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动请辞太子之位的刘疆,最后结局怎么样?

主动请辞太子之位的刘疆,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3: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东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个皇子,他完全无视这个太子之位的重要性,竟然一心想要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就是刘疆,刘疆对于这个太子的位置可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后终于选择辞去太子位。

很多人肯定就会有疑惑了,为什么刘疆对于这个所有人都想要获得的位置这么不感兴趣呢,太子这么不好吗,其实关于这一点,刘疆是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的。

刘疆作为长子,肯定是很受宠爱的,况且他本人也是那种很聪明很有天赋很讨人喜欢的性格,所以皇帝一直都非常重看他,也是很正常的,他字效在刘秀的眼里就是太子之位的最好人选。

刘秀那边做上皇帝,那边就把自己最宠爱的这个儿子用心教育,完全就是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架势,可是父亲有这样的想法,刘疆却不这样想。

刘疆的母亲后来被废后了,而他本人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辞去了自己的皇太子这个身份,做了一个潇洒自在的的藩

其实不论是在身份上,还是看在皇上的宠爱程度上,刘疆这个人都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太子才对,毕竟他可是嫡长子啊,还这么聪明有能力,当上太子成为皇帝完全就是众望所归,刘疆最开始也确实安安稳稳的当了几年的太子。

最开始刘疆的这个位置做的很是舒坦,很稳固,也没有什么人觊觎他,可惜的是,这个位置他却并没有做安稳太久。

刘秀在成为皇帝的时候,刘疆的舅公却带着手下的军队谋反了,这件事情可是一件大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恐怕会有不少人命。

当时皇上确实是对着几个人非常的愤怒,还把怒火大量的发在了刘疆和他的妈妈身上,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之后,皇上对于刘疆的母亲还是相当宠爱,对于这个儿子也很上心,但是刘疆明白,这个祸患已经埋下了。

刘秀当时为了教育刘疆,请了很多知名的大学者,可是刘疆的心里却永远安不下来心,他一直都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还有后续,果不其然,很快这件事情的后果就发生了。

不得不说刘疆的预感是真的准的没跑,也有可能潜意识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吧,刘疆这个一直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出现了。

刘疆的妈妈一直都很受皇帝的宠爱,可是这个宠爱也是有时限的,不知不觉中,他的妈妈已经不如年轻的时候那么好看了,甚至还因为被过度宠爱着,养成了骄纵的脾气,再加上别的外界因素,最后皇帝决定,废黜这个皇后。

郭圣通从曾经一通后宫的皇后,被降级成为了贵人,这个身份落差不可谓不大,而这个身份的降级不仅影响着郭圣通本身,还影响了她的儿子。

刘秀很快就发现了,刘疆现在还是最为尊贵的太子之位,可是他的母亲却已经成为了卑微的贵人,这样是非常不合适的,所以把自己其他的儿子全部封赏了个遍,省的别人说闲话,主要是怕有心人或者朝中大臣对刘疆有意见。

刘疆自己的心里也是门清,他明白,自己现在没有母亲这个靠山,这个太子之位只会越来越困难,他必须特别的优秀,更加努力才能获得父王的认可,之后在对外战争时,刘疆献出了非常有用的计策,让皇帝大为赞赏。

不过刘疆却没有因为这件事就放下心来,他还是很害怕,如果说他曾经是天选之子,那么现在就是各种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后宫姓阴,这个太子之位是在说做的如履薄冰。

所以最后刘疆可能也受不了这样胆战心惊的生活,决定自己请辞太子的位置,这样的话,他的父亲和阴皇后都会对他更有好感,而他自己也可以活得更舒服更快乐。

果然刘疆这个太子让出去之后,他的父亲就更喜欢他了,阴皇后这边的人缘也接下来了,刘疆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标签: 刘疆东汉

更多文章

  • 刘疆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为何他没能继位成为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刘疆

    刘疆(又作刘疆):应该是刘疆的误写。他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光武帝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了东海恭王刘疆、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许美人生了楚王刘英,光烈皇后生了汉显宗、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邪孝王刘京。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刘

  • 为官清廉的韩延寿为何险些被诛九族?生前深受爱戴死后又为何被弃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韩延寿,汉宣帝

    历史上对于西汉人物韩延寿的出生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只知道他是在前57年的时候去世。他生前是汉宣帝时期非常著名的士大夫,是燕国人,而他的父亲因为反对燕王刘旦谋反而遭到杀害。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西汉人物韩延寿。韩延寿图像据说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之后的那一段期间,儒家风气变得相对来说达到了高峰。虽然那时候“

  • 韩延寿是谁?西汉名臣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韩延寿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霍光提拔韩延寿做谏大夫,调任颍川太守。颍川有许多豪强大户,非常难治理。在此以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当地风俗喜聚朋结党,因此交结官吏和百姓,使他们互相告发,颍川因此告发成风,百姓多结成仇怨。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礼义谦让的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他们不听从,于是依次召见被乡里所

  • 严光:刘秀三次要他做官,他却说:何苦为难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严光,汉朝

    你们知道此人曾经和刘秀同窗,刘秀三次要他做官,他却说:何苦为难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国出了很多有名的隐士,他们归隐山林,不入仕途,却得到了后人的尊重,比如说庄子、陶渊明,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另一位著名的隐士,这个人就是严光,他的高风亮节受到了许多学者大夫的称颂,马天宇曾经就在《秀丽江山

  • 东汉的“最强大脑”应奉 一世天才却为时代所不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东汉,应奉

    应奉,字世叔,东汉后期汝南南顿人。应奉出身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叫应顺,在汉和帝的时候曾经官拜河南尹、将作大匠等职。应顺为政廉洁,克己奋公,政绩非常不错。应顺生了十个儿子,个个都有才干。应顺生子应叠,官拜江夏太守。应叠生子应郴,官拜武陵太守。应郴生了应奉。应奉是个天才,记忆力超群,读书一目五行。应奉的

  • 什么是“半面之交”?汉朝记忆天才应奉的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应奉,天才

    【释义】意思是指只见过一次面,形容交情很浅。现在也用来形容人的记忆力极强。【出处】《后汉书·应奉传》:“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由来】“半面之交”讲的是“应奉”的故事。应奉,汉代人,是有名的学问家。他小时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

  • 读书“五行并下”的汉朝天才应奉为何没有名气 应奉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应奉,天才

    应奉,字世叔,应顺的曾孙,约生活于东汉中期,今南顿上头村人。其祖父应叠,父应郴(顺帝时任武陵郡守)。他从小时候记忆力特强,读书“五行并下”,记事处人,过目不忘。从小到大,凡他经历过的事,都能记忆犹新。据说二十岁的时候,他为“决曹史”抄录全郡四十二县的罪犯名单报送刑部。回郡以后,太守详细问他所送罪犯情

  • 吴与弼是什么人?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

    吴与弼为明朝著名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明同时也是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在明代学术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吴与弼最开始不叫吴与弼,叫吴梦祥、吴长弼,字子傅,号康斋,生于公元1391年,去世于公元1469年。吴家是官宦世家,先祖在唐朝之时就已经是朝议大夫。吴家后辈此后在各朝都有官位,亦或是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

  • 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吴与

  • 明朝大儒吴与弼的理学思想,崇仁学派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