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感情很专一,为了宛儿被废了皇帝,唐太宗也还可以。
历史上的皇帝很多,但是用情专一的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天子身边美人数量太多,眼花缭乱之间,用情专一竟成了稀罕。我要说的这位皇帝,是情痴中的典范,他就是清顺治帝福临。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生于1638年,五岁时即位,在位18年,卒于1661年,终年才24岁。
顺治虽然在位时间短,却是很有作为,他审时度势,倚重汉官,整顿吏治,推行养民生息政策,清初从他亲政后逐渐开始鼎盛,而且顺治帝极具才情,他曾写过一首《赞僧诗》,共中有几句为: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由此可见,这位皇帝很羡慕超凡脱俗的僧人生活,他身居高位多愁善感,不留恋荣华富贵和江山皇权,这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
同时顺治帝还是历史上罕见的专情皇帝,他率性而为,固执己爱,就如痴迷佛学一样,他专一地深爱着董鄂妃。董鄂妃并非民间传说中的董小婉,她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董鄂氏最初被指配给襄亲王,襄亲王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是顺治同父异母的弟弟。按照当时清廷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因此羞愤自杀。顺治皇帝为了爱情,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顺治皇帝曾想废后册封董鄂妃为皇后,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他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恩宠却是六宫之首,而且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能看出来,当时曾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史上,因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显然要把自己的快乐与天下人分享。
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她生下四皇子不幸夭折后,她自己也一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病逝,年仅22岁。董鄂妃的病逝,令顺治皇帝痛不欲生。
为了表达心中的悲痛,顺治皇帝亲手撰写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董鄂妃,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悲痛过度,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加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后,他即为自己举行剃度仪式,取了法号“行痴”,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孝庄太后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只好让随身的太监替自己出家。
由于心爱的女人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顺治死后,陵墓旁葬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真是世上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