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朝是奴隶制社会,奴隶可以娶妻生子吗?

周朝是奴隶制社会,奴隶可以娶妻生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3/12/22 21:21:35

我们都知道秦朝之前的社会,夏朝、商朝、周朝是奴隶制社会,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是奴隶制社会吗?

这是因为在夏朝、商朝、周朝时期,占据社会劳动力的主力是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是归属于贵族之下的奴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物产生产都是由奴隶完成的,那个时代奴隶的数量超过了平民的数量,而贵族则是不参与劳动的。

奴隶的特点表现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是归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他们没有任何权力,虽然是活着的人,但其实跟物品没有两样,他们的一切都是主人决定的,包括干活、战争、生死、婚姻,那么奴隶是怎么来的呢?

种地的奴隶

奴隶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战争中的俘虏。

夏朝、商朝、周朝都是分封制之下的部落国家联盟,共同尊一个宗主国,诸侯之间经常会发生战争,战争中会产生大量的俘虏,而战胜一方通常把战争中的俘虏用来当成奴隶奖励给有战功的贵族或者领主,这些奴隶可以帮主人种地、干活、打仗、拼命,甚至也能当成物品在市场自由买卖,奴隶就成为主人的财产。

2、违反法律被罚做奴隶。

夏、商、周时期已经有国家的概念,有国家就有法律,到周朝时期,法律已经很健全了,当时是贵族社会,贵族犯法一般不会有大问题,而平民因为犯了法不够死刑而被罚做奴隶的,在当时非常多,这些被罚做奴隶的人就成为贵族或者诸侯的奴隶。

奴隶

3、花钱买来的。

在当时,奴隶严格来说只是活着的物品,被当成主人的财产,是可以进入市场自由交易的,有些主人会花钱去市场上买奴隶,给自己干活或者打仗,而市场上的奴隶来源有可能是战争俘虏,有可能是犯法的平民,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不法手段抢来的。

举几个古代奴隶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伊尹,他是夏朝末年商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与霍光一起被后世称为左右政权的重臣,伊尹的父亲是也是奴隶,主要给主人当厨师,还会屠宰,他的母亲是个养蚕采桑的奴隶,因为父母都是奴隶,所以伊尹一生下也是奴隶,这是阶级注定的,父母的身份直接决定了子女的身份,当时是严格的世袭制。

贵族的后代一直是贵族,奴隶的后代同样一直是奴隶,伊尹就是如此,与众不同的是,伊尹从小聪明能干,不仅掌握了父亲的屠宰和烹饪能力,而且还学习了治国之道,并且研究了三皇五帝的治国之道,所以得到了求贤若渴的商汤重视,成为商汤的重臣,协助商汤灭亡了夏朝,同时辅佐商汤之后的四任君主,成为后世贤臣的代表,可他的出身就是奴隶。

伊尹

商朝时期也有一个著名的奴隶叫傅说(yuè),他的出身就是奴隶,虞国和虢国两国交界处一个叫傅岩的地方当苦役,傅说很有治国才能,被当时的商王武丁发现并请来当相,辅佐武丁完成了商朝中兴,历史上称为武丁中兴,商王武丁之所以能中兴,就是因为傅说的辅佐,而傅说在被武丁重用前,无名无姓,是商王武丁赐给他这个名字的,傅说也是商朝的一代名相。

第三个例子就是东周春秋时期的百里奚,百里奚出身贫寒,并非贵族,因为才能突出,后来成为虞国大夫,晋国灭亡了虞国后,百里奚成为晋国的奴隶,他这种形式就是战争中被俘虏成为奴隶,之后晋国与秦国联姻,百里奚因为是奴隶被当成晋国的嫁妆一起送到秦国,百里奚因为不愿意受辱,所以逃到了楚国南阳。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能之后,不动声色,以追捕奴隶为名,以五张羊皮的价格从楚国赎回了百里奚,在当时一个奴隶的价格差不多就是五张羊皮的价格,所以百里奚也算是从市场买来的,但因为他很有才能,而被秦穆公拜为大夫,协助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五张羊皮换百里奚

从上面的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奴隶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但这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否则是不行的,但不是所有的主人都会同意,这也要看人的和现实情况的,比如伊尹的父母都是奴隶,就能生下伊尹这个奴隶,但是伊尹靠自己的才能摆脱了奴隶身份,成为一代名臣,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明君商汤。

但是,在奴隶社会,像伊尹、傅说、百里奚这样的奴隶身份成为一代名臣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简直是百万分之一的机率都不到,奴隶依靠自身才能摆脱奴隶身份的,更是少之又少,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奴隶生活过得很悲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报酬,没有休息,只有不停地为主人干活或者卖命,他们根本就被当成人看待,只是奴隶主的财产而已,而大多数的奴隶主对待奴隶是非常苛刻的。

男奴隶在当时大多是干粗活和参与战争,女奴隶有很多是被当成性奴隶的,她们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悲惨,不断受到主人的迫害,大多数奴隶都只能逆来顺受地忍受主人的盘剥,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但由于奴隶也是主人的财产,主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舍弃自己的财产,除非确实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奴隶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傅说

秦汉之后,虽然社会不再是奴隶社会,但是仍然存在奴隶,比如秦朝末年,天下起义军反秦,陈胜手下的周文也率领数十万军队杀进函谷关,这个时候秦朝政府派章邯率领骊山囚徒以及奴产子组成的军队攻打周文,这里的奴产子就是指奴隶的儿子,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奴隶是可以娶妻生子,而且这种情况很普遍。

但是奴隶生下的儿子也是奴隶,同样归属奴隶主,这凭空给主人增加了劳动力和财产,一般奴隶主都会同意奴隶娶妻生子的,即使到了汉朝,仍然是有奴隶的,不过数量就少了很多,比如汉朝著名的大将军卫青,生前就是平阳公主家里的骑奴。

所谓的骑奴就是骑马的奴隶,因为卫青的母亲本来就是平阳公主家里的奴隶,而卫青的父亲则是到平阳公主家办事的县吏郑季,郑季是与卫青的母亲私通生下卫青的,所以卫青的身份还是奴隶,不过他算是有一半自身的奴隶,至少卫青可以选择在平阳公主生活还是回到父亲郑季家生活。

奴隶皇帝石勒

后世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奴隶皇帝,他就是石勒,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奴隶身份成为皇帝的人,石勒是匈奴人后裔,因为是胡人,所以被当时西晋的东嬴公司马腾手下的将军抓住并卖给了师欢做奴隶,后来因为长相奇异,被师欢免除了奴隶身份。

石勒后来制造了刘渊,协助刘渊建立了汉赵(前赵)政权,后来石勒与汉赵政权皇帝刘曜反目,于是自立为王,建立后赵政权,于是石勒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奴隶身份当上皇帝的人,五千年仅此一人而已,可见奴隶翻身的机会有多难。

根据马-克-思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义为奴隶制,但是奴隶制的定义是:以奴隶为主要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制度,它需要一个强大集权中央进行管控。

而夏商周三代,并不具备强大的中央集权以及军事能力进行管控,而夏商周三代,主要通过“贡”、“助”、“彻”赋交于上,真正的生产力是庶民、众人。夏商周存在奴隶,但更多的是用来祭祀,而不是用来生产!所以周朝并没有确定是一个奴隶制社会。

再来讲到奴隶能不能娶妻生子的问题,答案是:能。

不过奴隶作为主人的私有财产,无论做出什么的行动,都需要主人的同意,以罗马为例,罗马法学权威Ulpian对女性奴隶生子的阐述:女性奴隶所生的孩子一般不被考虑为所得赢利,因为以生殖为目的来获得女性奴隶并不符合习俗,然而,她们所育的后代无疑使主人的总资产增加,而且因为这些后代是资产的一部分,主人(即财产拥有者)应将他们留给自己的继承人。

后代是资产的一部分,是可以留给继承人的,在奴隶制社会,作为资产的奴隶,当然越多越好,除了战争、购买,能够增加资产的方式就是结婚生子。

但是关于奴隶取妻子的问题,初期基本补存在谁是谁的妻子,主人只是为了增加资产而让他们交配,到后期,才慢慢的变得自然。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名医有哪些,都有什么治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名医有很多,最出名的要数以下几位: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扁鹊生活时期最早,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已遗失),据传说中医典籍《难经》也是他的作品,扁鹊最出名的治病小故事应当是我们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后世称之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多以神医称呼

  • 为啥古代奴隶制王朝夏商能过上千年,而封建王朝不过三百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也许同旧医药与现代医药的关系一样,旧的博大精深能够五千年不变,新的总是推陈出新……[灵光一闪][捂脸]中国并不存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民族压迫与文明程度低下的产物,而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不同的是,西方文明是由野蛮的游牧征服文明向高科技的游牧征服文明转化,所以西方是奴隶社会向资本主义殖民社会的转变,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祖先为什么要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良相治国,良医治病,一个管理天下事务,一个管理天下健康。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做最有益苍生的实事。确实堪为好选择。中国有很多暗含道理的古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便是其中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做一个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好宰相,那么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也是可以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 古代皇帝平时都看什么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清皇帝成年后一般都看《资治通鉴》,清朝皇子用满汉两种文字启蒙,满族比较浅,就是认认字,汉学一般要读四书五经。清朝皇帝一般都学养很好,康熙涉猎比较广泛,宗教、军事、科技、数学等都看,典型的包括《金刚经》《老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史记》《全唐诗》《论衡》等,雍正崇尚法家,笃信佛教,他读的书比较

  • 古代历史上预知未来的人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恰好最近在看《汉书》,说一个汉朝奇人---京房。这位奇人一上来就不一样,他推求律度以后,自定为姓“京”,把他本来的李姓不要了。师从焦延寿京房跟随焦延寿研究《周易》。他老师焦延寿也是奇人。焦延寿穷苦人出身,家里穷得很,本来没有机会读书的。但是因为好学,得到了梁王的赏识,梁王就供给费用,让他尽意学习。焦

  • 为什么古代多数文人名仕最终成为隐士?是消极避世还是清高孤傲?还是其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隐士首先想到魏晋名士,提起魏晋名士,莫名想到了“黄药师”。很多人提起“隐士”首先想到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风范,很多文人身负治国才能,却安心隐居山林抑或隐于闹市,隐逸之风盛行。这与当时混乱不堪的政局有莫大的关系,政治矛盾激化,权利的相争从来都是为文人所不齿,在黑暗的政治斗争中,“纯粹的文人”

  • 古代哪位皇帝鉴赏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善于用人,也能鉴赏人的才学。汉武帝刘彻,朝中人才济济。刘备也算是重视人才的,。曹操爱才如命,得到了许多精干的武将和谋士。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征贞观之治,重用秦叔宝、薛仁贵等,是很会鉴赏人才的。历史上懂得用人之道并能鉴赏人才的皇帝还是很多的。

  •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从农夫变为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汉朝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首先要说的是,刘秀可不是农夫。刘秀画像刘秀可是汉高祖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九世孙。汉武帝为了解决西汉侯国问题,实行“推恩令”,把侯国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一个的小豆腐块。到了刘秀这一代,属于他的豆腐块在陈留郡的济阳县,即今天河南的兰考一带。刘

  • 古代有哪些名人的撩妹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有套路的撩妹,我认当属汉朝大文豪司马相如。贫困的司马相如不但撩到了美人卓文君,更套得卓王孙万贯家财。真应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现在就让我们认真学习下司马相如这个臭流氓骗财又骗色的套路,毕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司马相如先找了个同伙临邛县令王吉,王吉把请到司马相如到了临邛以后,

  • 古代君王在不同的时期怎样称呼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