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皇帝为什么都相信有长生不老药呢?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相信有长生不老药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4 更新时间:2024/1/10 20:08:50

因为每一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人一出生就受苦挨饿,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多赚点钱,能吃饱穿暖,最好再有个房子住一下,就知足了。

有的人不一样,一出生就含着金勺,什么钱啊,房子啊,锦衣玉食啊,这些都不新鲜,他想当官,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能支配更多的人钱物,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结识更多上流社会的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一出生就是公贵族,天潢贵胄,金枝玉叶。相比于那些奋斗半生才登堂入室的人,这些人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们年纪轻轻也能混进政治局,当个贝子贝勒的跟玩一样。你说他们想要什么?能让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可能也只有那个皇位。所以,你就能理解康熙爷那九个大宝贝儿为啥不享受生活,非要冒着遗臭万年的风险去争那个皇位了。

可现在,有一个人,他当上了皇帝,成了真正的九五之尊,万众瞩目。他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女人有女人,要谁跪下,谁就会立刻匍匐在他脚下。反正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你说,这样的人还有没有烦恼?

当然有,比如说衰老,还有死亡。

多少钱换不来青春年少,多少钱也不能让你重活一回,你看着所有人都冲着你山呼万岁,圣体康泰,恍惚间你还真以为自己真的能再活五百年了。

但总有一天,衰老袭来,死亡将至,你才恍然大悟,自己虽贵为天子,但终究敌不过生老病死。

所以,当有一个人突然出现,告诉你茫茫东海外,有一座仙山,山上有一株仙草,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时,你愿不愿意抱着侥幸心理,试着派人去找一找呢?

说实话这跟科学水平高低没什么关系,完全就是人类的求生本能,想活着,想不死,想永远年轻。今天科学水平倒是高了,不还是有太多人相信一吃就灵的神药,妄想倒生逆长,鹤发童颜,无端被骗子骗去不少钱吗?

还有那些尚未死去却留下遗嘱,要把自己冻起来的人,他们寄希望于有朝一日科技昌明,自己能重见天日,把自己身上的绝症修复,再看看几百上千年后的世界究竟什么样子,看看自己的子子孙孙,好像自己真的活到了未来。

说实话,这些现代人的精神境界,跟古代人相比基本是一个层次,甚至还不如,根本没必要厚今薄古,视古人长生不老之梦为愚昧。至少古人还琢磨出了佛法,来安慰饱受求生本能折磨的芸芸众生,而现代人呢,除了刷抖音,打游戏,似乎没有什么能真正安慰他们空虚的精神世界。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挟天子以令诸侯成语发音:xiétiānzǐyǐlìngzhūhóu成语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成语繁体:挟天子以令诸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汉室日益衰

  • 中华上下五千年前十个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

  • 历史上有哪些用科学破除迷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邀科学,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从古到今,各个时代都有一些利用科学来破除迷信的故事。有正就有反,同样,也

  • 为什么有些贤明的君主到晚年都想寻仙追求长生不老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贤君为什么老了都会想长生不死,化仙飞天?其实我觉得不仅是贤君,那些平庸的、甚至是昏君,还有普通老百姓,谁不想摆脱病痛死亡的痛苦,长生不死呢?但既然题主把主语限定在贤君这个角色上,那我们首先看看贤君都有什么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都有些什么特点吧。说是贤君,国家必然处在相对和平统一的年代。倘若生在兵荒马

  • 古代发生日食了君主会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中国古代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就是自然界发生了什么,一定会对应于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这种观念被大儒董仲舒发扬光大,把所有的灾异与执政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上天发生灾异,朝廷就应该有人为此负责。日食,被认为是一种灾异,理论上对应着朝廷的某种失误。那么,善一点的皇帝,可能会把这个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恶

  •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这个问题,小生讲史首先想到让梨的孔融与《悯农》的李绅,这两位前期与后期的表现可谓是“啪啪”打脸,而且很响的那种!一、最奸诈的孔融,能让梨,却丢妻弃儿说到孔融,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他让梨的孝顺故事,《三字经》里以短短“融四岁,能让梨”却极大地称赞了他尊长敬兄的美好品质。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教科书

  • 古代皇帝如何保证官员的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官员腐败是每个古代封建王朝都存在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大贪官,像唐朝的元载、宋朝的蔡京、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可以说每个朝代都不缺席。那些贪腐的官员瞒上欺下,收取贿赂、搜刮财富,不仅抢占国家的资源,更引发百姓的严重不满。因此古代那些励精图治的皇帝对贪腐可以说都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们也想出来不少的

  • 有哪些关于紫禁城中的小故事值得分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历史的画卷,揭开紫禁城神秘的面纱和他不为人知的历史小秘密吧!应该是去年央视频道开播了一挡《上新了故宫》的节目。我静静的看了有三集,有一集是新世界里二哥的扮演者张鲁一和医生的扮演者周一围做嘉宾,走进紫禁城了解了很多故宫不曾知晓的秘密。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 苏秦说服六国国君,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燕文公、赵肃侯、韩宣惠王、魏王、齐王、楚威王原文如下: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

  • 历史上上书谏皇帝成功与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成功:1李斯《谏逐客书》2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3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4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5赵普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6耶律齐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失败:1关龙逢夏末忠臣2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