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唐宣宗李忱

如何评价唐宣宗李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1/14 9:47:52

历史上的傻子皇子也有不少司马衷、刘婵等,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是真傻,但是唐宣宗李忱却是装傻,这一装就是三十几年,不得不说实属辛苦。从出生起父亲的是皇帝,他好歹也是皇子,为何装傻这么久呢?为何又被一个太监所救?最后为何又被尊称为“小太宗”,为晚唐带来一丝光辉呢?

史上装傻充愣的名人,到真有那么几个。战国时期的孙膑被同为鬼谷子的师哥庞涓嫉妒砍断了他的脚,孙膑装傻逃出后杀了庞涓,成功为自己复仇;曹魏末年,司马懿装傻称病,趁曹爽外出打猎发动兵变,夺得曹家天下;越王勾践亡国被抓,充楞装傻,骗过吴王夫差,卧薪尝胆终得灭吴称霸......以上这些与接下来的这位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他被誉为史上最会装傻充愣的皇帝,自小装傻,三十六年来无人识破。若古代有奥斯卡奖,可真得给他颁一个。

唐宣宗,最初叫李怡,后来改名为李忱,这一点和他爹很像。他爹是唐宪宗李淳,也是后来改名为李纯的。唐宣宗李忱是李纯第十三个儿子,李忱虽然是唐宪宗众多儿子中的不起眼的一个,但是无论是从改名字,从政,到最后的结局都惊人的相似。

他为什么装傻呢?这和他的出身有关。他的母亲是一名侍妾出身,即使最后她荣升为孝明皇后,也掩盖不了低微的出身。李忱的母亲郑氏本是唐朝叛臣李琦的侍妾,后来李琦被李忱的父亲唐宪宗腰斩,于是郑氏以罪臣家属的身份入宫成为唐宪宗的宠妃郭贵妃身边的一名宫女。当时郭贵妃宠冠六宫,唐宪宗经常来看望郭贵妃,不久就看上了郑氏并宠幸了她,不久生下唐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李忱。身在皇室,又是皇帝的妃子,都说是母凭子贵,可是即使郑氏生了儿子,也被后宫的其她妃子贬低她的出身,更何况皇帝有那么多儿子呢。后宫又是众多妃子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场所。所以郑氏即使成为皇帝的妃子,在后宫活得也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

他从小就装傻,因为在后宫的际遇中让他不得不装傻,以求活命。元和五年,在李忱11岁被封为光王,他并没有享受到作为一个皇子的待遇,被后宫众人嘲笑捉弄。

后宫除了众多妃子,还有众多嫔妃的孩子,李忱母子不免会和她们碰面玩耍,因为母亲的出身不好,他经常被其他皇子嘲笑捉弄,最开始他还会去反抗,但是后来不了,因为他的母亲时常训诫他不要和众皇子起冲突,后来某天小小的李忱突然从梦中醒来,对自己的母亲说他梦见自己骑着一条龙飞上天,郑氏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告诫他不要向任何人提及此事。自此小李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更加封闭自己,似乎变得呆呆地,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他是个傻子。据史料记载,唐宪宗李纯死后,文宗李昂即位,一次宴请各位王侯时,在宴会上声称谁能把他的皇叔李忱逗笑了将重赏,诸王一番“说学逗唱”后,旁人都笑的前仰后合,李忱还是目光呆滞,一副傻傻的模样。自小就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这也铸就了他后来的不平凡。

李忱痴呆的模样让他的哥哥弟弟们暂时放下心来,认为皇位不可能会交给一个傻子手里。不久唐宪宗去世,文宗李昂在位时试探过他的皇叔一次没试出来,认为他真傻。后来李昂的弟弟武宗李炎即位,他留了一个心眼,认为李忱极大可能是在装傻。一次李炎和各位王公大臣外出赏雪,李忱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他身边当时连个侍从都没有,李炎也不甚关心他的安危,谁知第二天他竟平安的出现在众人驻扎的地方,依旧傻傻的笑着。这次更加印证了李炎的猜测:李忱是在装傻。于是不久李炎找了个几个会功夫的人夜里偷偷把李忱抓了起来,被人当成犯人一样囚禁在永巷里,后又被丢进厕所里,李炎想了想还是杀了,以免夜长梦多。秘密执行此次计划的是李炎心腹宦官仇公武。仇公武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为自己以后打算,他并没有真的去杀这位“傻光王”,而是偷偷把他调包运出城,自此这位“傻王”像消失了一般,远离了自己从未离开的皇宫,在外流浪。

如果没有这个宦官“相助”,依照李忱势单力薄,恐怕这辈子无缘皇位。会昌六年,唐武宗李炎去世,此时的李忱36岁,在外流浪的他被宦官仇公武秘密接回京城。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拥立李忱为皇叔,认为立他为皇帝比较容易控制,李怡也是在此时更名为李忱的。

本以为拥立这个“傻子皇帝”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这个皇帝是真的装傻,唐宣宗李忱继位后,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不久就解决了困扰政堂半个世纪之久的“牛李党争”;重视科举,重用人才;严明法度,抑制宦官的权力,禁止官宦勾结。甚至恢复了一些武宗在位时期实行“灭佛”举措后的破败寺庙;还时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军事上,打败回鹘部落,一举稳定了北方;大破吐蕃,收复河西一带地区;不久又平定了安南、西陲等地;经济上,知人善用,任用裴修整顿漕运,立法治漕,打击江淮的匪徒强盗。文化上,重视文明延续,安排朝堂大臣编纂《续唐历》、《续会要》等。法律上,重视法律的重要性,开创《刑统》体例,对后代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李忱本人也是极有文化的人,一首《吊白居易》表达了他对白居易逝世的哀痛;善书法,他还藏有一些有名的行书作品……

但是晚年李忱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因服用过多的丹药,最后病入膏肓,中毒而死,享年49岁。

李忱做了十三年的皇帝,本人的品行也是没得说的,热爱读书,对内严教子女,孝顺自己的母亲。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使得日渐衰落的晚唐出现了“回光返照”,被后世称颂为“大中之治”认为唐宣宗李忱是和汉文帝、唐太宗等人一样的明君。他,一位“傻子”皇帝,真的如他少时梦中的一样,成为一位“御龙”的人,为晚唐带来了一丝曙光!

标签: 唐宣宗李忱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周世宗柴荣?柴荣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世宗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

  • 如何评价后周太祖郭威?郭威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威

    郭威,即后周太祖,顺州刺史郭简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凭借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平定河中,镇守邺城,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隐帝刘承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承祐

    刘承祐,即汉隐帝,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子,生母为李皇后,后汉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 郭威叛乱,

  • 如何评价后汉高祖刘知远?刘知远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在位仅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雄武过人,勇猛善战,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得战功,反对称臣于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贪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在位仅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雄武过人,勇猛善战,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得战功,反对称臣于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贪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即晋出帝、晋少帝,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

  • 如何评价后晋高祖石敬瑭?石敬瑭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世宗王延政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即闽世宗,人称十三郎,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共三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景宗王延羲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延羲

    王延羲,即闽景宗,后改名王曦,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王王延翰和闽惠宗王延钧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康宗王继鹏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继鹏

    王继鹏,即闽康宗,后改名王昶,闽惠宗王延钧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四位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闽永和元年(935年),王继鹏发动政变杀父继位称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因拱宸、控鹤军兵变被杀,死后追谥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人物生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