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炳炎

张炳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4 13:15:06

炳炎(1934年10月14日—2012年8月2日),山东省庆云县人,舰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炳炎于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1961年7月到七院第七零八研究所一室工作;1971年2月到F18运河调查三结合设计组工作,担任组长;1980年6月,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8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岁。张炳炎长期从事舰船研究设计。

基本资料

名:张炳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庆云县

出生日期:1934年10月14日

逝世日期:2012年08月02日

毕业院校:原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1934年10月14日,张炳炎出生于山东省庆云县。

1947年4月,在山东惠民渤海行署干部子弟学校读初中。

1949年4月,在河南巩县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附属子弟学校读初中。

1952年3月,在重庆市第一中学读高中。

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舰船设计与制造系副博士;同年在三机部九局上海船舶产品设计员工作。

1961年7月,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八所一室技术员、总体专业组长。

1962年12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9月,脱产一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委英语干部训练班学习英语,为去法国监造船作准备。

1965年9月,到交通部驻法国大西洋船厂监造组工作。

1971年2月,到F18运河调查和三结合设计组工作,担任组长。

1980年6月,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院第七0八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

1984年10月,任七〇八所二室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1年11月,参加中国第8次南极考察队,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8月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岁。

主要成就

张炳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炳炎作为总设计师主持研究设计的“阳红”号远洋调查船、“813”远洋电子技术侦察船、700箱全集装箱船、综合海洋实习调查船、多用途直升机训练医疗船以及南极综合科学考察破冰船的开拓性研究等都是中国国内首次开发的大型系统工程。在长期研究设计中,创造性地解决了调查船的特殊抗风力、海洋调查工作与抗台风对船的稳性和耐波性要求的尖锐矛盾、大功率发信与收讯的电磁兼容、大功率水声试验长期供电、大型直升机上船的机船结合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学术论著

1962年,张炳炎编写了《扫雷艇设计手册》中的《螺旋桨消音》篇。

1994年,张炳炎撰写了《航母线型研究试验报告》。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15年12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站显示,张炳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198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87年

船舶设计用文字符号GB4954-85

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9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5年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研制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张炳炎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张炳炎带的研究生,有的已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有的已担任了多型船的总体专业主任设计师、总设计师,有的已成长为领导干部如七O八所海工部多型船总设计师的唐丰。

培养心得

张炳炎认为“设计工作既需要设计者的有形设计—绘图、计算等,更需要设计者的无形设计—逻辑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这种逻辑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是建立在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和坚强信念的基础之上的。

张炳炎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荣誉

颁奖单位

1962年

先进工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1938部队二室

1987年

上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3年

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8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任职职务

1987年

《“七一八”工程专题》副主编

1988年

《中国军工史工业历史资料丛书·舰艇工业卷·远洋靶场测量船史料专集》副主编

1988年

《七一八工程船“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总体史料专集》第一主编

1989年

海洋调查船标准审查组组长

1996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第一届顾问委员会顾问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张炳炎出生在冀鲁两省交界处贫穷落后的偏僻农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度过的。父亲是地下党员,“七七事变”后组织游击队,编入八路军,离开了家乡。母亲留在敌后游击区领导妇女救国会,进行抗日活动。

人物评价

张炳炎是中国著名的舰船工程专家,为中国船舶与海洋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热爱祖国、敬业奉献、治学严谨、勤奋求实、谦虚谨慎、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中国工程院评)

张炳炎为人坦诚豪爽、乐观豁达、性格刚毅,他对船舶研究设计工作一丝不苟、勤奋求实、治学严谨,善于研究开拓新领域,喜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他是中国著名的舰船设计专家,他的一生与深蓝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国舰船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这份初心和使命曾未改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评)

张炳炎有着浩瀚的精神、活跃的想象、勤奋的心灵,他执着一生,用生命逐梦海洋。张炳炎的传奇人生犹如浩瀚大海,有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有跌宕起伏的艰苦征程;有坚定的信仰,有不懈的追求;有筚路蓝缕、负重前行的艰辛,有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荣耀和辉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标签: 张炳炎

更多文章

  • 沈荣显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荣显

    沈荣显(1923年1月12日—2012年6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荣显于1944年从奉天农学院兽医学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前大陆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病毒系从事牛瘟的研究;1953年带着新研制的疫苗,登上了青藏高

  • 李瑞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瑞麟

    李瑞麟(1928年9月4日—2012年4月12日),上海市人,化学合成及药物合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瑞麟于1950年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轻工部从事技术工作;1952年至1978年就职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甾体激素组组长;1978

  • 徐玉如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玉如

    徐玉如(1942年7月29日—2012年2月17日),出生于江苏如皋,原籍江苏泰兴,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玉如于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后先后在哈尔滨电子仪

  • 朱建士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建士

    朱建士(1936年3月28日—2011年12月18日),湖南长沙人,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朱建士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等职;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担任北

  • 孙才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才新

    孙才新(1944年12月13日—2011年11月25日),重庆垫江人,高电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重庆大学副校长、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才新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87年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89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5年任重庆大学电

  • 刘兴洲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兴洲

    刘兴洲(1933年3月17日—2011年11月6日),天津市人,冲压发动机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刘兴洲于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发动机系;1952年随院系调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1956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57年进入中国航天科工

  • 陈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新

    陈新(1932年1月12日—2011年6月26日),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1953年,陈新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月,任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1983年,任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1995年,

  • 高守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守一

    高守一(1927年4月29日—2011年5月21日),辽宁新民人,细菌学与霍乱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守一于1950年从国立沈阳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调到中央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9年作为交换学者由卫生部派往印度卫生

  • 董海山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海山

    董海山(1932年10月18日—2011年2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州市,含能材料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海山于1956年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1957年赴苏联留学;1961年获得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在

  • 梅自强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梅自强

    梅自强(1929年4月26日-2010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纺织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47年梅自强考入南通学院(今公立南通大学)纺织工程系;1951年本科毕业后前往东北纺织管理局工作;1952年被选送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1953年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