、1995年先后作为洪堡基金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