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原本定都洛阳,为什么后来又定到了长安?

刘邦原本定都洛阳,为什么后来又定到了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3/12/6 19:00:47

现在我们都知道,西汉的首都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最初是定都在洛阳的,也就是后来东汉的首都所在。

为什么原本定都于洛阳,最后的都城却成了长安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刘邦原先的确是定都于洛阳的,刘邦还曾在洛阳的南宫宴请群臣,并在那次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汉初三杰”。

但突然有一天,有一个穿着羊皮大衣的男人要求见他刘邦。

刘邦起与微细,从不以貌取人,更不以某人当时的地位来判断某人的能力,所以,听到将军的通报后,刘邦认为那个穿羊皮大衣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很有见地,一个人的思想并不会因为他的穿着而打折扣,也不会因为他的穿着而拔高。

这个穿羊皮大衣的男人叫娄敬,本是要去陇西戍边的小人物,正巧路过洛阳,得知刘邦当时正在洛阳,便要求见刘邦,虞将军跟娄敬说,我给你找一套光鲜靓丽的衣服,你再去拜见皇帝陛下吧,娄敬就说了那句“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娄敬是个小人物,见到刘邦这个大人物却一点都不打怵,上来就问刘邦,陛下定都洛阳,是想效仿周文王周武王吗?

刘邦心想,周有八百年天下,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前,我刘邦已然出生,那时候的天下共主至少名义上还是周天子,我刘邦当然想效仿周文王周武王了,再者说,周武王兴兵讨伐残暴的商纣,我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诛暴秦伐残贼项羽,又什么不能跟周文王周武王相比的呢?

于是,刘邦开心地回答,是呀,我就是想效仿先周,居天下之中,垂拱而治之。

出乎刘邦的预料,眼前叫娄敬的小人物竟给刘邦讲了一堆大道理。

娄敬跟刘邦说,陛下取天下跟周取天下是完全不同的。

周的先祖原本就有封地,积累了十几世的德行,其德其能为天下所有诸侯所赞赏,当时纣王无道,所有诸侯都想讨伐纣王,周武王振臂一呼,天下英雄都到了周武王麾下,诸侯也都和周武王结成了盟友,所以周武王在灭了商纣后才能定都于天下之中,那是因为所有诸侯都认可周武王做老大。

而你刘邦呢?你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取天下,靠的是暴力,当世拥有暴力的,并非只有你刘邦一个,只不过你刘邦的暴力最强,所以其他诸侯承认你刘邦是老大,暂时不敢用暴力对付你刘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刘邦则未必是暴力最强的那个,到时候,某个诸侯起兵,你刘邦处在洛阳这个并不是最优的地方,很可能会遭到暴击。

为今之计,是要找一块易守难攻还容易平叛的地方供陛下吃饭睡觉。这个地方就是关中。

刘邦决定娄敬说得有道理。

但定都这样的大事,还是要慎重,所以刘邦又去问其他大臣,这些大臣有的说应当迁都有的说没必要,面对群臣的七嘴八舌,刘邦决定去问问子房先生。

子房就是汉初三杰之首的张良的字。

张良跟刘邦说,娄敬说得很正确,刘邦的臣子多是函谷关外的人,自然希望都城能离他们的故乡近一些,所以他们才会说定都洛阳多么多么地好,接着,张良又细致地给刘邦讲了定都关中的好处,至此,刘邦终于下定决心,定都关中。

但秦故都咸阳已被项羽焚毁,刘邦只能另择一地作为都城,这个地方就是长安。于是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西汉都城长安的事。

标签: 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后曾遭到三个拒绝,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璋,汉朝,风云人物

    刘璋,字季玉,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继其父刘焉任益州牧。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

  • 揭秘:盖世虎将常遇春真的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常遇春,明朝,风云人物

    “乞丐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从一个小乞丐逐渐爬上皇帝的宝座,离不开众多谋臣良将的支持,其中悍将常遇春便是其中一位,他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自幼习拳脚棍棒,身手颇为了得。因为生活所迫,少年的常遇春便落草为寇,选择追随的“带头大哥”是山贼头目刘聚,以打家劫舍为生。后来,常

  • 李旦为什么会三让天下?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旦,唐朝,风云人物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为其兄长。睿宗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堪称传奇。李旦作为武则天的小儿子,有机会登基称帝,本身就说明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环境。当时的政治强人武则天,正在酝酿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成为中国历

  • 苏味道:苏轼的十一世祖,也是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味道,唐朝,风云人物

    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秀才,以文才出名,20岁即进士及第,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使他在后来为官时变成了小心翼翼,处事圆滑,凡事都不轻易表态,因而得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外号“苏模棱”,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

  • 曹睿为什么见人就杀?他到底是不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睿,三国,风云人物

    曾经有记者采访曹叡的扮演者刘欢:“你是怎么将曹叡塑造这么成功的。”刘欢说:“曹叡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形象太扁平化,我抽取几个点,尽量细腻化角色形象,于是角色性格就出来了”。其实刘欢这句话说的不太对,曹叡在位13年,在史书上留下了许多记载,怎么能说载很少呢?那么曹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那种见人就杀

  •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汉末三国群雄当中,就综合实力而论,袁绍绝对能跻身前三甲。在他的麾下,有颜良、张郃等4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后世称之为“河北四庭柱”。那么,这4位猛将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张郃字儁乂,河间国鄚县人,东汉末年应募从军以镇压

  • 马宫:西汉时期大司徒,他为什么要辞官回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从,字游卿,本复姓马矢,后改姓马,西汉时期官员,官至大司徒。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宫初任侍郎,后历任楚长史、廷尉平、青州刺史,九江太守等,每到一处都能胜任官职,获得称赞。后入朝任职,历任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替孔光担任大司徒,封扶德侯。孔光死后,马宫接替孔光担任太师

  • 清朝最幸福的皇帝,一生顺风顺水活到89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说到乾隆皇帝,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好命的皇帝,因为他的一生顺风顺水,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乾隆登基时,在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治理下,整个国家繁荣昌盛,也没有什么战争,百姓安居乐业。自他出生以来,他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中,在父亲的帮助下,当时的清朝确实非常强大。因此,乾隆接任后,仍然享有康熙盛世带来的好处。整个

  • 赵飞燕的舞技有多精湛?她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飞燕,西汉,风云人物

    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也是一位舞蹈艺术家,独创“掌上舞”、“踽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飞燕在封建社会培养了舞蹈人才,加强了宫廷艺术与民间传说的融合与交流,为舞蹈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西汉王朝及后世艺术家赵飞燕瘦长英俊,凭借其卓越的舞蹈天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登上女

  • 历史上李严被贬后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诸葛亮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李严,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不过,虽然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但是,在匡扶汉室上,李严反而不断阻挠诸葛亮北伐中原。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诬陷诸葛亮。等到事情的真相查明后,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