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为什么要推举刘虞做皇帝?原因是什么

袁绍为什么要推举刘虞做皇帝?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21 9:01:35

你们知道袁绍为什么要推举做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当年董卓撤退之后,关东联军也没有再继续追击,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此时天下的局势大致是这样的:

董卓占据了北方的西部,不足四分之一的地区;关东联军占据了北方的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的地区;剩下的南方是没有发生动乱的四个大州。这三大版块,虽说名义上都属于汉献帝所有,可此时的汉献帝却被董卓牢牢控制在手中。

作为关东联军来说,按照规定是必须要向汉献帝进贡的,可他们不愿意,因为一交上去的话就等于是白送给了董卓。怎么办呢?赊账、拖欠!口头上保证给,可就是不拿出来。对此,董卓拿他们也没辙。

就这样,关东联军虽然在名义上还是汉献帝的臣子,可实际上已经是独立了。

如果就维持现状,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么时间一长,董卓迟早还是会占据优势的。因为占据天下二分之一的南方,虽然不是董卓绝对控制的势力范围,可他们还是要向汉献帝上贡的,这一部分自然还是会落入董卓的口袋。换句话来说,董卓能有天下近四分之三的利益,而关东联军只不过才北方大于四分之一的利益。

所以说,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局面对关东联军是极为不利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抢南方四个大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既使自己增值,同时又能够缩小与董卓之间的差距。

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抢的问题了。

武力攻打是绝对不现实的,你去打人家,凭什么啊?人家势必会和你拼命!这样的话,很容易形成他们和董卓联起手来夹击关东联军。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让他们归顺了。他们还是继续做当地的土皇帝,只不过将原先交给董卓的“租金”,转交给关东联军就是了。

可问题是,南方的诸侯们和关东的诸侯们都是同一个级别,他们交“租金”给皇帝是理所当然的,可凭什么要交给你关东联军呢?于是乎,关东的诸侯们在袁绍的提议下,一起做了一个重大的决策,那就是怎么弄一个皇帝出来。

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议,决定推举汉室宗亲刘虞来担任这个皇帝。

刘虞为何能当这个皇帝?这不是造反嘛?不是!因为之前的皇帝是汉灵帝的长子,也就是少帝,可他已经被董卓给毒死了,随后董卓这才另立的刘协,也就是汉献帝。其实他根本就不是汉室的骨血,是个假的,天下的诸侯都被董卓给骗了,长安的大臣因为惧怕董卓,所以也不敢说。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立汉室宗亲

刘虞为帝。

这个是可以说得通的,有几个人知道真相?又有几个人在乎真相呢?

这个决策如果一旦通过且执行的话,南方的诸侯们肯定有人会相信,会动心的。他们才不会在乎谁当皇帝是否合法,因为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没啥关系。当年董卓一句话,皇帝就换人了,大家还不都是一样的默认了?

现在袁绍如果说,这个皇帝是假的,再换一个。相信大家的反应还是和原来的一样。

董卓的优势,就在于多了皇帝这张牌。而现在关东联军的这个决策,另外再立一个皇帝出来,就能够有效地将对手的优势给瓦解掉。

策略是好的,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了。

标签: 袁绍汉朝

更多文章

  • 袁绍想立幽州牧刘虞当皇帝,弟弟袁术为什么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术,东汉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董卓另立皇帝,动辄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关东诸侯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一个事,有人就想另立一个皇帝,这样就可以摆脱董卓的束缚。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当时曾经被推举为反董卓盟主的袁绍,但还没有等到别人提出异议,他自家兄弟袁术先不干了,那个反对

  • 孔融为什么要把活命的机会让给哥哥孔褒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融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了另一件事,挺有意思:俭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二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

  • 刘疆: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却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疆,汉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刘疆的故事。或许,大家在看古装剧中都曾看到过皇子们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用尽手段、明争暗斗的故事,各种精彩的权谋桥段让观众大呼过瘾。事实上,历史上争夺皇位的各类故事的精彩程度绝不逊色于电视剧,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古以来,为了争夺权力,

  • 主动请辞太子之位的刘疆,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疆,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东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个皇子,他完全无视这个太子之位的重要性,竟然一心想要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就是刘疆,刘疆对于这个太子的位置可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后终于选择辞去太子位。很多人肯定就会有疑惑了,为什么刘疆对于这个所

  • 刘疆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为何他没能继位成为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刘疆

    刘疆(又作刘疆):应该是刘疆的误写。他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光武帝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了东海恭王刘疆、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许美人生了楚王刘英,光烈皇后生了汉显宗、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邪孝王刘京。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刘

  • 为官清廉的韩延寿为何险些被诛九族?生前深受爱戴死后又为何被弃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韩延寿,汉宣帝

    历史上对于西汉人物韩延寿的出生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只知道他是在前57年的时候去世。他生前是汉宣帝时期非常著名的士大夫,是燕国人,而他的父亲因为反对燕王刘旦谋反而遭到杀害。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西汉人物韩延寿。韩延寿图像据说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之后的那一段期间,儒家风气变得相对来说达到了高峰。虽然那时候“

  • 韩延寿是谁?西汉名臣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韩延寿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霍光提拔韩延寿做谏大夫,调任颍川太守。颍川有许多豪强大户,非常难治理。在此以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当地风俗喜聚朋结党,因此交结官吏和百姓,使他们互相告发,颍川因此告发成风,百姓多结成仇怨。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礼义谦让的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他们不听从,于是依次召见被乡里所

  • 严光:刘秀三次要他做官,他却说:何苦为难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严光,汉朝

    你们知道此人曾经和刘秀同窗,刘秀三次要他做官,他却说:何苦为难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国出了很多有名的隐士,他们归隐山林,不入仕途,却得到了后人的尊重,比如说庄子、陶渊明,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另一位著名的隐士,这个人就是严光,他的高风亮节受到了许多学者大夫的称颂,马天宇曾经就在《秀丽江山

  • 东汉的“最强大脑”应奉 一世天才却为时代所不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应奉

    应奉,字世叔,东汉后期汝南南顿人。应奉出身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叫应顺,在汉和帝的时候曾经官拜河南尹、将作大匠等职。应顺为政廉洁,克己奋公,政绩非常不错。应顺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有才干。应顺生子应叠,官拜江夏太守。应叠生子应郴,官拜武陵太守。应郴生了应奉。应奉是个天才,记忆力超群,读书一目五行。应奉的

  • 什么是“半面之交”?汉朝记忆天才应奉的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应奉,天才

    【释义】意思是指只见过一次面,形容交情很浅。现在也用来形容人的记忆力极强。【出处】《后汉书·应奉传》:“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由来】“半面之交”讲的是“应奉”的故事。应奉,汉代人,是有名的学问家。他小时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