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历史的画卷,揭开紫禁城神秘的面纱和他不为人知的历史小秘密吧!
应该是去年央视频道开播了一挡《上新了故宫》的节目。我静静的看了有三集,有一集是新世界里二哥的扮演者张鲁一和医生的扮演者周一围做嘉宾,走进紫禁城了解了很多故宫不曾知晓的秘密。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下旨修建。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18年(1420)年建成。距今已经整整六百年了。
六百年沧桑,六百年风雨,我们经常用五百年桑田变成了沧海去形容历史的厚重,而故宫却已经整整六百年了。
故宫经过明清两代的更迭,共住过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位:(成祖朱棣,仁宗朱高枳,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珏,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堂,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熄,穆宗朱载后,神宗朱羽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朝10位:(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
直到冯玉祥将宣统皇帝溥仪及皇族逐出紫禁城后,故宫才结束了他皇家的使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回到了人民的怀中。
《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
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
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
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
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
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
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传说归传说,这当然也印证了古代帝王和迷信的关系。他们祈求上苍给他们万岁及江山永固,但是抵不住岁月的风雨和皇朝的更迭,最终都会消失了湮没在茫茫的历史潮流之中。
紫禁城可以说在后期也经历很多的磨难,在这围城里面经历很多朝代的皇帝,也经历了很多的斗争,权利,改革,见证一次又一次的转折。不仅如此,紫禁城还失过大火,等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在撤退之时又把紫禁城焚毁,很多建筑都被毁了。后来清军进入北京之后,将紫禁城接管,开始进行修复,连续修复了将近14年之久,将中路的建筑基本修复。
我们祈祷上苍愿这座皇家宫殿能够永存世间。千年不倒,不再遭受战乱和自然雷火的焚燃。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看到中国建筑的魅力!
我相信故宫里,还有太多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我们的后代子孙去慢慢的挖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