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禁止奔丧?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禁止奔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3/12/12 4:00:49

《三国志·谯周传》有记载,“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意思是说,在第五次北伐中原的前线上,诸葛亮突然病逝,刘禅收到消息后立即下达严令,禁止蜀中官员前去奔丧,因此没有一人到五丈原,唯有谯周动身迅速,出发时刘禅还没有颁布政令。

刘禅为什么要禁止蜀中官员为诸葛亮奔丧?很多人以为是刘禅与诸葛亮之间长期的矛盾所致,这是刘禅的报复行为,其实并非如此。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气质与魏国和吴国都不同,那是情感控制大于权术控制。有人说刘禅只是诸葛亮的傀儡,这是不成立的,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蜀中百姓都是眼瞎,还自发给诸葛亮立庙?

诸葛亮去世后,拟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该开府的开府,该封大将军的封大将军,刘禅都依遗诏照办,全没有耽搁。诸葛亮的幼子诸葛瞻,被刘禅视为子侄,嫁以爱女,一路提拔。《悼诸葛亮诏》有这么一句话,“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诸葛亮生前是丞相,为何死后再封丞相?就是让丞相一职与诸葛亮一同归入尘土,让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中唯一的丞相。

诸葛亮去世后,益州从事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三国志》有记载,“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刘禅听后大怒,“将其关进牢狱,并诛杀。”

由此可见,两人之间并没有仇怨,那么,刘禅为什么禁止官员为诸葛亮奔丧?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为了防止蜀汉政权陷入瘫痪。诸葛亮不仅是益州牧,还以丞相开府,甚至还是司隶校尉,这三个重要的职位当了12年,前后的属吏故吏一大堆,广泛遍布在蜀汉各个阶层。再加上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许多人都前往的话,整个蜀汉政权会陷入瘫痪。

刘备病逝前,蜀汉政权就发生过危机。当刘备病危时,黄元就起兵造反,《三国志》有记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当刘备去世后,南中诸郡接连反水,《三国志》有记载,“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有前车之鉴,刘禅自然会特别小心谨慎。

另外,诸葛亮临死前留下遗书,不要铺张浪费,穿平时的衣服下葬就好,《三国志》有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而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由此可见,如果蜀中官员都跑到五丈原奔丧,这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刘禅才颁布禁止奔丧的严令。

标签: 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收刘封为义子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无奈!一个荒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封,三国,风云人物

    刘备有三个“亲”儿子和一个义子,义子刘封年纪最大,然后是刘禅、刘永、刘理。刘备这几个儿子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但你知道刘备为什么要收刘封为义子吗。刘封原名寇封,是湖南长沙人,从小父亲就已经死了,被舅舅刘泌收养长大。刘备在荆州时大败曹仁,攻取樊城,在县令刘泌家里见到寇封,就将他收为义子,改名刘封。还有个典

  • 刘邦原本定都洛阳,为什么后来又定到了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汉朝,风云人物

    现在我们都知道,西汉的首都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最初是定都在洛阳的,也就是后来东汉的首都所在。为什么原本定都于洛阳,最后的都城却成了长安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刘邦原先的确是定都于洛阳的,刘邦还曾在洛阳的南宫宴请群臣,并在那次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汉初三

  •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后曾遭到三个拒绝,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璋,汉朝,风云人物

    刘璋,字季玉,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继其父刘焉任益州牧。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

  • 揭秘:盖世虎将常遇春真的怕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常遇春,明朝,风云人物

    “乞丐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从一个小乞丐逐渐爬上皇帝的宝座,离不开众多谋臣良将的支持,其中悍将常遇春便是其中一位,他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自幼习拳脚棍棒,身手颇为了得。因为生活所迫,少年的常遇春便落草为寇,选择追随的“带头大哥”是山贼头目刘聚,以打家劫舍为生。后来,常

  • 李旦为什么会三让天下?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旦,唐朝,风云人物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李显为其兄长。睿宗一生,两次登基,三让天下,堪称传奇。李旦作为武则天的小儿子,有机会登基称帝,本身就说明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环境。当时的政治强人武则天,正在酝酿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成为中国历

  • 苏味道:苏轼的十一世祖,也是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苏味道,唐朝,风云人物

    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秀才,以文才出名,20岁即进士及第,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使他在后来为官时变成了小心翼翼,处事圆滑,凡事都不轻易表态,因而得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外号“苏模棱”,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十一世祖——苏味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

  • 曹睿为什么见人就杀?他到底是不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睿,三国,风云人物

    曾经有记者采访曹叡的扮演者刘欢:“你是怎么将曹叡塑造这么成功的。”刘欢说:“曹叡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形象太扁平化,我抽取几个点,尽量细腻化角色形象,于是角色性格就出来了”。其实刘欢这句话说的不太对,曹叡在位13年,在史书上留下了许多记载,怎么能说载很少呢?那么曹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那种见人就杀

  •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汉末三国群雄当中,就综合实力而论,袁绍绝对能跻身前三甲。在他的麾下,有颜良、张郃等4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后世称之为“河北四庭柱”。那么,这4位猛将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张郃字儁乂,河间国鄚县人,东汉末年应募从军以镇压

  • 马宫:西汉时期大司徒,他为什么要辞官回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从,字游卿,本复姓马矢,后改姓马,西汉时期官员,官至大司徒。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宫初任侍郎,后历任楚长史、廷尉平、青州刺史,九江太守等,每到一处都能胜任官职,获得称赞。后入朝任职,历任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替孔光担任大司徒,封扶德侯。孔光死后,马宫接替孔光担任太师

  • 清朝最幸福的皇帝,一生顺风顺水活到89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说到乾隆皇帝,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好命的皇帝,因为他的一生顺风顺水,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乾隆登基时,在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治理下,整个国家繁荣昌盛,也没有什么战争,百姓安居乐业。自他出生以来,他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中,在父亲的帮助下,当时的清朝确实非常强大。因此,乾隆接任后,仍然享有康熙盛世带来的好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