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玄武门篡位当的皇帝是他的家事,老百姓要的是英明主子,利国利民的好皇帝。只要能治理子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这个位该篡。凡懂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玄武门政变,让太子李建成当了皇帝,国家和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纣王,杨广就是例子。玄武门政变不仅仅是为李世明谋皇位,是天下有识之士为国为民谋利益,是众望所归。历史事实证明李世明确实是一代明君,是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皇帝,爱国爱民的主子百姓肯定拥护。
在中国的传统史观中,篡位者的名声大多很差,但是,唐太宗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唐太宗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后上台篡夺的,但是,唐太宗却是一个口碑很好的皇帝。其实,唐太宗的好口碑,源自政绩。
在我国古代,僭主想要坐稳江山,就需要政绩来作为支撑。毕竟,僭主的权力并不是依靠合法途径获得的。所以,僭主想要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就必须得拿出点政绩。事实上,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僭主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比如:
明朝的永乐帝朱棣,通过发动武装叛乱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永乐帝也知道自己的上台手段肯定无法让天下人心服口服,所以,永乐帝就需要一定的成绩来向天下人证明:虽然自己是篡位上台,但自己的能力比建文帝强。因此永乐帝在位期间,频繁对蒙古各部发动讨伐战争,并且永乐帝也死于讨伐蒙古各部的途中。此外,永乐帝还派遣郑和出使各国,希望各国能派遣使臣来朝拜自己,并借此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是获得海外万邦认可的真天子。可以说,永乐帝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证明自己当年篡位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清朝的慈禧太后,能在同治、光绪两朝把持清朝的朝政半个世纪左右。慈禧太后一个妇道人家,之所以能平稳掌权半个世纪甚至在闹出庚子国变那样的大乱子以后,还能继续掌管清朝数年,主要的原因也是慈禧太后掌权初期,有业绩支持这个业绩就是支持洋务运动,弹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还全力支持左宗棠大将军,光复了我们美丽的西域地区。这个业绩,足以让大清朝的满朝官员心服口服。
事实上,李世民之所以通过篡位手段上台,还能让后世赞叹他是一个好皇帝,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大唐在创业的过程中,李世民带兵南征北战,算是唐朝的特大号股东之一。甚至李渊的存在感和威望都没有李世民足。所以,最起码李世民一系的将领普遍认为:这天下该李世民坐,李渊和李建成不过坐享其成,实在不应该。
第二,李世民上台以后,经济上出现了贞观之治,在军事领域,大唐覆灭了突厥的威胁,打残了高句丽,也缓和了和吐蕃之间的矛盾,大唐的军事出现全盛。并且,由于突厥被大唐打残,突厥可汗被唐军俘虏,大唐也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前无古人的成绩。
所以,这些业绩,让天下人充分有理由觉得:幸亏李世民做了皇帝,否则大唐哪有如此辉煌?
不过,想搞业绩,也需要确实有这个能力,光靠空想不行,志大才疏更不行。典型的例子是金朝时期的废帝完颜亮。完颜亮通过篡位上台。完颜亮做了皇帝以后,也知道大金国上下没人服气。于是完颜亮决定干出点业绩,让天下人看看自己的本事,看看自己这个皇帝到底当得当不得?
不过,完颜亮心虽然很高,但能力实在不敢尴尬:完颜亮证明自己能力的表现就是率领大军南征南宋。结果,金兵南征遭到南宋军民拼死抵抗,完颜亮也因为征宋失败,而被将领谋杀。完颜亮想靠业绩证明自己当皇帝是天意民心,但最终还是玩砸了,而玩砸了的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