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后唐唐末帝李从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后唐唐末帝李从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97 更新时间:2023/12/18 15:56:59

李从珂(885年2月11日-937年1月11日),镇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时期后唐皇帝,史称后唐末帝后唐废帝,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

生平

李从珂十余岁时,其母魏氏被当时仍是将领的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掳,李从珂不久就被李嗣源改名并收为养子。长大后身形雄伟健壮,又骁勇善战,常随李嗣源南征北讨,颇得其喜爱。庄宗也曾赞道:“阿三不惟与我同齿,敢战亦相类。”

同光三年(925年),李嗣源因家在太原,上表请求让时任卫州刺史的李从珂为北京(太原)内牙马步都指挥使,以便相聚,却导致庄宗大怒,李从珂被黜为突骑指挥使,率数百人戍石门镇。次年李嗣源平定邺都之乱时被迫造反,李从珂率军与之会合,助其夺位。

李嗣源即帝位后,李从珂曾任河中节度使之职,然因与权臣枢密使安重诲之前有过节,在长兴元年(930年),因安重诲设计被部下杨彦温驱逐,遂被解除军权,回京师洛阳居住。安重诲意欲以失守藩镇之罪处死李从珂,但李嗣源以父子之情和李从珂曾挑粪养家为由,百般保全,最后李从珂被罢官软禁在家。次年(931年),安重诲失势,李从珂再受重用,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西京(长安)留守。长兴三年(932年),被改命为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封潞王。

后唐应顺元年(934年),闵帝李从厚听信大臣的建议,调动各重要节度使之职,准备削弱藩镇的实力,李从珂恐惧,遂反。李从厚命西京留守王思同率大军讨伐,王思同围攻凤翔城(今陕西凤翔)。凤翔城墙低,护城河窄浅,根本无法固守。眼看凤翔即将陷落,未料讨伐军将兵骄横,贪图赏赐,李从珂抓住这点登城脱衣露出自己历次征战留下的伤疤,哭诉自己立有大功却遭此下场,诱使曾效力自己的讨伐军叛变,反败为胜,不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京师洛阳,即帝位,改元清泰,并派人将逃亡的李从厚杀害。

李嗣源之婿石敬瑭时任重镇河东节度使之职,李从珂与他二人当初在李嗣源手下皆以勇力过人著称,彼此存有竞争之心。因此李从珂即位后,对石敬瑭愈发猜忌,而石敬瑭亦有谋反之意。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以调镇他处试探,而李从珂信翰林学士薛文遇之言,以为石敬瑭早晚要反,早点逼反他反而便于平定,果真将石敬瑭改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因此叛变,同时向契丹乞援。李从珂命各镇联合讨伐,不料统军大将张敬达被契丹援军围困后被叛将所杀,联军也各怀鬼胎致大败于团柏谷,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李从珂无计可施,于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阳历为937年1月11日)***而死。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传国玉玺亦在此时遗失不知所踪。

评价

李从珂是一个矛盾的人,时运顺他之时,他竟敢潜伏到敌军阵营内,杀死敌军并且砍下对方望杆扛回去;时运离他而去时,整天消沉着在宫中饮酒哭泣,最后***,并不是大臣没有给他好的意见,而是他自己优柔寡断,无法及时下决定,最终误国。

家庭

妻子

  • 刘皇后

  • 子女

    1. 李重吉,934年被闵帝所杀

    2. 雍王李重美,936年封,937年自杀

  • 赵国公主李惠明,出家为尼,法号幼澄,934年被闵帝所杀

  • 某女,李从珂败亡时年尚幼

  • 标签: 李从珂

    更多文章

    • 五代后梁梁太祖朱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温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乱,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赐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强奸儿媳。后为三子朱友珪所杀,终年59岁。生平朱全忠出生于大中六

    • 五代后梁梁废帝朱友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友珪

      朱友珪(885年-913年3月27日),小字遥喜,五代时期后梁皇帝,为后梁太祖朱全忠之第三子,弑父自立。登基后不得民心,为袁象先所杀。生平朱友珪之母为亳州营妓,唐僖宗光启年间(885年-888年),朱温有一次率军经过亳州,召其母陪侍,并且使之怀孕,朱温离去后,其母差人告以生男,朱温大喜,遂名遥喜,

    • 五代后梁梁末帝朱友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友贞

      朱友贞(888年-923年11月18日),后改名朱瑱、朱锽,五代时期后梁皇帝,为后梁太祖朱全忠之第四子,也是朱全忠的嫡子,母亲张夫人。朱友珪异母弟。亡国后,被后唐追废为庶人。朱友贞在位10年,在五代诸帝中在位年期最长。生平朱友贞在朱全忠篡唐后,被封为均王。后梁开平四年(910年)被任命为东京马步军

    • 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衷真的是白痴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衷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最终结束了曹魏的历史,建立了西晋王朝。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西晋的存在时间不是太长,远远比不上西汉、东汉、唐朝、明朝、清朝等。究其原因,来自西晋宗室的八王之乱,成为西晋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就八王之乱来说,之所以能够愈演愈烈,显然和西晋第二位皇帝司

    • 五代后晋晋高祖石敬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敬瑭

      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1][2]),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开国皇帝(在位: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北方屏障,并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早期《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出身西夷,为沙

    • 五代后晋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重贵

      晋出帝石重贵(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早期石重贵出生于太原,是石敬瑭的侄

    • 五代后汉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知远

      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后改名刘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后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刘氏[1]:222。生平刘知远最初是李嗣源(后来的后唐明宗)的部下,邺城之变,李嗣源登基后,刘知远在

    • 五代后汉汉隐帝刘承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承祐

      汉隐帝刘承祐(931年-951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汉第二个皇帝,948年951年在位。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死后,承祐即位,年十八岁。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堂侄刘继文墓志载其为“少帝承翰”。族灭群臣致郭威代汉当时国事完全取决于重臣杨邠、郭

    • 五代后周周太祖郭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郭威

      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1日),字文仲,小名“郭雀儿”,籍贯邢州尧山(今天河北省隆尧)。五代时期后周开国皇帝(951年954年)。[1]原为五代后汉的枢密使,却因隐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杀。怒而起兵,隐帝死于乱军之中,郭威不久发动黄旗加身的兵变,建立后周。

    • 五代后周周世宗柴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又名郭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于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在郭威之后继承帝位,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根据史书记录,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