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成功的皇帝啊,怎么衡量成功呢?当的时间长?夺得土地广?打的胜仗多?还是能写会画,有佳作传世,有墨宝留存?还是道德堪称楷模,照抚了多少黎民百姓,抚慰了多少鳏寡孤独?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成就不朽功勋的衡量标准,我也很认同。当皇帝,国再小,也是千万家;家再大,也是国中家。皇帝是老大,掌握着万千黎民的生死,护佑着苍生百姓的福祉。
我觉得这个人是唐太宗李世民。
理由如下:
有大德,民为贵,君为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有大道德的皇帝,才真正是好皇帝。虽然有玄武门之变,但丝毫不影响和妨碍他爱民如子的大道德。
有能力,乾刚独断,有发言权隋末唐初的秦王已经很猛了,领兵东征西讨,打瓦岗寨、歼刘武周、平窦建德王世充、灭刘黑闼,为李唐王朝的建立打下汗马功劳。
玄武门之变更是当机立断,有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李靖等人的辅佐,更是如虎添翼。
当了皇帝后,真是放开了手脚,从此宇内只一人。
有智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有定力,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忍得住能不打仗,就尽量不打仗,十全武功有什么好,那得死多少人,相安无事,天下太平,男耕女织,老百姓要的不就是这个。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但不打仗,不代表自己怕打仗。能打才不必打,打得赢才能保太平。
能听劝,察纳雅言,广开言路人就怕漂,一漂就啥都不是了,这时候需要别人时时规劝,处处提点。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都不太好听,起码不是自己原本的意图和打算,普通人尚且不愿意听,何况皇帝,乾刚独断的存在。
李世民可是连魏征都没杀,那可是李建成的死忠,还封他做了谏议大夫,让他时时给自己提意见,监督和鞭策自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
.
.
.
.
.
.
人生的意义不一样成功的标准也不同。祖龙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却也因为母亲的影响终身不确立皇后人选,因为选错继承让强大的大秦帝国成了只延续二世的短命王朝。你会认为他成功吗?心中千秋万世的大秦帝国最终成了只延续二世的短命王朝
汉武帝刘彻政治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奠定了不朽的基础。征伐四方打开丝绸之路,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真可谓: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马上安天下。却也有巫蛊之祸杀亲子,轮台罪己心辉冷。
唐太宗李世民英姿盖世,文治武功开创千古盛世贞观之治,建立中国的黄金时代。让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之神往。也难掩“玄武门弑兄屠弟,亲生子储位斗争”
宋太祖赵匡胤义能千里送京娘,智能杯酒释兵权,仁能宽厚留后主,勇可棍打八十州。却也有金匮之盟,难逃烛影斧声。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我们伟大的开过领袖毛泽东已经告诉我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