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替皇帝赶车的马夫,揭秘夏侯婴是如何出名的?

替皇帝赶车的马夫,揭秘夏侯婴是如何出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3/12/26 23:51:35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夏侯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些人,看着职位不高,但实际上权力大,也很有话语权。比如八府巡按,这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官职,光听名字感觉很牛,八府,但事实上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不过千万不能小看这个小官,就是这个小官,可以直接把省长拉下马。

主要因为他们“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拥有倚重监司、分道巡历、督责县令、整饬纪纲、亲审词状、拿问官员等等十余种权力,几乎囊括了地方事务。

还有太监,别看他们只是个太监,但接近权力中心,伴随皇帝左右,权力大得很,汉唐明的宦官专权,左右皇帝人选,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个小官,他们貌似不起眼,关键时候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比如下面这位,他虽然只是替刘邦赶车的马夫,但权力也很大,如果没有他,韩信恐怕早死了,哪还有以后的辉煌,此人就是夏侯婴。

夏侯婴跟刘邦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两个人从小就是亲密的伙伴,长大后刘邦是泗水亭长,夏侯婴在沛县马房养马赶车,夏侯婴每次赶车经过泗水都要找刘邦喝酒。

有一次,刘邦喝酒喝多了,发酒疯,误伤了夏侯婴,本来兄弟之间没什么的,但就是有些小人抓住这个不放,他们向官府告发说刘邦打人,当时刘邦身为亭长,伤了人要从严惩罚。

所以说这些人表面上替夏侯婴出头,实际上想借机整死刘邦,好歹刘邦和夏侯婴都很有义气,刘邦说没有伤害,夏侯婴也证明刘邦没有伤害自己,这些小人见奸计未得逞,很不满意。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决要夏侯婴承认,为此,他们把夏侯婴打的皮开肉绽,但夏侯婴坚决不承认。

可见,二人当时的关系多么铁,难怪刘邦如此信任夏侯婴。后来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坚决用夏侯婴,赐他第七级爵公大夫,成为掌管车马的太仆,夏侯婴成了刘邦的御用马夫,替刘邦赶车。

夏侯婴跟着刘邦冲锋陷阵,每次大战的时候,他都驾着马车,奋力拼杀,杀敌无数,战功赫赫。曾经创下过俘虏六十八人,受降八百五十人,缴获金印一匣的赫赫战功。

刘邦成为汉王后,他又跟着刘邦去了汉中。在汉中的时候,有一个人来投降刘邦,这个人我们很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

韩信很有才华,但怀才不遇,先是投靠项梁项羽,但得不到重用,还被项羽嘲笑,这让韩信很没面子,于是他又投靠刘邦,不仅没得到重用,而且还犯了事,要被问斩。当时一共被斩的有十三个人,轮到韩信的时候,韩信仰天长叹,看到了夏侯婴,于是大声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意思是大王不是要争霸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杀壮士?

这句话刚好被夏侯婴听到,他看韩信相貌堂堂,威武不凡,认为这肯定是个人才,不能杀。于是他上前与韩信交谈,没想到一番谈话后,夏侯婴更加欣赏韩信,认为自己的眼光没错,确认过眼神,是个人才。

之后夏侯婴将韩信推荐给萧何,萧何跟韩信接触几次后,也感觉韩信大有可为,于是把韩信推荐刘邦。刘邦呢?还是不信任韩信,没有用他,只是让他当了一个比之前大一点的职位。

这让韩信很失望,认为刘邦这个人不值得追随,于是一气之下,不干了,裸辞。萧何一听说韩信跑了,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直接追韩信了,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追上韩信后,虎口婆心的劝了好久,韩信就是不回去,就在这时,夏侯婴驾车而来,夏侯婴拦在韩信前面说:“如果这一次,汉王还是不重用你,那么,我和萧何也走,我们三个一起走。”

听到夏侯婴这样打包票后,韩信才决定跟他们一起回去。

回去后,萧何、夏侯婴对刘邦极力说韩信是人才,刘邦这个时候终于相信韩信是个举世无双的人才,于是将韩信拜为大将军。

所以说,要不是夏侯婴,韩信早就死了,那还有以后那些丰功伟绩。

其实,夏侯婴不光救了韩信,还救了季布。季布我们估计也很熟悉,“宁得千金,不如季布一诺”,可见季布这个人多么的重义气。季布原本是项羽的手下,跟着项羽多次把刘邦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刘邦对季布很是痛恨,击败项羽当了皇帝的刘邦,誓言要抓住季布,亲手宰了他。季布在项羽乌江自刎后,逃到朱家那里,朱家是有名的侠客,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于是他就去找夏侯婴,对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

意思大概就是季布作为项羽手下,是尽忠职守,有什么错?而且不要逼人太甚。夏侯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去劝刘邦,刘邦赦免了季布。

所以说,夏侯婴权力大不大,肯定大,而且管用。朱家谁都不找,偏偏去找夏侯婴,肯定是有原因的。夏侯婴接地气,而且懂大局,识大体,是非分明,并且说话有分量,刘邦肯听。

其实,夏侯婴还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我们知道,当年彭城之战后,刘邦被项羽击败,狼狈逃亡,虽然夏侯婴赶车很快,但如惊弓之鸟的刘邦还是觉得车子跑得太慢,硬是三番五次把自己的孩子推下车,不过每次都被夏侯婴救了起来。最终夏侯婴安然无恙地将刘邦一家三口带到安全地方。

所以说,夏侯婴这个人很善良。

刘邦当皇帝后,夏侯婴依然跟着刘邦打头阵,讨伐黥布,打匈奴,他总是冲在前面,大破敌军。

刘邦去世后,夏侯婴又作为太仆侍奉孝惠帝。孝惠帝死去之后,他又以太仆之职侍奉吕后、吕后去世后,代王来到京城,夏侯婴又以太仆的身份用天子的法驾到代王府第里去迎接代王,和大臣们一起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夏侯婴仍然担任太仆。直到汉文帝执政的第八年去世,谥号为文侯。

纵观夏侯婴的一生,说好听是个太仆,但充其量就是个车夫,但他不是一般的车夫,而是天下第一车夫,历史上权力最大的车夫。

标签: 夏侯婴西汉

更多文章

  • 萧望之是元帝的老师,为何会因为一次陷害就饮鸩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萧望之

    汉元帝身边有两个红人弘恭和石显,他们投诉元帝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政敌萧望之,建议元帝把他“召致廷尉”。元帝不知道“召致廷尉”是什么意思,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过了两天,元帝要找老师开会,下面回话:他来不了了。为什么?关监狱里了!元帝这才知道,“召致廷尉”就等于下大狱,于是赶紧下旨把老师给放了,只稍微惩罚

  • 萧何七世孙萧望之生平简介 曾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萧望之,生平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东海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看不惯霍光的倨傲而得不到霍光的重用。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汉元

  • 许广汉差点就被处死,为什么最后却成了国舅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此人连连获罪,差点就被处死,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国舅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许广汉是昌邑(山东巨野)人,他小有才华,得到了给昌邑王刘髆(汉武帝第五子)做侍从官的工作。虽然不能入职高大上的朝廷,但好歹也是封地上的干部。因此,许广汉工作很认真,再加上他为人忠实正直,刘髆对他印象

  • 许广汉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有罪的刘病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曾孙流落民间,牢头许广汉把女儿嫁给他,没想到日后却成为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刘病已是废太子刘据唯一的孙子,属于汉武帝的嫡系血脉,但是由于巫蛊之祸的牵连,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受尽各种苦楚,流落民间,他在丙吉和掖庭令张贺的帮助下勉强过的去生活了,张

  • 许广汉的女儿为什么会成为皇后?有何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还不知道中兴之主为何要立平民之女为皇后,有何内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武帝的玄孙,是刘彻和卫子夫的后人。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据,曾经被汉武帝立过太子,受宠过一阶段,后来却因为巫蛊事件,遭到连累,被害。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儿子,

  • 光武帝刘秀的妃子许美人:生了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光武帝刘秀,许美人,汉朝妃子

    许氏,她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妃嫔,因为地位较低并不受宠爱,生有一子刘英,建成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楚王,二十八年就国,建都彭城,封国就在汉高祖刘邦的汉室龙兴之地-今江苏徐州地区。虽然许美人不受武帝宠爱,史册记载她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她所生的儿子刘英却是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公元65年,汉明帝(东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胭脂怎么当上许美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历史剧

    原著里是因为许胭脂被丽华扔在了乱军之中,然后郭家人找到了她为了设计阴丽华,让她和刘秀上了床。郭圣通找到许胭脂,剧中胭脂给刘秀下迷香生刘英。而邓婵则是刘邓两家起事,李家被朝廷发现,公孙家怕连累,休了邓婵,公孙家想娶邓婵看重的是邓家的势力,但现在邓家出事了,公孙石纳两妾赶走怀孕邓婵,邓婵就难产死了。所以

  • 西汉辞赋家扬雄:《长杨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长杨赋》

    《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全赋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

  • 历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扬雄的?评价属于正面还是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评价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的政治主

  • 扬雄有什么代表作?扬雄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代表作

    扬雄(前53-后18) :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剧秦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