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巨埋儿在古代不违法吗?

郭巨埋儿在古代不违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3/12/17 8:55:00

郭巨埋儿这个故事实在是有些奇葩,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图》,我觉得这图里面的故事全都是比较奇葩的故事。

刻意为了强调孝道,却把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给丢了。孝道的确是传统美德,可是连人都做不成了,这种孝道又有什么意义呢?

郭巨埋儿讲了个啥玩意儿?郭巨是晋朝人,他家里本来是很有钱的。可是在老父亲死了以后,作为兄长的郭巨,不仅没有独吞父亲留下来的财产,而且将家里的钱一分为二,全部送给了俩弟弟。

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郭巨则将母亲带回自己家供养。钱都给了俩弟弟,郭巨家里当然就十分贫寒了。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二十四孝图》

这个时候郭巨的媳妇儿给郭巨生了个儿子,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是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孩子怎么养得活呢?就算能养活,怎么能养得好呢?

为此郭巨的老母亲,总是把自己的饭菜省下来,给自己的小孙子吃,他非常疼爱这个小孙子。这件事郭巨看着就很不爽了。

于是郭巨发动了自己奇葩的大脑,觉得这孩子再这么养下去,肯定会影响老母亲的身体健康。为此郭巨就跟媳妇儿商量了一下,要把儿子给埋了。他奇葩的理论是,儿子可以再生,但是老母亲就这么一个了。可恨的是,他媳妇儿居然也赞同这件事,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此后郭巨就跑去挖坑了,而他媳妇儿则抱着儿子在一旁等着。结果挖着挖着,郭巨居然从地下挖到了一坛黄金,这上面还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得到了一坛子的黄金,郭巨自然就有了赡养老母亲的钱,于是他也就不用再把儿子给埋掉了。后来大家知道这件事以后,居然把郭巨奉为大孝子,实在可怕。

二十四孝图,为什么大多数都是隋朝以前的故事?其实我们仔细看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大多数都在隋朝以前,而且集中在汉朝、三国、魏晋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隋朝以后,选拔官员就有了科举制度。而在隋朝以前的两汉时期采用了察举制,魏晋则采用了九品中正制。

这两种选官的办法,都将孝廉当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选官标准,尤其是孝顺,是被选拔为官员的人,必须要具备的品质。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不孝顺,那连人都算不上,又怎么可能让这种人做官呢?为此那些想要做官的人,就算是砸锅卖铁都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孝子的形象。

汉朝最典型的孝顺方式,那就是厚葬制度。谁家的陪葬比较多,那么谁家的儿子就比较孝顺。有些人为了增加陪葬品,把活人吃喝的钱都给搭进去了,全家人宁可忍饥挨饿,也要体现出孝顺来,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被选为孝廉。

这件事最获利的人,当然是曹操了,汉朝墓里都是宝贝,曹操又喜欢盗墓,自然是发了一大笔横财。

所以说二十四孝图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攀比孝顺的时代,其实也就不稀奇了。这种攀比已经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

郭巨想把儿子埋了,这本身当然是违法的事情,可是他这么做,更加体现出了他的孝顺。孝顺在那个时代是最大的,所以埋儿子的想法,也就没那么多人在意了。

晋朝埋儿难道不犯法吗?这个问题其实比较难以回答,按道理杀人肯定是犯法的,任何时代都一样。可是杀子对父亲来说,就未必犯法了,因为古代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况且还是个没养大的孩子。

即使有这种说法,也不能确定埋儿是不是犯法。但是我认为,父亲可以狠心埋儿,可母亲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故事存在一个天大的漏洞,那就是郭巨的媳妇儿是不会答应让郭巨这么干的。况且郭巨埋了儿子以后,他老妈就能高兴吗?说不定会被活活气死。

为此我觉得这个故事如果真实发生了,背后一定有巨大隐情。比如说这一坛子黄金是哪儿来的?真的是上天被郭巨感动了,送给他们家的?简直扯淡。

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郭巨可能在外面杀人越货,抢了人家的金子。可是一时之间也不敢拿出去花,一旦有人追查起黄金的来历,那郭巨可就完了。

为此郭巨才联合老妈和老婆一起上演了这一场埋儿的戏码。没想到这么做,不仅没人再惦记这笔黄金的来历了,而且还把郭巨捧成了一个大孝子,实在是有些可怕。

这个故事这么解释,或许才是比较合理的。否则单是黄金这一项,就足以判定这个故事百分之百是假的。

总结:不管犯不犯法,郭巨都不该下手。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生个孩子也是孝顺的一种,那郭巨这个所谓的大孝子,如果埋了儿子,岂不是不孝了?

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矛盾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当然了,我们姑且当成一个小说来看,其实也就可以了。

不管怎么说,郭巨和他媳妇儿,都不可能忍心把自己的孩子给埋了的。如果他们真的可以下得了这个狠心,那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是孝顺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良心,一个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孝顺的人呢?

参考资料:《二十四孝图》

郭巨埋儿的故事来自《二十四孝》。讲的是郭巨家是贫困户,上有老母亲,下有小儿子,一碗饭不够分,老祖母宁可挨饿,总是让着孙子吃。做为一家之主郭巨是孝子,为了能让老母亲吃饱就和妻子商量把小儿埋掉,可以减少吃饭负担。结果在挖坑时挖出一锅黄金,这可是皆大欢喜:既不用埋儿,又有饭吃了。这都是孝顺感动了上天,证明了人孝顺是不会吃亏的。

以现在人的眼光看,郭巨这种孝道是多么反人性,为了母亲舍了儿子,难道儿子就不是一条生命!但是在秦汉时期,有着严峻的法律逼着民众尽孝,不孝是重罪。如果被告发不孝父母,官府是要拿人坐牢的,而丢掉一个儿童是没有人管的,因为法律没有明确保护儿童!就是有人告官,官府在老人和儿童之间取舍时,肯定是保护老人,第一严峻的刑律规定必须尽孝,第二整个社会大肆宣扬着以孝为先,老人没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儿童没有可以再生育啊。

往事越千年,历史上真的有郭巨埋儿的事情吗?各种资料显示,郭巨埋儿只是故事,它在宣扬着畸形的,违反人伦的孝。在后世它遭到了象明朝皇帝朱元璋等大批名人的批判,杀儿尽孝可见是多么不得人心。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让儿子以“相父”事孔明,里面包含有几层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让儿子刘禅以“相父事孔明,寓意很深。《诸葛亮传》是这样描述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古时二十四孝的故事,对于你妈妈,你能不能做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妈现在,活在人间,我们就尽心尽力,记心间,俺娘当下体健康。只爱好吃和好穿,我们把娘放心间,多买水果。和海鲜,孝尽母亲爱在心,要对口,对味娘开心,有钱难买娘开心,眼晚年心中有喜欢,咋们尽量去满足?

  • 历史上著名的君王“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最让人惋惜的绿帽子杨坚杨坚本来是个不错的皇帝,甚至应当成为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可惜晚节不保,病重时知道儿子杨广调戏自己最宠爱的老婆荣华夫人被气的一命呜呼了,杨广登位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让老子当了乌龟,随后又了另一位名义上的母后宣华夫人2、当绿帽子次数最多的皇上杨广杨广让自己的父兄当了乌龟,

  • 唐太宗,一位玄武门后篡位的皇帝,为什么这么多人崇拜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玄武门篡位当的皇帝是他的家事,老百姓要的是英明主子,利国利民的好皇帝。只要能治理子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这个位该篡。凡懂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玄武门政变,让太子李建成当了皇帝,国家和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纣王,杨广就是例子。玄武门政变不仅仅是为李世明谋皇位,是天下有识之士

  • 历史上做过太上皇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多少个太上皇?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是二十多位,但是准确地说,不是“太上皇”,应该是“太上皇帝”。“太上皇”除了刘邦的父亲是平民,其他都是当过皇帝的,最不济也是个王,因此他们估计不愿跟刘太公共称呼,一般尊为“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称号源于嬴政的发明地球人都知道“皇帝”这个称号是嬴政发明的,后来沿用

  • 人类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奴隶产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的奴隶就是一个人失去人身自由随便被他人驱使,奴隶就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可以自由买卖,等同于货物并没有人权可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奴隶社会,最早的奴隶社会是古埃及,中国是否有奴隶社会一直存在争论,有的人认为中国从夏商周到秦始皇统一前中国就是奴隶社会,而有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因为奴隶社会

  • 平定诸吕之乱,代王刘恒毫无功绩,为何还做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平定诸吕之乱,代王刘恒毫无功绩,为何还做了皇帝?平定诸吕后,各方力量都集中精力争夺帝位继承权。其中最有代表性,也具有合法性的有五股势力。他们分别是齐王刘襄。齐王刘襄是刘肥的嫡长子,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这样算来,刘襄具有嫡皇孙的身份。刘襄的这个身份是具有皇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句话是孔融的儿子所说的。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在汉朝未年与王粲、陈琳、徐干、阮、应、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被列为“建安七子”,孔融小时候聪慧敏捷,有则”孔融让梨”的故事,说的就是孔融尊老爱幼的懂礼貌、知谦让的良好美德。可是后来孔融变得恃才傲

  • 你能想到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阳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阳谋就是,我把所有的计策和谋略全部告诉你,你早就知道自己会这么败,会什么时候败,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阳谋这个词,发明者是毛主席。毛主席本人,就是一个顶级的阳谋大师。毛主席一生中最为精彩的一次阳谋,当属伟大的《论持久战》。一,《论持久战》是光明正大的谋略,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战争时期,一个国家、一个军

  • 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约前440年-前381年),春秋末期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曹县)人,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是我国古代兵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吴子兵法》一书,与孙武并称“孙吴”。题主问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但不可否认,吴起确实是中国战国时期了不起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