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皇帝,真正施行仁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宋仁宗,非常亲民的好皇帝。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
宋仁宗的仁,是历代皇帝不可比拟的。
他对下人非常仁慈。一天,宋仁宗在后花园散步,过了很长时间,手下发现他频频回头张望,却什么也不说。
回到宫里,他急切地说:“好渴,快帮我端水来。”
宫女很奇怪:“陛下为什么不在外面喝水,而让自己渴了这么久呢?”
宋仁宗说:“我回头找了多次,没看见掌管茶水的当值宫女,又不方便问,怕让她在烈日下多跑一趟,还要受到责罚。”
有一次用膳,他吃到沙子,牙齿很痛,急忙吐出来。他小声对身边的侍女说:“千万别声张,否则是死罪呀。”
他对自然非常敬畏。有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以后说:“昨天晚上批奏折很饿,特别想吃烤羊肉。”
侍臣问:“为什么不让人做了送来?”
宋仁宗说:“每次宫里有什么需要,坊间便以为成为定规,纷纷制作。我担心我吃烤羊肉以后,老百姓会夜夜宰羊,长此以往必然会暴敛天物,我怎么能不忍一时之饥,而开启无穷杀戮呢?”
他对百姓非常仁爱。宋朝一直实行宵禁制度,天黑以后不允许人们出门,老百姓非常不方便。
宋仁宗体察民情,取消了宵禁制度,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坊市合一,形成了夜市和早市。为了安全,他又在市内设立了消防队和观景楼台,整治城市私搭乱建现象,让城市变得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有一年汴梁城发生地震,之后瘟疫流行,老百姓缺医少药,苦不堪言。
宋仁宗手里有一把通天犀角,非常珍贵。他毫不犹豫地拿出来,让御医磨成粉送给百姓分服。
有大臣不解地问:“皇上这么珍贵的宝物,那些贱民怎么配得上呢?”
宋仁宗说:“朕的子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留着这对犀角像宝贝一样供着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拿出来救他们的性命。”
他对言论非常宽容。四川一个举人给成都知府写了一首诗:“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
意思是只要守住剑门关,用火烧掉入川必经栈道,西川就能割据一方。这明显是一首鼓吹独立造反的反诗,如果在清朝肯定要兴文字狱,将这个举人株连九族。
知府看了大怒,马上将举人捆绑进京,让宋仁宗处置。
宋仁宗看了诗以后哈哈大笑说:“这不过是老秀才急于求官而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可安排他去偏远小郡,出任司户参军一职。”不仅没有治罪,还给他封了一个小官。
1057年,苏辙与哥哥苏轼同登进士科,年轻气盛的苏辙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皇上终日歌舞饮酒,纸醉金迷,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
考官认为苏辙恶意诽谤皇帝,宋仁宗却很淡定地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授予功名。”
这如果在康乾盛世,苏辙一家早被灭族了。
他对大臣非常仁厚。在宋仁宗时代,由于他举贤任能,涌现出一大批名臣。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包拯、苏轼、富弼、韩琦、狄青、文彦博、吕夷简、庞籍、吕公著、吕公弼、韩维、韩绛、韩缜、张方平等。
有一次,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提出想让她的叔父当宣徽史,宋仁宗答应了。没想到包拯坚决反对皇帝这种任人唯亲行为,吐沫星子溅了宋仁宗一脸,宋仁宗只好无奈地用手拂去。
回到后宫,宋仁宗没好气地对张贵妃说:“你只知道要宣徽史,宣徽史,你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宋仁宗13岁继位,因为年少,便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太常博士程琳为了巴结刘太后,竟让她效仿武则天,废除少帝,取而代之。被刘太后严词拒绝。
宋仁宗亲政后,有人据此弹劾程琳,宋仁宗一笑置之,说程琳不过是为了向太后表达忠心罢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程琳“有才器,能断大事”,连连提拔重任为三司使、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不计前嫌。
这位刘太后便是“狸猫换太子”的那个太后,宋仁宗对她没有追究,最后仍然以最高的规格,以孝子礼仪送走了刘太后。
宋仁宗也以仁政治理国家,颁布了很多惠民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鼓励发展生产。我们国家的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就诞生在宋仁宗时期。
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这六家都处于宋仁宗时代。
宋仁宗在位之时从未打仗,因为他十分厌恶战争,认为战争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伤害。他每年都会给周边国家一些金钱支援,以换取和平。
公元1063年,54岁的宋仁宗去世,百姓痛哭了三天三夜,举国哀悼。连北宋的邻国辽国的人民都跟着落泪,皇帝耶律洪基也痛哭不已,只说了一句:“四十二年不识兵戈矣。”
耶律洪基还专门为宋仁宗建造了衣冠冢,悼念这位明君。
比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宋仁宗不知道好上千百倍,是古代难得的仁爱之君。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