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哪些皇帝生活很清贫?

古代的哪些皇帝生活很清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41 更新时间:2024/1/15 4:29:08

举个例子:债台高筑的周赧(nǎn)

债台高筑,指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语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说的是周赧(nǎn)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具体典故故事:

此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王朝最后一个王---周赧(nǎn)王。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韩国之阳城、负黍(今登封一带),斩首四万,已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周赧王和各大臣十分惊慌,不知该如应对秦国。此时,楚国使者周赧王献计:秦国强大,单凭一个国家难以对抗,可以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联合攻秦方可自救。周赧王与大臣们觉得尚可,便起草诏令,分发六国,约定时间集中兵力攻秦。

此时的周天子只剩下很小一块领土,虽反复动员,才集合六千人马。为筹集军费,只好向国内的富商大贾借债,并答应灭秦后还清本钱和利息。然而,到了约定还款的日子,周赧王把六千人马带到集合之地--伊阙(即龙门)。等了好些日子,除了楚、燕二国外,其各国毫无音信。只靠这点力量,显然不是强秦的对手。此时,军费也所剩不多,抗秦攻秦的计划只好作罢,已集中的人马也各自散去。

秦国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关东六国抗秦伐秦,便命令大军攻打周天子。秦军打到王城,周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众债主一齐赶到新城讨债,周赧王无法招架,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

周赧(nǎn)王

周赧王姬延(生年不详-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5-前256年在位,共59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国。

最穷天子之

说起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黄袍加身,万众拥戴,四方叩拜,钱财万贯。但这位落魄得一塌糊涂的天子,不但抖不起威风,镇不了四方,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周赧王居于西周(即王城)。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自称“孤寡”是谦虚,皇帝为何要“称孤道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称呼帝王的名称很多,大约有皇、帝、皇帝、天子、孤、寡人、朕、官家、陛下、圣人这么多的名称。皇皇,大。上帝,天也。《传》。又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是也。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说文解字》帝《文解字》:帝,也。王天下之也。帝,最高称谓。又是君王统治天下的称号。五帝,亦指五帝时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意志力强到像开挂一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就标题而言,我还是最佩服周总理。以作风严谨著称的周恩来总理,不仅有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变的定力,而且还有面对着重病不露于脸的坚毅意志。单就这一点而言,党内的同志无人能够跟他相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由于长途跋涉和卫生条件太差,几乎所有的红军指战员身上都生满了虱子

  • 地主刘继祖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回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在十七岁的时候,由于一场罕见的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朱家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两人。由于战乱频发,战争所导致的旱灾、饥荒、瘟疫等又接踵而至,朱元璋的老家濠州早已是千疮百孔,百姓流散,加上朱元璋的赤贫身份,两个才十几岁的孩子根本就负担不起三个人的丧葬事务,甚至连一口像样的棺材

  • 古代的名人感恩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

  • 关于古代诚信的小故事 越短 越好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贵族出使佩剑是礼节),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

  • 古时候诚信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

  • 关于诚信的古今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

  • 帮忙找几个古人守信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

  • 历史上不辱使命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晏婴(?一前500年),宇平仲,山东高密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马迁将其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折冲樽俎春秋中期,诸侯纷立,

  • 古代人淡泊名利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后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才东山再起。又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