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上书谏皇帝成功与失败的例子

历史上上书谏皇帝成功与失败的例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4/1/18 15:54:14

成功:1李斯《谏逐客书》

2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4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

5赵普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

6耶律齐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

失败:1关龙逢夏末忠臣

2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

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

5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

6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委婉进谏的事例,短小精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敢于进谏的魏征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

  • 求历史上有名的进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

  • 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由他们的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危如累卵(成功):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

  • 历史上有名的进谏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2.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5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6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7李斯《谏逐客书》8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9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10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11魏征进谏李

  • 历史上成功劝说的事例有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成功劝说的事例1:楚庄王,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据载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年龄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远足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

  • 历史上有哪些大臣委婉地劝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优孟优孟本来是楚国的艺人,身材高大,富有辩才,经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劝谏。楚庄王有一匹好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专门给它准备了一张床作卧席,拿枣脯喂养它。马的生活水平过于优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命令大臣为死马治丧,准备用棺椁装殓,

  • 用三句话概括魏征劝谏君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主如果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只相信一个人的说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聩的君王了。宋朝权奸蔡京、童贯当国,内外忧患频仍,当时便有民谣在百姓中流传:“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注:音“盖”)。”古代劝谏昏君的文言文很多,现举一例:《晋灵

  • 古代进谏成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时大臣,关姓始祖,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

  •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劝谏唐太宗,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房玄龄、杜如晦

  • 千金买骨是哪个国家的君王招贤纳士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千金买马骨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昭王时期发生的是。典故: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