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也要疑问?
奴隶,一切都是奴隶主的。
奴隶有劳动力,当然可以提供劳动,比如挖掘矿石、运输、农业种植等纯体力劳动,还有印刷、磨粉、养殖、针织、部曲等技术活,还可能为主人提供家政服务、性服务、舞乐,甚至招待客人陪寝等。最后,就是与奴隶婚配,为主人增加下一代奴隶。
就是如此啊,奴隶是没有私有财产的。所有产生的财富,只有极少被用于奴隶饮食,如果奴隶出现伤病,奴隶主不会为奴隶治疗,通常就是杀掉而已。
奴隶主所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者私有制。显著特征在于: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这一直接生产者;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同牛马等劳动工具没有什么区别,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受奴隶主的绝对支配,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是露骨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样,使奴隶连最低生活水准都难维持,常因饥饿和过度劳动而死亡,而奴隶主则依靠剥削奴隶过着腐朽、寄生的生活。由于奴隶主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就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进行劳动协作和发展分工,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它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中国商代卜辞中有不少“令众”、“(协)田”等记载。当时已用牛犁田,建立沟洫系统,禾、黍、稷、麦、稻、桑、麻等都是重要作物。殷墟中不少粮窖,以及当时社会上的饮酒风气,都说明粮食生产已有剩余。马、牛、羊、鸡、犬、豕等家畜都已齐备,祭司用牲畜的数量惊人,有时多达千头。手工业也有发展,创制釉陶和白陶,青铜器制造进入高峰。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巨鼎,结构复杂,系用范分铸部件,再合铸整体。需二三百人分工协作。古希腊和罗马的农业也已实行大规模生产,罗马的奴隶制庄园规模尤大。大的庄园往往拥有上千公顷土地,管理上对节气、时令、选种、施肥都十分注意,奴隶们在严厉的监督下按一定规程进行紧张劳动,生产的经济作物以至谷物、牲畜都能进入市场。手工业在古希腊已有较细的分工,匠目众多。公元前4世纪起出现各种奴隶作坊,每个作坊有生产奴隶几人、几十人以至上百人,在雅典洛里恩银矿竟达万人。建筑业中役使奴隶的规模尤大,并需有严密的协作,因而在奴隶社会能出现巴比伦城、希腊神殿、罗马竞技场、埃及金字塔等雄伟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