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帝王微服出巡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古代帝王微服出巡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10 更新时间:2024/1/16 20:21:33

1、成天微服出巡、微服出巡,微服出巡是要被废的你们晓得不?

昌邑王为帝无道,数出微行。夏侯胜谏曰「久阴不雨,臣下有谋上者。」时霍光方与张安世谋废立,疑安世漏言。安世实未言,乃召问胜。胜对洪范五行传云「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有下人谋上者。」光、安世大惊。

2、我看透你了,自由的土拨鼠。

晋明帝司马绍先生热爱独自出门飙马,曾偷偷独自接近王敦造反的大军,引起王敦强烈不适:

(324年)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有军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

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巳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

然后大预言家郭璞先生就在别人家的坟头预言了一次司马绍先生的暗访:

(郭)璞为人葬墓,晋明帝微服观之,问主人:“何以葬龙角?”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龙耳,当致天子。’”帝曰:“当出天子耶?”主人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至耳。”

3、坟头蹦迪,最为致命。

山陵之後(埋了齐武帝之后),(萧昭业)微服游市里,多往文帝(萧昭业之爹,齐武帝文惠太子)陵隧(墓道)中与群小作诸鄙亵,掷涂赌跳,放鹰走狗。

4、治不了的精神病,只能砍头了。

帝(刘昱)微行出北湖,张五儿马坠湖,帝自驰骑刺马,屠割之,与左右作羌胡伎为乐。又於峦冈赌跳,後往青园尼寺、新安寺偷狗,就昙度道人煮之,饮酒。杨玉夫尝有宠,忽然见憎,见辄切齿曰「明日当杀小子。」

是夜令玉夫伺织女渡河来报,因与内人穿针讫,大醉,卧於仁寿殿东阿毡幄中。王敬则先结玉夫及陈奉伯、杨万年等二十五人。是夕,玉夫候帝眠熟,与万年同入毡幄,取千牛刀杀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能讲一下晋文公重耳重臣介子推的故事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早知道晋文公,是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当年晋献公时,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经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又往齐国,途中无食,只得食野菜,重耳无法下咽。介子推割下大腿肉为羹,说是雀肉,重耳食之,甚美。后知真相,甚为感动。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回晋为国君,随行人各有封赏,唯介子推回家与母亲隐居山西介休(当时应当

  • 古代关于士的故事3个在线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毛遂,战国薛国人(今官桥、张汪一带)。年轻时游于赵国,在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做了个迎来送往,办点府中琐事的食客。3年之中,整日无大事可做,因此出没有什么名声,几乎不为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困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企图吞并赵国。赵孝成王急忙派平原君为使臣到楚国去求援,要求与楚国订合

  • 古代近代运用智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一、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

  • 古代君王为何自称“孤”、“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邀请。首先,《礼记.玉藻》记录为“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这样可以理解为,从中国历史有朝代以来,对于诸侯国的君主“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在对于天下共主如周天子,则一般称呼自己“予一人”,或者“不谷”,作为诸侯长的谦称,可见与诸侯以示区别。而到了后来,周王室逐步衰落,诸侯国中的春秋五霸也曾经使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自负又谦卑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聊聊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的三大霸主:曹操、刘备、孙权,其实都是既有自负的一面又有谦卑的一面。其实,谦卑和自负最直接的区分就是:听话和不听话。先说曹操。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就是曹操的大手笔。官渡之战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抛开其他不谈,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那时的曹操很谦卑,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战斗

  • 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是谁?他有何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推崇俭节,不铺张浪费的皇帝首选清朝道光皇帝。据史书介绍,道光皇帝对自己严格要求,皇袍常常是打补丁的,饭食一般是四菜一汤,而且不准剩余,虽然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看出道光的俭节程度。下属官员上行下效,打着勤俭的幌子,干着贪污的勾当。据说一些官员把刚买的衣服用剪子剪几个洞,然后打上

  • 演义小说中的铁鞭王呼延赞,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呼延赞的一生,可以说未尽大将之才,双鞭钢槊纵横战场有万夫不挡之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呼延赞的主要军功都是在北宋初期统一战争时期,而不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厮杀的沙场上,这一点却和评书演义大相径庭。呼延赞自小练武,年轻时就投身于当时还是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的麾下,宋代周后,也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被调

  • 商鞅的诚信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个人认为是诚信的佐证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

  • 表达感谢的古代名人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乘舟将要辞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的踏歌声。桃花潭潭水虽有千尺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情义。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答武陵太守》: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我即将持剑奔走运行了,临行前斗胆向您说一

  • 十则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