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著名宦官冯保简介: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明朝著名宦官冯保简介: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3/12/7 13:38:02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冯保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冯保 (?-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监、政治家、音乐家、书法家。

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人物生平

冯保 ,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明朝 太监,一代贤宦,明朝 著名的改革家,首辅张居正 的政治盟友。

嘉靖 时(1562—1566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 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 ,御马监。万历 六年(1578年),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 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兼总内外,权倾一时。

冯保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在司礼监任上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直至崇祯 年间,还在宫中流传。他的书法颇佳,通乐理、擅弹琴,并造了不少琴,“世人咸宝爱之”(《酌中志·卷五》)。

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冯保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反昭雪了许多冤狱(同前引)。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月,冯保病逝于南京。冯保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削职后死于狱中。

他的政治盟友张居正评价他:“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世宗)常听为“大写字”而不名。”(《司礼监太监冯公豫作寿藏记》)

登上权力舞台

不知何时阉割入宫。嘉靖中。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按资历应由冯保升任,但穆宗不喜欢他。大学 士高拱 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等到陈洪罢职,高拱 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按照规定,孟冲是没有资格掌管司礼监的,冯保因此痛恨高拱 。隆庆六年,穆宗驾崩,遗名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与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冯保等中宫矫遗诏,命冯保也为辅臣之一。

万历元年(1573年),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 登基以后,冯保进一步受到重用,他由秉笔太监晋升为掌印太监,协理李太后负责小皇帝的教育。神宗称冯保为“大伴”,惧他三分。

神宗登基仪式上,冯保始终站立在御座旁边,满朝文武大为震惊,并心生不满。高拱见冯保权力越来越大,心里不能容忍,授意阁臣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组织一批大臣上书弹劾他。冯保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后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向皇后和皇贵妃告状,高拱因此被革职回家闲住。支持高拱的一批大臣也被查办。

王大臣事件

万历元年正月十九日,神宗皇帝清晨出宫视朝,被一名叫王大臣的男子冲撞。皇帝侍卫将王大臣擒获后,从他身上搜出刀剑各一把,随后由皇帝下旨,押送东厂审问。

冯保借机构陷高拱,暗地里嘱咐王大臣,要他假认是高拱所指使。一时之间,谋刺皇帝的谣言迅速传开,朝廷各科道官员人人自危,不敢贸然上疏替高拱辩冤。而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吏部尚书杨博则挺身而出,坚决要求将王大臣案由刑部、督察院与东厂共同审理。张居正迫于压力,只好上疏神宗皇帝,下旨让冯保会同左都御史葛守礼,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会审。高拱因此被洗刷了冤情,王大臣则被处以死刑。

王大臣一案使得冯保惹恼了朝中众多大臣,大家都对他诬陷高拱的险恶行径嗤之以鼻。而张居正却因此牢牢地坐稳了首辅这把交椅。

辅政事绩

张居正成为首辅,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内相冯保的配合下,亲政了多年,并推行了“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裁减冗员,减少支出,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张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内阁首辅,施展政治报负,是因为有冯保的全力支持。但是,冯保贪财好货,广收贿赂,张居正也曾送给他不少宝物。冯保后来又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了生祠,张居正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他歌颂不已。

神宗曾赐象牙图章与冯保,内刻“光明正大”、“尔惟盐梅”、“汝作舟楫”、“鱼水相逢”、“风云际会”,更“直以宰相待之”(《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后来,冯保更加骄横,即使皇帝有所赏罚,冯保不开口,谁也不敢执行。

但冯保也常常做一些识大体的事。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弄来给皇帝赏玩,冯保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又能约束其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京中百姓也觉得冯保此人不错。

埋下祸根

神宗十八岁时,曾经醉酒调戏宫女。冯保向太后告状。太后愤怒之余,差点废掉神宗帝位。太后命张居正上疏切谏,并替皇帝起草“罪己诏”,又罚他在慈宁宫罚跪六个小时,皇帝因此对冯保、张居正怀恨在心。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死于任上。临终奏疏,推荐他的主考官潘晟进入内阁。冯保派人把他召来。御史雷士桢、王国,给事中王继光相继说他不可任用,潘晟就中途上疏推辞。内阁张四维估计申时行不肯处在潘晟的下面,就起草意见答应此事,皇帝立即回答可以。冯保当时生病,辱骂道:“我小病,就没有我吗?”

皇太子出生,冯保想封伯爵,张四维用没有先例来责难他,计划给他的弟侄一个做都督佥事的官职。冯保发怒说:“你靠谁得到今日,却背叛我!”

御史郭惟贤请求召用吴中行等人,冯保责备他同侈相庇护,把他贬谪。

权宦末路

万历十年十二月壬辰(初八日)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重点在徐爵与冯保挟诈犯法。其它罪状有:

永宁公主选婚,冯保接受梁国柱万金贿赂,明知其子短寿且确实有病,却曲意庇护。结果成婚之时,梁“鼻血双下,沾湿袍袂”,大婚后一个月,竟一命呜呼,致使公主几年后亦郁郁病死。

二十四宦官中已去世的,凡是钱财多者,冯保都封锁其房屋,搜寻家资一空。只捡其寻常之物献给皇上,而把金珠重宝据有已有。

冯保的宅第店房遍布京中,不可胜数。他在北山口造了坟地。花园的壮丽,可与西苑(嘉靖皇帝曾长期居住并办公的地方)媲美。而盖在原籍的房子有五千多间,连郡跨县,无论规模还是华美程度,都跟王居不相上下。

此时太后还政给皇帝已经很久。冯保失去了依靠,皇帝又对冯保积了很多怒气。东宫老太监张鲸,张诚趁机陈述冯保的过错和罪恶,请求皇帝打发冯保去闲住。神宗还是害怕他,说:“如果大伴走上殿来,我如何办?”张鲸说:“既然有了圣旨,哪敢再进宫殿!”神宗就听从了张鲸的话,在圣旨上批示:“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竽考付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随后展开查抄冯保家产的动作,发配他往南京孝陵种菜。

之后,冯保“谪死于南留都,葬于皇厂。林木森然,巍峨佳城……”(《酌中志·卷五》)。

冯保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都是都督,削职后又遭逮捕,坐了很长时间的牢,死于狱中。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长是怎么从吕雉的手里活下来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长,汉朝,风云人物

    吕雉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是非常残忍的,她不仅残酷地对待自己的情敌,还残酷的对待情敌们的儿子。这在人们心中造成了一个印象,认为刘邦的儿子似乎都是吕雉杀掉的,但其实不是的,刘邦有八个儿子,其中很多没有得到善终,但也并不是全是吕雉杀掉的。其中,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不仅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活了下来,而且还受到

  • 李世民将李元吉的妻子纳入后宫,杨氏为何愿意入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李世民将李元吉的妻子纳入后宫,为什么杨氏愿意入宫?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玄武门之变当时还是唐高祖李渊在位,唐朝也才刚刚成立九年。唐高祖登上皇位之后,分别册封了他三个儿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和嫡长子太子李建成。我们都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继承皇位的通常就是太子李建成。但是李世民掌握

  • 西晋为什仫不能长久统一?原因出在曹丕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丕,晋朝,风云人物

    三国的群雄争霸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终还是被曹魏统一。但是老曹家的江山还没坐多长时间,就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赶下去了。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也就短短的几十年,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就不行了呢?很多人都说司马炎得国不正,所以才导致西晋几十年就倒闭,但是其实这个并不是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看看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不

  • 刘贺因为什么事情被骂了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贺,汉朝,风云人物

    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第五子,汉昭帝驾崩后,刘贺稀里糊涂的被霍光从封地领到长安皇宫中,登基成了天子。可惜,这突如其来的天子之位刘贺还没坐稳,就因为一些事惹到了霍光,直接被废。在历史资料中,刘贺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庸皇帝。《汉书》里详细列举了刘贺在当皇帝的这二十多天里犯下的一千一百条罪状,包括强抢民

  •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

  • 揭秘:古代大臣上朝时是说普通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清朝,风云人物

    古代大臣上朝时,皇帝听不懂方言怎么办?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都有某种通行的共同语言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周公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雅”训为“正”,“雅”和“夏”两字古音相通,雅言就是夏言,西周王都一带是夏地,王都之音被认为是正音,所以,夏

  • 朱棣用7字挑衅侄子,朱允炆却用7字化解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允炆,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他从小就被父亲朱元璋视为掌上明珠,朱元璋聘请当时著名的大学士宋濂作为他的老师,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的用心良苦。但是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却忽然得了重病,并且很快去世了,此时的朱元璋掩饰不住心中的悲痛痛哭不已,并且不顾众

  • 历史上的将领司马楚有多传奇?凭驴耳料敌时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楚,南北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在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后,对司马氏一族进行了大肆屠杀。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分裂时期,它不像春秋战国或是东汉末年那样诸侯割据,而是大体维持着南北对峙的局面。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因为乱世征伐不断,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施展能力、出人头地。诚如此言,南北朝时期涌现出

  • 历史上李慎是什么人?武则天称帝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中国古代有权利的女人,每个朝代都有唯独武则天一个人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中唯一的女皇,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李治这个懦弱无能的皇帝,最终导致皇帝之位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大唐江山差点因此而覆灭。因此很多人便会有所疑问,为何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难道是因为他

  • 黄忠作为五虎上将,他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会碌碌无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黄忠,汉朝,风云人物

    熟读三国,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老当益壮的人,他们虽然年龄很大了,但却依旧战斗在最前沿。就拿最为出名的赵云赵子龙来说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已经年过六旬了,依然当作先锋,杀敌无数。还有蜀将廖化,年过七旬,依然被当作先锋来使用,上战场杀敌。但这些将领往往是年轻时代就成名,到老了依然有自己的地位。然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