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敢死队长到五子良将 他一生竟然毫无败绩!

从敢死队长到五子良将 他一生竟然毫无败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75 更新时间:2024/1/23 4:56:05

提到三国的五子良将,张辽大名已经远超其他四子,合肥之战,八百破十万,杀的孙权差点嗝屁,得亏了那匹宝马。

张郃虽然前期不行,但后期已经是诸葛亮劲敌,魏国的顶梁柱;徐晃长驱直入解樊城,有周亚夫之风;于禁晚节不保,羞愤而死,唯有乐进,几乎没有存在感。

网络配图

但是能成为时之良将,必有其过人之处,我们来看看三国志里对他的记录。

乐进其实是个草根,既没有士族家庭的背景,个人条件也不好,三国时期的人,常是身长八尺,但乐进“容貌短小”,只是“以胆烈从太祖”。

所以说,乐进一开始就是个胆子大的小个子,直到后来在老家募兵一千多人,曹操才给了他一个小职位,即军假司马外加陷阵都尉。

对于这两个职位,军假司马是虚,陷阵都尉是真,所谓陷阵都尉,说的直白点,就是敢死队的头儿。没有家底,也没有背景,只能从最底层干。

这就是乐进,他在接下来的确是拼了命的。比如“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每次都是先登,第一个冲上城墙,这在五子良将中是唯一。

这是冲锋,还有斩将。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

网络配图

这是斩将,还有破敌。别击黄巾,破之……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别攻雍奴,破之……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他的职业生涯就三件事先登、斩将、(大)破之!一生22次战斗,没有一次败仗,包括跟关羽的部队掐架,简直是无敌人肉坦克!

合肥之战,按说冲锋陷阵的该是乐进和张辽,可曹操却让张辽、李典出城,乐进守城,这是为何?护犊之情耳!

直到曹操去世前,五子良将的排名是:于禁官居左将军,第一;乐进官至右将军,第二;张辽、徐晃、张郃不过是平寇将军、荡寇将军,比于禁、乐进低。

网络配图

也正是因为勇猛,所以死后他的谥号是“威侯”,同样的谥号,在蜀国是马超,用以表现其勇猛果敢。

乐进的儿子叫乐綝,果敢坚毅,有乃父之风,一直做到了扬州刺史,在五子良将的后代中算不辱父名的了,不过在后来的诸葛诞造反过程中被杀。

标签: 张郃

更多文章

  • 前秦的崛起:揭苻坚是如何成就一代大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苻坚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整肃内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典范,为此,苻坚罢掉了原办公室主任程卓,换上王猛。有苻坚的支持,王猛上

  • 揭秘曹操为何大费周章将蔡文姬从匈奴接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这首三国文人丁廙笔下的《蔡伯喈女赋》描述了三国一代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的坎

  •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只为扶持汉献帝刘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献帝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

  • 司马懿性格有什么特点?司马懿的弱点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有人说他狡猾奸诈,处事圆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义,没有尽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 刘备多次抛妻弃女,是形势所迫,还是薄情寡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然而曾四次抛妻弃子,对此众说纷纭,批评他的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薄情寡义,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到底如何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说法,还是先陈述一下刘备四次抛弃妻子的经过,留给各位读者自己判断吧。网络配图第一次抛弃妻子,是在建安元年。当时,徐

  • 白手起家的刘邦,为何一生都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一生对父亲有介蒂,是有原因的。网络配图首先,具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体现在刘家穷,刘父是老实巴结的农民,而且除了刘邦,还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众多,家里又穷,排三老三的刘邦从小没少受苦。 也正是因为这样,少年时的刘邦便只身闯江湖,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这段苦难的记忆,在刘邦的人生记忆里是挥之不

  • 项羽为何不肯渡乌江?乌江亭长是刘邦派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不听人言、独断专行,导致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不得不自刎于乌江边。那么,项羽为什么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第一种观点:项羽羞愧而死。一些人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乐,是因为他最心爱的女人虞姬死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以至于心灰意冷、心生羞

  • 慈禧太后与包饭的故事:慈禧一生的最爱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太后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爱吃包饭,有一次她吃包饭,一高兴便赏给一名太监一包,那太监谢过恩吃了。慈禧问他好吃不好吃?太监忙恭恭敬敬地跪奏:“回老佛爷,好吃!”慈禧又赏他一包,太监忙又吃了。太后又问好不好吃?太监忙又回话说好吃,太后再赏一包,太监早已吃饱,可太后赏饭,又不敢不吃,如果不吃,就是抗旨不尊了。网

  • 明朝著名太监王振如何一步步走入专政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著名太监王振

    明朝有数不清的太监,凡有些名气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著名太监王振就是这样。他本是河北一个县城的小混混,年轻时候读过一些书,考了几次科举都没考中,娶妻生子后,在县里当教官,后来犯了罪要被发配充军。这时,正赶上朝廷要挑选一批地方上的学官进宫培训女官,这本是个好工作,但是,前提是要净身做太监。若碰上这样的事

  • 女皇武则天一生中的四位男宠 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生于长安,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