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周文王姬姬昌象昌(前1152~前1056),即商殷西伯侯,季历之子。昌之生母为挚任氏之中女太任,有贤名。《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季(历)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死后谥为文王。文王能“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父)、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西伯能遵从先人之法,继承祖先的业绩,礼贤下士,日益强盛。殷纣王恐其不利于己,将其囚于里。闳夭以有莘氏美女及奇物宝马献给殷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以后西伯昌先后征伐犬戎、密须、耆国、崇侯虎等国,并自岐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为讨伐商纣作积极准备。他死后,太子发继位,是为周武王。武王完成了文王讨伐商纣的遗愿。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古公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谥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课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画像,都来自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武则天改唐国号为周时,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里之厄”。文王出狱后下决心灭商。一面向纣王献地,请求免除酷刑,取得信任,一面访贤任能,壮大国力。他出猎在渭水河边巧遇年已垂老、怀才不遇的姜尚在水边钓鱼。文王同他谈话,相互谈得很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立以为师,共同筹划灭商策略。据《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陕西长安县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诗经大雅》中有颂诗。
更多文章
李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是商朝以来第一个做了两次皇帝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只不过时势让他做了两次皇帝,后来对自己媳妇儿和女儿太过宠爱最后死于两人之手,其实历史上两次登基的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以下几个皇帝。第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痴呆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他还有一个手段残忍长得又丑的皇后贾南风,晋惠帝继位后,在贾南风一番操作下,出现了八王之
武王伐纣的故事 简短故事内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内容介绍: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纣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主要由于当时商纣王后期滥用国力,长期征讨东方的东夷部落,导致国内兵力守备空虚,这时候,西部的周国强盛起来,因为商代欺压和防范诸侯国政策,长期囚禁周国的国君文王姬昌,造成周国的不满。姬昌被
周文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文王简介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定者。在商纣王时为西伯,是三公之一,姓姬,名昌,又称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为其死后迫尊之号。他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7岁,任周族首领50年。姬昌是在其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的。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他以仁
商朝君王列表:商朝有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天乙: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外丙:(公元前1642年-公元前1584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子姓,名胜,公元前1587年继位,伊尹摄政。中壬
商朝历代帝王之间是怎么传位的?是子承父业还是没有关系的推举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存在了五百多年,各种规章制度还不算完善。嫡长孑继承制度是西周时周公制定的。商的建立者汤死后,一般实行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交替实行的办法。他的小儿子继位,然后是弟弟继位。取得王位的人总希望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子孙,当然有很多人反对。于是商王不断迁都把反对派留下把自己的亲信带走。因此
揭秘商朝的兴衰,暴虐的商纣王为何能享受20余年的奢靡生活而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上古历史,要么先祖后代互灭,要么功臣后代亡共主遗。能一统天下的朝代被灭,是不容易的。秦始皇虽15年,人走茶凉,是短了点。究其因源是他的血脉不正,且他忽视了血源的宗族性,利用同宗打同宗建立起来的“朝”都是虚的,穷兵黩武罢了。谁想早死?先顺后谋。秦朝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就是统治者必须有自己的军队而不是依赖小
关于商纣王--比干的故事,都有些什么?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洛阳有没有出过皇帝?出过几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洛阳,是我国“六大古都”之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有众多王朝在洛阳建都,同时也是建都最多的古代城市。一共有15个朝代才洛阳建都,105位帝王在此登基治天下,经历了1650年的时长!都有哪些朝代在洛阳建都呢?你们听我一一说来。一、夏朝约公元前2049年约公元前1577年,夏禹王定都在此
商朝的历史故事 亲,详细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纣王登位之初,都认为国君精明能干,国家一定会坚如磐石。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他的叔父箕子见了,劝他收藏起来。并且箕子为此忧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
商朝17代30王,为什么只是17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30帝十七代人,传国554年。】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科研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商汤伐夏桀,放逐夏桀于巢(今巢湖市一带)。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这一年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所领导的商部族,是华夏民族中“华族”的一支,其祖先图腾是“玄鸟”,玄鸟据说是一种燕子。《诗经商颂》:“天命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