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纣王为了妲己放弃了整片江山 而唐玄宗为了江山放弃了杨玉环是什么意思?

纣王为了妲己放弃了整片江山 而唐玄宗为了江山放弃了杨玉环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4/1/19 0:50:01

为了妲己逼迫老百姓为他修建繁华的宫殿。最后被周灭亡。而玄宗为了自己的江山,在安史之乱爆发逃跑时,将士要求杀了奋军心。玄宗毫不迟疑就交出了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请问谁知道筷子的历史?还有关于筷子的小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只知道历史.是这样的有一天,有两个人在船上吃饭,后来有一个人提出要来一次吃饭比赛,比谁吃的快,后来另一个人从他身旁的一可树上折了两根树枝来吃,赢得了比赛.结果着件事情传了出去,就被后人把两根树枝叫做了快子,但有考虑到快子是用竹子或是树枝做的,就把快该成了筷.才有了进天的筷子.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

  • 求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体现在历史上的事例3个 每个200字左右 要快 谢谢 比如纣 一类的 具体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4.隋末隋炀帝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史实和现代事例】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2.隋末杨广无道,

  • 搜集文言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

  • 商纣王有关暴君或商朝灭亡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的灭亡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亲众在池上划船饮酒。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

  • 周文王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话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吧。周文王就是姬昌自己称王,与商王帝辛平起平坐的意思,他之前为西伯,结果称王,这就是摆明要造反。作为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弹丸小国,周方国东西长约70公里,周方国一定是把所有财富投入军队建设而不是广施于民,才能迅速发展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随后按照历史记录,对商

  • “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事倍功半【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 《孟子》中的小故事文言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中的10则经典故事1.再作冯妇——《孟子·尽心下》——有个叫“冯妇”的男子,空拳打死老虎,国王给了他一个“士人”的官去做。一次外出看到老虎伤人,他跳下“官轿”,朝老虎扑去….百姓称好,而其他的“士人”却笑他身为官员,不成体统。2.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孟子连续问了齐宣王三个很棘

  • 历史上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摘要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大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宝堆满了鹿台。咨询记录回答于F

  •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实施仁政却能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呵呵,仁政与吞并六国不是一个层面的意义,没有因果关系。所谓仁政,主要是国王对国家内部的管理手段,树立亲民形象,让人民多作贡献,稳定政局。所谓的统一六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国王、将相、国力等的综合能力,是对外扩张的表现。因此,秦王嬴政对内是否实行仁政,并不影响其吞并六国的战略意图。请注意,秦王

  • 古代君主因没有施行仁政而灭亡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主因没有施行仁政而灭亡的事例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4年(前1653—前1600)。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帝辛,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