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七世孙萧望之生平简介 曾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

萧何七世孙萧望之生平简介 曾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3/12/26 21:54:16

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何七世孙,东海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看不惯霍光的倨傲而得不到霍光的重用。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汉元帝),反对封冯奉世为侯,建议和亲乌孙、善待归附的匈奴呼韩邪单于。

甘露三年(前51年),在长安未央宫殿北石渠阁皇家图书馆,召集诸儒讲《五经》同异,并加评议。

汉元帝即位后,以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辅佐朝政,甚受尊重。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诬告下狱,愤而自杀。

萧望之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传人,李白在《客中行》赞颂的“兰陵美酒”相传就是萧氏家酿。自此,兰陵萧氏成为山东临沂大族,历数百年而不衰。

人物生平

霍光冷遇

萧望之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其祖、父皆隐德不仕,以田为业,萧望之好学,研究齐诗,师事后仓达十年。后来到太常受业,又事同学博士白奇,还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的儒生们对他都很称赞。他还写有赋四篇。那时大将军霍光执政,长史丙吉推举儒生王仲翁、萧望之等几个人,都被召见。在此之前左将军上官等谋杀霍光,霍光杀了上官桀等之后出入都加戒备。进见他的官民都要露体被搜身,摘去兵器,由两个侍卫挟持。只有萧望之不肯听他这套摆布,自动出阁,说:“不愿见。”侍卫人员对他叫嚷乱扯。

霍光知道这个情况后,吩咐侍卫人员不要乱扯。萧望之到了霍光面前,对他说:“将军您用功德辅佐幼主,要能让崇高的教化流传天下,天下的士都会伸长脖子踮起脚,争着要来效力辅佐高明的。现在来见您的士都要如此对待,恐怕不是周公辅佐成王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接待天下之士的礼节和招致平民的思想。”于是霍光独不授职萧望之,而王仲翁等都补为大将军史。三年间,王仲翁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萧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王仲翁出入,前呼后拥,趾高气扬,对萧望之说:“不肯循常作为,怎么做了看门人呢!”萧望之说:“人有各人的志向。”

过了几年,萧望之因弟弟犯法受到牵累,不得宿卫,免归而做了郡吏。魏相把他收在部下,经过考察在大行令部下做了个司礼官。霍光死后,霍光之子霍禹又做大司马,霍山领尚书,霍氏亲属都宿卫内侍。

宣帝任用

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夏,京师下雹,萧望之因此上疏,要求汉宣帝安排接见,当面申说灾异之意。汉宣帝自在民间已闻萧望之之名,决定由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要求不必隐讳。萧望之当即提出了看法,说:“《春秋》记载昭公三年,鲁国下了大冰雹,这时季氏专权,最后赶走了鲁昭公。假如过去鲁国的国君把自然灾害看清楚了,是不会有这个灾害的。现在陛下凭借圣明的德行为国君,思考政事寻求贤人,这真是舜一样的用心。但是好的兆头未到,阴阳又不协调,这是大臣执政,一姓独揽权力的结果。附着的枝叶大了折断树的主干,私家势力强大了公家就受到危害,希望明主亲自治理政务,选拔同宗,任用贤才,作为腹心,同他参政谋划,命令公卿大臣朝见禀奏事情,清楚地陈述他们职责,用来考核其功绩与能力。像这样,那么诸事就治理好了,至公至正之公道就树立起来了,邪恶不正就堵住了,私权就被废除了。”

这显然是针对霍氏专权而发的重要议论,汉宣帝任萧望之为谒者,当了朝廷接待宾客的近侍。这时汉宣帝初即位,想要进用贤能之士,将官民的上书交给萧望之处理。萧望之做得很合汉宣帝之意,接连提拔为谏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中提拔了三次,做到了二千石级的大官。后来霍禹竟以谋反罪受诛,萧望之则日益受到信用。

官位变迁

萧望之因通政事而被选任为平原太守,萧望之向来想在朝廷,这下要远离朝廷去作郡守,内心觉得很不得意,于是上疏说:“陛下怜爱百姓,担心德化不能遍于天下,放出全部谏官去补郡吏,这是忧其末而忘其本的作法。朝中没有谏诤之臣就不知过失,国内没有明智达理之士就听不到好的建议。希望陛下选择明经学、能温故知新、精于策划的士作为内臣,参与政事。诸侯听到这样,就知道朝廷重视接纳意见考虑政事,没有缺遗。像这样不懈努力,就可建成周代成康那样的太平世道。外郡即使有些不清明,也不必忧虑。”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被征入朝廷当了少府。

汉宣帝深知望之通晓经术办事稳重,论议有理,按照才能可任宰相,但为了试试他的政事能力,就任他为左冯翊。萧望之从萧望之由少府左迁左冯翊,但他担心办事不合皇帝的意思,马上上书言病。汉宣帝知道后派侍中成都侯金安上传达皇帝的意思:“任用官职是想通过治民来考查你的政绩的,你前任平原太守的时间太短,所以任用左冯翊来试试你,不是听到你有什么过失。”萧望之知道了皇帝试用他的原意,马上积极处理政事。

标签: 萧望之生平

更多文章

  • 许广汉差点就被处死,为什么最后却成了国舅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此人连连获罪,差点就被处死,最后却阴差阳错成了国舅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许广汉是昌邑(山东巨野)人,他小有才华,得到了给昌邑王刘髆(汉武帝第五子)做侍从官的工作。虽然不能入职高大上的朝廷,但好歹也是封地上的干部。因此,许广汉工作很认真,再加上他为人忠实正直,刘髆对他印象

  • 许广汉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有罪的刘病已?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曾孙流落民间,牢头许广汉把女儿嫁给他,没想到日后却成为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宣帝刘病已是废太子刘据唯一的孙子,属于汉武帝的嫡系血脉,但是由于巫蛊之祸的牵连,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受尽各种苦楚,流落民间,他在丙吉和掖庭令张贺的帮助下勉强过的去生活了,张

  • 许广汉的女儿为什么会成为皇后?有何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广汉,汉朝

    还不知道中兴之主为何要立平民之女为皇后,有何内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西汉武帝的玄孙,是刘彻和卫子夫的后人。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据,曾经被汉武帝立过太子,受宠过一阶段,后来却因为巫蛊事件,遭到连累,被害。一同遇害的还有他的儿子,

  • 光武帝刘秀的妃子许美人:生了第一个信佛的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光武帝刘秀,许美人,汉朝妃子

    许氏,她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妃嫔,因为地位较低并不受宠爱,生有一子刘英,建成十五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楚王,二十八年就国,建都彭城,封国就在汉高祖刘邦的汉室龙兴之地-今江苏徐州地区。虽然许美人不受武帝宠爱,史册记载她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她所生的儿子刘英却是诸侯国里第一个信佛的国王。公元65年,汉明帝(东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胭脂怎么当上许美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历史剧

    原著里是因为许胭脂被丽华扔在了乱军之中,然后郭家人找到了她为了设计阴丽华,让她和刘秀上了床。郭圣通找到许胭脂,剧中胭脂给刘秀下迷香生刘英。而邓婵则是刘邓两家起事,李家被朝廷发现,公孙家怕连累,休了邓婵,公孙家想娶邓婵看重的是邓家的势力,但现在邓家出事了,公孙石纳两妾赶走怀孕邓婵,邓婵就难产死了。所以

  • 西汉辞赋家扬雄:《长杨赋》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长杨赋》

    《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全赋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

  • 历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扬雄的?评价属于正面还是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评价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的政治主

  • 扬雄有什么代表作?扬雄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代表作

    扬雄(前53-后18) :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剧秦美新

  • 扬雄: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著有《法言》《太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汉朝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

  • 岑参《严君平卜肆》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严君平卜肆,岑参

    古诗《严君平卜肆》年代:唐作者:岑参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