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雍正是所有清帝中心机最深的?

为什么说雍正是所有清帝中心机最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4/1/16 11:21:01

清朝康熙年间,诸位皇子之间的夺位斗争是最激烈的,虽然,最终雍正继承了皇位,但是,后世对于雍正这个皇位的来源也是有着很多的疑问。可是,不管怎样,雍正的勤政,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值得肯定。

但是,你知道么雍正曾两次提出“让位”吗?

第一次,是雍正二年四月初七日,诸位公大臣参加了由雍正主持的一次特殊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出现一个特别的议题——让位。针对雍正登基以来,对于众多的造谣和中伤,雍正直接提出:“各位大臣,如果有谁认为八阿哥比我更适合当皇帝,更能管理好清朝,就直接对我说,我马上让位。”

第二次,则是在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因为,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逝于畅春园的,恰好这个时候是康熙去世两周年的忌日,雍正皇帝同样下了这样一道谕旨:“朕曾降旨,廉亲王心既不服,便当令其代理政事。”此时廉亲王,位居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首,此处的“代理政事”,即:代行皇帝职责。

那么,雍正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呢?这恐怕还要从雍正继位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在雍正继承皇位之后,不仅自己的兄弟们不服,就是许多的王公大臣都持有异议,甚至,在处理朝廷政务的时候遇到很大的阻碍。现在,雍正推出那个曾经与自己一起争夺皇位的八阿哥,就是为了转移朝廷大臣们的注意力。

实则是说:自己继位以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八阿哥故意给他制造的。并且,在此后的几个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八阿哥的控制,雍正的左膀右臂年羹隆科多,在相互配合之下传宣谕旨。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说的是:雍正继位以来,八阿哥允禩对雍正处理政务是百般的阻挠,并在背后暗中操作。以前八阿哥所犯的罪过,雍正都赦免了,就连一分钱也没有处罚过。

总而言之,就是说:现在的许多大臣,都被八阿哥影响了,但是,八阿哥却没有任何的悔改之意。这次,雍正不仅公开警告八阿哥和一些大臣,甚至,还试探与自己关系十分密切的年羹尧的想法和立场。可以说,雍正就这样一步步地消磨着自己的这个八弟,一点点让八阿哥自己瓦解自己的心理防线,从而,彻底放弃政治反击的各种可能。

没过多久,雍正就开始行动了,他先拿裕亲王的儿子开刀,罪名是:“裕亲王的儿子与八阿哥走的很近,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区别”,被革职查办,又下了一道谕旨:“凡是亲王以下的大臣,有与八阿哥走的很近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一定会受到重罚,没有任何的情面可讲。”

除此之外,雍正还告诫群臣,说:“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四阿哥了,现在是统治清朝的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

由此可见,雍正在众人眼里,是缺乏最基本权威的。

雍正在巩固朝局的时候,不仅用了非常成熟的手段,还用了高人一等的情商。在笼络群臣的时候,表现的是非常的亲密,这在雍正给年羹尧与隆科多的批示中就可以看到。雍正说年羹尧对国对自己都非常忠心,而且是自己的恩人。又说隆科多是先祖皇帝的忠臣,是自己的功臣,国家的良臣,甚至,还说他们两人都是朝庭的栋梁。

由此可见,雍正的心机是非常深的,他一度让两人紧密合作,在关键时刻为雍正撑起了清朝的大局,成为雍正的左臂右手。从此之后,雍正就加大力度整治八阿哥集团的势力,采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战略,最终,导致有些人被罢官,有些人被派去守陵,有些人失去了权力。

其实,雍正这一切的举措,八阿哥早就想到了。

话说,在雍正继位的时候,八阿哥就对自己身边的人说:“皇上今天对咱们施以恩惠,怎么能知道以后不会找咱们麻烦呢?”又说:“现在对咱们的恩惠,是万万不能相信的”,八阿哥对雍正的这种猜测和警惕,对于八阿哥来说,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雍正不仅在行动上开始治理八阿哥一党,甚至,在思想上也开始了洗脑。

雍正自己亲自写的《朋党论》,他要求大臣们认真阅读,详细的参悟领会。由此可见,雍正想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八阿哥一党的问题。

雍正四年的时候,他发出了上谕,一口气历数允禩的长文罪状,把八阿哥的问题上升到爱新觉罗家族,以及父皇的高度。雍正觉得八阿哥有愧于祖辈,并决定开除八阿哥的宗籍,逐出宗室进行圈禁。在处理完八阿哥之后,雍正最大的隐患也算是全部清除了。

八阿哥被圈禁之后,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允瑭已经死了,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就给看守的人李绂说给自己留为全尸,几个月后,八阿哥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就这样,康熙以来最大的兄弟斗争就彻底结束了。

虽然,雍正这样的做法带着很大的争议 ,但是,很多帝王在争夺皇位的时候,都会面临亲情的选择。古往今来,出生在皇家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生怕自己的皇位被自家的亲兄弟抢去了,却都忘记了他们当初也是非常要好的兄弟,现在竟为了皇位争得是你死我活。

其实,不只是皇家,普通人家也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兄弟触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大多也会反目成仇,这样的结果虽然让人心痛,但是,也是无奈的。想想当初的美好,想想当初的幸福,现在的一切难道还那么重要吗?

标签: 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高纬被俘之后是什么下场?受尽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纬,南北朝,风云人物

    高纬向来害羞,现在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真是难为他了——眼也不知往哪儿看,手也不知往哪儿放,腿也不知往哪儿搁,只好像被拎着脖子的鸡一样胡踢乱蹬,那动作不刚不柔不硬不软疲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挺挺而不久,无比窘迫无比尴尬,北周的群臣看了都哈哈大笑。看到自己的君主如此受辱,高延宗悲痛不已,甚至几次想要自杀

  • 魏延死前大喊4个字,为什么被嘲笑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名将,关羽、张飞、张辽、赵云这些人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他们也因为各自的战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但就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在那个时代同样有悲情的将领。魏延这群人里面的其中一个,尽管才华横溢但却一直不受重用,好不容易得到刘备的赏识,但因为处理不好和同僚的关系,最后他也被马岱所杀。

  • 爱新觉罗·穆库什身为公主,为什么会嫁人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爱新觉罗·穆库什,清朝,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穆库什,和硕公主,为努尔哈赤的第四女,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生母为努尔哈赤的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同母兄弟为巴布泰、巴布海。万历三十六年1608,早已娶了努尔哈赤两个侄女的乌部首领布占泰,向努尔哈赤表示:如果能娶到努尔哈赤的亲生女儿,便会向努尔哈赤忠心耿耿。作为努尔哈赤联盟的筹码,身为庶女,又

  • 刘协: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不缺钱也不缺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协,汉朝,风云人物

    其实这个皇帝就是刘协。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马上就能够想起那个混战不休的年代,然而无论他被谁控制在手里,却自始至终,都一直保持着皇帝的尊荣,最终还以皇帝的身份寿终正寝。那些夺了他皇位的人,甚至还扶柩恸哭,可以说相当的有尊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皇位并不是他的,但董卓偏偏看他的哥哥不顺眼

  •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为何被刘邦辱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参,西汉,风云人物

    黄老之学,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术。《史记·曹相国史家》中记载,曹参曾为齐国丞相,他从盖公那里领悟黄老之术的现实妙用,并在齐国加以实践,最终的结果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盖公是何人?根据《史记·乐毅列传》所载,乐毅后世有乐巨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此盖公正是乐巨公的

  • 刘统勋:75岁在早朝路上去世,乾隆痛哭亲自吊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统勋,清朝,风云人物

    有的时候削尖脑袋、拼死拼活进入官场,不就是为了能够在其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只是最后的结果大多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许你会终身都被浪费在一个小地方,被困在那里,就算再有才华、再能说会道,也无人知晓,无人在乎;或许你幸运地进入中央,在其中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仍旧逃不过命运的玩笑。对

  • 宋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宋慈有哪些断案事例和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宋慈,风云人物

    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一身正气、耿直不阿、威风凛凛的宋慈形象深入人心。他断狱如神,破案无数,常常把“人命大如天”挂在嘴上,让罪犯无处遁形,是一个安民济世的父母官。宋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且还是闻名世界的法医学鼻祖。他通过验尸,审理了很多疑难案件。那么,他有着怎样的

  •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说了什么?字字揪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唐朝,风云人物

    说起桃李满天下,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但是历史上桃李满天下其实指的是狄仁杰,他门生众多,累向武则天推荐将相多人,也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说起李世民你肯定会想起,房玄龄、魏征等名臣。那说起武则天,那就必须提起狄仁杰。唐高宗时期,狄仁杰一直被埋没,总是担任一些地方上的职位。然而金子

  •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连杀三十余位大臣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明朝,风云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检即皇帝位,年号崇祯。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史》有载,“(崇祯十二年七月)总兵官罗岱被执死之。熊文灿削籍,寻逮下狱。(崇祯十二年)八月癸巳,诏诛封疆失事巡抚都御史颜继祖,总兵官倪宠、祖宽,内臣邓希诏、孙茂霖等三十三人,俱弃市。”那么到底是

  • 陶谦宁愿将徐州给刘备,为何也不给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陶谦,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让给袁术,以刘备当时的能力来说,根本就没有保全徐州的能力,最后果然是被吕布抢走了徐州。早期刘备能够多次虎口脱险,只能说运气太好,而曹操、袁术等人也都小看了刘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