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
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2、援疆工作者:高永涛
高永涛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才华无悔地奉献给了克州大地。母亲病重住院,身为儿子的他却坚守在援疆岗位;女儿即将高考,身为父亲的他依旧站在援疆第一线。他用行动践行着援疆医生的使命和担当,他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感动着克州人民。
3、北关信用社柜员:陈雯雯、王静、管妍妍
在北关信用社,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是几位年轻的妈妈,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们为了工作,为了集体的荣誉,她们把孩子留在了年迈的父母身边,想起孩子,然后默默地落泪,而后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她们有时候一个星期才能见到孩子一次,有时候甚至要半个月,因为工作太繁忙了,业务量太大了,而人员又紧张,她们只有舍小家为大家,时刻以工作为重点,以事业为核心。
4、铁路工作者:关添财、何兰
何兰服从单位人事部门的春运调剂安排,借调到K804次担当春运期间的餐车长值乘岗位。于是关添财和何兰这对新婚小夫妻开始了分别值乘5天后才能碰面见一天一夜的新婚离多聚少模式。
正是诸多如同关添财和何兰这般的铁路人,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节假日,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夜以继日,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在春运中全天候为出行的旅客提供温馨出行、安全出行、有序出行。
5、消防战士:陈三喜
入伍19年,陈三喜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每年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父母年迈却不能膝前尽孝,妻子独自挑起家中重担,孩子有父亲却感受不到父爱。陈三喜的母亲说,当兵以来,儿子陪伴最长的时间是她住院的时候,当时她出车祸不省人事十几天。
陈三喜心怀愧疚,但他说:“我不是铁人,我也不傻,我也想多点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但每每回忆来时的路,每当想起已经离开消防队伍的战友,想想为消防事业牺牲的同志,只恨自己不能做到更多!
民族英雄文天祥,心系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忠贞不屈永垂不朽。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他的处境更是艰难,那时他妻离子散,因为军队没有作战经验,训练的不严格,元军实力强大,很快他们就失败了,有些士兵死于战场,有些成了降将,那时文天祥是十分悲痛的。
那时文天祥一家只剩下三人,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成为俘虏被送到了元军那里,对方利用这一点希望文天祥投降。文天祥虽然内心很矛盾,他最终还是以国家为重,舍弃了自己的家。文天祥的高贵精神世世代代为后人所称赞。
舍小家顾大家名言警句:
1、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3、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失题》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