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传统文化里的筷子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关于传统文化里的筷子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05

关于传统化里的筷子有趣的故事有以下:

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姜子牙的故事。姜子牙特别喜欢钓鱼,但是他每天都拿着直钩钓鱼,所以从来没有钓到过鱼,所以姜子牙的老婆非常的生气。有一天姜子牙又钓鱼了回家,他感到特别的饿就想要伸手去抓桌上的肉来吃,结果这个时候有一只鸟一直啄他的手,他赶走了小鸟,小鸟又回来啄他的手,就是不让他用手抓肉吃。

就在姜子牙快要生气的时候,这只鸟却突然开口说话了,它让姜子牙跟他走到篱笆下面,然后让姜子牙抓住两根小木棒去夹肉吃。姜子牙拿着竹棒夹住肉的时候,结果竹棒子却冒烟了。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了妻子,原来妻子一气之下竟然在肉里面下毒了。

姜子牙发现了以后,以后吃饭就都带着这两根小竹棒,就是为了防止吃饭的时候有人下毒害自己。后来人们就开始叫这两根竹棒是筷子。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大禹的,这里出现的筷子也可以说是筷子最初的形态。

话说当时大禹治水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赶时间经常三餐不济。每次他为了赶时间都是在野外吃饭,由于时间非常的紧,所以每次锅刚一开就赶着进食。有的时候锅里面的菜刚开,根本没有办法下手去抓来吃。于是他为了方便就折了两根树枝挑出来吃,后来大家看到这样吃东西很方便而且很干净,所以也就都开始习惯用竹棒夹着东西吃。

其实筷子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筷子摆在桌上一定要整整齐齐,不能不长不短。而且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用筷子敲碗,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并且在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这也是不礼貌的事情。

民间有传说,筷子是由妲己发明的,商纣吃饭时对食物的太热而不满,妲已灵机一动,就取下头上的两根金发簪把汤搅凉了,纣很高兴地吃了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筷子与水缸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筷子搅大缸的意思:瞎捣乱。筷子古称箸,是中国、韩国、日本、缅甸等东亚国家普遍使用的饮食工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说的是周迅司马迁《史记宋徽宗世家》有“纣为

  • 筷子的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筷子在古代叫“箸”,殷商时期就开始使用。《说文解字》曰:“箸,饭也。从竹,者声。”最早的筷子是以毛竹

  • 谁知道一根筷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一根筷子的故事18:23一天,某大学哲学系教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到,在今天上课之前我想先做一个调查。“在场的人有多少人赞成‘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请举手!”教授这样说道。结果教室里面所有的同学都唰唰把手举了起来。教授没有做任何评论,他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根一次性的筷子说:“有谁可以把这跟筷子从中折断,请

  • 商君王武乙在位35年间,商朝的国力是如何逐渐走向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商王武乙通过自己的骄奢淫逸、不务朝政、滥用权力、丧失信仰、不体恤百姓,逐渐丧失了民心,使得许多原本归顺的诸侯纷纷选择反抗商朝。最终,在商王武乙的统治下,商朝的国力日渐衰落。经过商王武丁的努力,商朝从衰败中得以走向繁荣,实现了“武丁中兴”,他扩大了疆域,使得周边许多诸侯国依从了商朝。在极权、实力雄厚的

  • 神仙用筷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徙,他临终前有一位天使特地下凡来接引他上天堂。天使说:“大善人,由于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在你临终前我可以答应你实现一个你最想实现的愿望。“大善人说:“谢谢你这么仁慈,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信奉主一生,却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在我

  • 有谁知道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郭沫若考古则言: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古代中国的领土开拓有其贡献,所谓“纣克东夷”,就是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的机会东进灭商的。而有史书上记载的纣也是个良才美质的人,说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博闻广见。而且武艺高超,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传说他能倒拖九牛,托梁换柱,深得

  • 十双筷子兄弟的故事???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这篇寓言告诉我人分裂导致失败,团结才能力量的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有好几个儿子,他们经常发生争吵,这个人费了很大的劲,也无法让他的儿子们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愚蠢。他让他们拿来了一把筷子,然后一个个地要他们把它顶着膝盖折断。每个

  • 求商代故事'名臣伊尹囚禁商王太甲'和'武乙射天'内容与读后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太甲是商汤嫡长孙,是商朝第四位国王。刚即位时,由于少不更事,沉湎酒色。伊尹就写了《伊训》、《肆命》和《徂后》三篇,以示太甲。希望太甲能继承商汤的法度,以治天下。但太甲不听劝导,所以伊尹只好代为摄政,把太甲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地将政权交给他。太甲复

  • 中国的筷子的来源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界各国餐具中,中国的筷子一枝独秀,别具风采。据说许多西方旅游者来中国之前,都把学会使用筷子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免得在丰盛味美的中国酒席面前无从下手;等到他们结束旅游准备回国时,又常常买些中国筷子作为纪念。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代。先秦时期,筷子叫“”,有时也写作“荚”。《礼记曲

  • 筷子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