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的筷子的来源和故事

中国的筷子的来源和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4/2/20 0:34:49

在世界各国餐具中,中国的筷子一枝独秀,别具风采。据说许多西方旅游者来中国之前,都把学会使用筷子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免得在丰盛味美的中国酒席面前无从下手;等到他们结束旅游准备回国时,又常常买些中国筷子作为纪念。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代。先秦时期,筷子叫“”,有时也写作“荚”。《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秦汉时筷子叫“箸”。《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隋唐,筷子叫“”。陆羽《茶经》:“火荚,一名。”至于后来怎么叫“筷子”的,有人推测,可能与“避讳”习俗和“谐音”辞格有关。陆容《菽园杂记》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即筷子),幡布为抹布。”这种说法的准确性如何也很难说;但从字义上讲,叫“筷”确实比叫“”、叫“箸”、叫“”要贴切一些。筷者,快也,是颇能表达出人们进餐时的动作节奏和愉悦心情的。远古的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枝或竹棍,间或也用天然的动物骨角。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大量使用的是刮削后的木筷和竹筷。夏商,经过琢磨的牙筷和玉筷问世。春秋战国,出现了庄重古朴的铜筷和铁筷。汉魏六朝,各种品格的漆筷生产出来。稍后,又有了精致名贵的银筷和金筷。近代,美观大方、质料各异的筷子就多了,在各种筷子当中,最贵重的要数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筷子是日用必需品,而在实际生活中,它的作用又并不仅仅是挟食。古时官宦人家,为了眩耀门第高贵,迎宾盛宴常配以典雅的牙筷或金筷,借以“亮富《史记》上说“纣王象箸,而箕子唏。”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极度奢侈,乃亡国之兆。《儒林外史》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汤知县请他吃山珍海错,摆的是镶银筷子,范进不肯入席,汤知县以为范进嫌礼节不周,又换成象牙筷子,范进还是不肯进餐。最后,汤知县省悟过来,换上白竹筷子,范进这才从燕窝碗里拣了个大虾圆子往嘴里送。原来在这位“孝廉”眼里,唯独白竹筷子才符合“孝道”,至于是否大吃荤腥倒是无关紧要了。帝王之家常常用银筷,目的在于鉴别食品是否有毒。过去民间习俗,女儿出嫁,嫁妆中必有筷子,取“早(快)生贵子”之意,一些人逝世后,冥器中也少不了筷子,祝愿亡灵在离开人间后得以“温饱”。有关筷子的轶事很多。张良曾用筷子作形象示意,为刘邦制定翦灭项羽的战略;韩凝礼用筷子预卜唐玄宗平定内战的胜败;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在盘问试探自己,赶忙借惊雷之声,将筷子失手落地,表明自己是个胆小怕事、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化险为夷。据《秦馔古今谈》所引资料,唐玄宗曾将金筷赐给宰相宋,赞誉他的品格象筷子一样耿直;永福公主在自己婚事上不从父皇之命,以折筷表示决心已下,宁折不弯。自古以来,我国还有筷子诗、筷子谜语、筷子歌舞杂技;内蒙的“筷子舞”草原气息浓厚,反映出解放以后牧民新生活的欢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但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书籍文献也没对筷子的记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4个字。当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证材料。这里介绍3个有关筷子起源的传说。大禹与筷子的传说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虽说这也是传说,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使当今的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筷子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

  • 商朝灭亡最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叫子受(子是他的姓,受是他的名,他又叫纣,一般人叫他商纣),也叫辛。据说后来他在露台也造了一个大池子,全装满了酒,肉挂满了整个宫廷,叫做酒池肉林。殷纣昏庸.残暴,重赋杂税.酷刑罪罚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八方诸侯纷纷撑旗起义,英雄之中最得民心者当属周武王。顺民意.行天道

  • 商纣为什么又称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汤,姓子,原名履,汤是他的字,又称武汤、成汤.据说他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成汤是商朝开国君主!而商纣指的是商朝最后一代君主殷纣王。两人虽然都是商朝国君,但不是同一个人。一,从国民角度来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背离人民的统治者必将亡国,背离人民的人将被淹没在唾骂声中;二,

  • 十双筷子兄弟的故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从前有一个农场主快要死了,就把他的三个儿子叫来,拿出一双筷子,轻而易举地把筷子折断了,又拿出十双筷子,想要折断却很费劲。于是告诉他的三个儿子:“一双筷子再怎么坚硬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十双筷子就算是很普通的筷子组成,其合力也远远超过十双筷子的简单相加。”于是三个男孩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好累^-^,大概

  • 淫乱的君主吗?商纣真的是暴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本名子辛,是帝乙少子。商纣真如有些史书中说得那么不堪吗?其实不然。从古至今,许多专家都认为纣王的罪名其实大多是别人对他的诬蔑。在现存的典籍记载中,孔子的大弟子子贡曾指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宋人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也曾指出:“纣大造宫殿,建酒林肉池

  • 大明王朝1566说的是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刚愎自用、练道修玄二十载,以一己之私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 中国的筷子的来源和故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经过神鸟指点而发明了筷子,并且第一双筷子还是使用神竹制作的。民间相传姜子牙在隐居的时候,天天就知道钓鱼,什么都不做,日子过得非常穷困,导致他的老婆天天抱怨。有一天他钓鱼回到家,看到老婆一反常态,格外热情的迎接他,对他说:你饿了吧,我已经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也确实是饿了,伸手去抓肉就要吃。

  • 中国的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白蛇传故事梗概清明细雨中,白,青二蛇化身民女白素贞,青儿,往西湖游玩,得许仙相送一程.素贞前世为许仙所救,故以借伞为名,施法与许仙成亲,以报相救之恩.其后,夫妇于镇江开设'葆和堂'药局.山寺法海和尚遇许仙,见其妖气缠身,嘱咐他在端午之日给素贞喝下雄黄酒.白蛇喝后果然现形,把许仙吓得昏过去.素贞救夫心

  • 古代皇上奇死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被雷劈死的皇帝商朝武乙子瞿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武乙是个无神论者,不敬天地不敬鬼神.不过,命运非常不公,一次武乙在渭河平原上(黄河与渭河之间)打猎,晴天白日里忽然来了一个霹雳,不偏

  • 商纣王真的是自焚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帝辛,本名受德,后世称商纣王。他在位共30年,是商朝的亡国之君,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帝乙病死后,本该册立长子启为国君,但因为启的母亲身份比较卑微,故没有实现,而是册立他的次子辛为君。帝辛即位后,建都城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帝辛继承王位之后,前期比较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