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弑父杀兄篡位的帝王?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杀兄篡位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4/1/9 18:46:54

历史上弑父上位的有,弑兄上位也不少,但同时符合的还真找得到。

弑父、兄而上位有二:

一、杨广弑父、兄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患病在仁寿宫休息,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陪伴文帝。文帝召太子杨广入宫并居宿大宝殿。杨广思虑着文帝如果去世,要有预防的应变措施,所以就写了一封信给杨素询问。杨素把太子的所问的问题逐条一一回复。宫人误把杨素的回信送到了文帝寝宫,文帝看到后大怒。

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靠近强行索取,陈夫人拒绝了,脱身后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感觉她神色不同,就奇怪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泫然泪下说:“太子无礼!”文帝捶着床愤怒到了极点:“这是个畜生啊!怎么能将国家大事托付予他!独孤耽误我!”于是他喊来柳述、元岩说:“召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勇儿。”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

杨素听到这件事,直接去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诏书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大牢。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将兵日夜守卫仁寿宫,宫门禁止进出,并派宇文述、郭衍进入调度指挥;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仁寿宫侍侯文帝。而后宫的全部人员被安排到别的房间。一会儿,隋文帝死了。因为这样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①

杨广继位,就假传隋文帝遗诏,逼死杨勇。②

二、朱友弑父、兄

元贞皇后张惠没了,朱温的人就变了样,竟然频召诸子之妻入宫护理。昏言中说谁的媳妇把他侍候、陪伴的好,就立谁为太子。长子郴王朱友裕早死,次子博王朱友文;三子朱友,四子均王朱友贞。朱友文的妻子王氏与朱友妻子张氏因为长得美丽,乖巧,所以常召侍奉,她们中更宠王氏犹盛。

朱乾化二年(912年),酒色过度的朱温感觉自己不行了,就对身边的王氏说:“我的病好不了,去东都召博王回,我有临别的话和他说。”朱温思量着传位博王,朱友赐莱州刺史,催促他上任。”③恰恰这时朱友之妻张氏也在朱温身边服侍,得知信息,转身回告朱友:“天子把传国宝给王氏,叫她到东京召博王,你要大祸临头了。”说完,夫妇相拥痛哭。左右亲信劝朱友说:“急能生智,一定会想出办法来,为何不早自己策划?”......

朱友与统军韩连夜带领牙兵五百人混进宫中。夜里三更,斩关入万春门,杀了朱温,秘不发丧。一边拿出府库钱财,大赏群臣和各军。一边派丁昭浦假传诏书到东都,杀害朱友文后。方敢发丧。④

参考文献:

①《资治通鉴180》: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阁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陈夫人与后宫闻变,相顾战栗失色。晡后,太子遣使者赍小金合,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夫人。夫人见之,惶惧,以为鸩毒,不敢发。使者促之,乃发,合中有同心结数枚,宫人咸悦,相谓曰:“得免死矣!”陈氏恚而却坐,不肯致谢;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蒸焉。

②《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高祖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入侍医药,而奸乱宫闱,事闻于高祖。高祖抵床曰:“枉废我儿!”因遣追勇。未及发使,高祖暴崩,秘不发丧。遽收柳述、元岩,系于大理狱,伪为高祖敕书,赐庶人死。追封房陵王,不为立嗣。

③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第一》:太祖自张皇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太祖病久,王氏与友妻张氏,常专房侍疾。太祖病少间,谓王氏曰:“吾知终不起,汝之东都,召友文来,吾与之决。”盖心欲以后事属之。乃谓敬翔曰:“友可与一郡,趣使之任。”乃以友为莱州刺史。

④《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第一》:太祖素刚暴,既病,而喜怒难测,是时左降者,必有后命,友大惧。其妻张氏曰:“官家以传国宝与王氏,使如东都召友文,君今受祸矣!”夫妇相对而泣。左右劝友曰:“事急计生,何不早自为图?”友乃易衣服,微行入左龙虎军,见统军韩计事,以牙兵五百随友,杂控鹤卫士而入。夜三鼓,斩关入万春门,至寝中,侍疾者皆走。太祖惶骇起呼曰:“我疑此贼久矣,恨不早杀之,逆贼忍杀父乎!”友亲吏冯廷谔以剑犯太祖,太祖旋柱而走,剑击柱者三,太祖惫,仆于床,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腹,肠胃皆流。友以褥裹之寝中,秘丧四日。乃出府库,大赍群臣及诸军。遣受旨丁昭浦矫诏驰至东都,杀友文。又下诏曰:“朕艰难创业,逾三十年。托于人上,忽焉六载,中外协力,期于小康。岂意友文阴畜异图,将行大逆。昨二日夜,甲士突入大内,赖友忠孝,领兵剿戮,保全朕躬。然而疾恙震惊,弥所危殆。友克平凶逆,厥功靡伦,宜委权主军国。”然后发丧。

弑父杀兄,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封建皇权之中,为了那万人之上的地位,总有一些不顾人伦道德、骨肉亲情而做出如此“天理难容”之举。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弑父杀兄”的帝王。

一。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公元前672年,他的兄长楚堵敖想杀掉他,于是楚成王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是为楚成王。

二。楚穆王(?-公元前614年)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前626年,公元前626年,楚穆王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没看错,就是第一位杀兄的楚成王,)

三。吴王阖闾(?-前496)。阖闾名字叫公子光,一心想篡夺叔伯兄弟吴王僚的王位,可是吴王僚处处防备,于是他找到了厨子兼刺客的专诸,前514年,公子光请吴王僚吃饭,联合专诸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成功夺取王位,是为吴王阖闾!

四。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一说嬴姓秦氏或赵姓秦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日,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随始皇出行的胡亥伙同赵高、李斯密谋矫诏,杀掉兄长扶苏和大将蒙恬以及二十多位兄弟姐妹。继位称秦二世。后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

五。拓跋绍(394~409年),字受洛拔,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次子,母为贺夫人。公元409年因有点神经质的父亲要杀母亲,于是趁夜潜入宫中,弑杀父亲道武帝拓跋,后被大哥拓跋嗣诛杀。

六。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生性好色、阴险。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重病不起,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随即欲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知便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隋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不久隋文帝便驾崩。公元618年三月,被叛军逼迫缢弑。

七。安庆绪(?~759年)字仁执,营州柳城(今辽宁省锦州市)人,粟特族。唐朝时期叛臣,“安史之乱”安禄山次子,母为康夫人。天宝十四年(755年),参与安史之乱,攻破东都洛阳。安禄山建立大燕政权后,册封晋王。至德二年(757年),联合中书侍郎严庄弑杀父亲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乾元二年(759年),为部将史思明所杀,谥号为剌。

八。朱友(884年—913年3月27日)又名朱友球,小字遥喜,梁太祖朱温次子,梁末帝朱友贞之兄。母亳州营妓,朱友初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莱州刺史。乾化二年(912年),因朱温荒淫无道,强占儿媳,且要立养子为帝,朱友遂命亲吏冯廷谔用剑弑杀父亲朱温,而后登基,改年号为凤历。然而不久就被弟弟朱友贞逼迫自杀。

九。刘劭(426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字休远,刘义隆长子,母为皇后袁齐妫。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因巫蛊之事,刘义隆欲废太子,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改元“太初”。刘劭因弑父篡位而导致众叛亲离,在位仅三月,即被率兵讨逆的刘骏所击溃,刘劭被俘后遭处斩,并被刘骏称为元凶。

十。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开宝九年(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隔日(十月二十日)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

欢迎大家关注@小郭读历史,一起品读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有趣故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十位帝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十大帝王,睿读西游从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个人的各项才能等方面综合评价,排名如下10、日不落帝国的象征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王”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她在位的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的所谓“日不落

  • 古代被流放到边疆的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流放一般都会强迫你到一个边远地区受苦受难,流放旅途艰险,被罚流放的犯人在去往流放之地的一路上全靠步行,犯人每天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犯人经常受到担负递解任务的解役兵丁肆意虐待,即便抵达戍所,贫苦、饥饿等一再威胁性命。古代的交通也不像现在,人那时候都是我要是想你了,就背着行囊翻过万水千山去看你

  • 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红丸案”就发生在此时。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去世以后,太子朱常洛继位。他从内帑中发放了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又免除一切矿税,并且启用了许多正直的大臣。他

  • 历史上有哪些不务正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不务正业的皇帝太多了,各种不务正业。职业书画家: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其瘦金体书法风靡于世,有深厚的书法造诣。代表作有:草书《千字文》、瘦金体《芳诗》、行书《蔡行敕卷》。不仅书法,其画作也是绝世珍品,代表作:《瑞鹤图》、《听琴图》、《芙蓉锦鸡图》、《雪江归棹图》。最后下场,北宋灭亡被金兵俘虏至五国城,

  • 史上最著名的五个千古一帝,你最佩服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这个题目出得比较含糊。千古一帝的称呼虽然很久就有,古代见于典籍的千古一帝有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后人也称之为千古一帝。但从来没有什么权威官方的评选。倒是毛主席在他老人家的代表作沁园春.雪里点出了中国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几位帝王,就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但毛主席也没有说出千古一帝的话。如果要

  • 苻坚为什么一意孤行要伐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一统天下称皇帝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天下一统的思想观念。历代的帝王、割据的英雄和枭雄都把统一天下,做为最高的政治理想。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政权并立纷争的时期。西晋灭亡后,东晋退守江南,北方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与东晋隔江对峙。随着前秦国势的不断强盛,皇帝符

  • 古代帝王传承时常有“废长立幼”之说,这是不是最合理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废长立幼之说也是个别特殊情况,一般来说还是嫡长子为储君,嫡子先与庶子,无子嗣以兄终弟及来继承大统。通常存在的废长立幼主要是因为现君王的个人喜好,以及立贤不立长的“圣人之君”为之。因废长立幼容易引发皇室兄弟相残,因此诸多君王也不敢如此,古代长兄如父,立长是封建社会长期文化积淀下来的潜规则,你让我大哥当

  •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真正的暴君,在两个时间段里比较容易出现,一个是亡国的时候,一个是分裂的时候。正因为暴,所以才亡国还是有些道理的;而分裂时期,因为得国容易,也比较容易成为暴君。这些虽然没有啥理论支持,但是数据却能说明问题。比如夏桀、商纣都是相当有名的暴君(当然现在有人提出质疑),就是说亡国之君极大可能是暴君。比如魏晋

  • 为什么古代有的昏君不管老百姓死活,宁可灭国也不放弃手中的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问,为什么古代有的昏君不管者百姓死活,宁可灭国也不放弃手中的权力?请问这样问题只是古代才有专利吗?现代那里又不是随处可见呢?作为人性求生反应,谁又不想得到那样至高无上的皇权呢?谁又能够的轻易放弃得来不易的最高权力?因为有了这样的权力,就可以拥有了一切,又有谁能够放下这样至高无上的欲念呢?它不只是过去

  • 真实历史上,曹操为什么要杀神医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记载华佗其实人品不好,属于小人的那种,性格乖戾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