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发生日食了君主会怎么办?

古代发生日食了君主会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4/1/23 2:45:00

谢邀!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就是自然界发生了什么,一定会对应于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这种观念被大儒董仲舒发扬光大,把所有的灾异与执政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上天发生灾异,朝廷就应该有人为此负责。

日食,被认为是一种灾异,理论上对应着朝廷的某种失误。那么,善一点的皇帝,可能会把这个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恶一点的皇帝,就把这些东西转嫁到宰相等官员身上。这样,逐渐地,这种所谓天人感应,董仲舒本来希望拿过来限制君主的权力,反而被君主们利用起来,成为打压或剪除臣子的利器。

再一次完美证明了,想法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这个问题,小生讲史首先想到让梨的孔融与《悯农》的李绅,这两位前期与后期的表现可谓是“啪啪”打脸,而且很响的那种!一、最奸诈的孔融,能让梨,却丢妻弃儿说到孔融,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他让梨的孝顺故事,《三字经》里以短短“融四岁,能让梨”却极大地称赞了他尊长敬兄的美好品质。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教科书

  • 古代皇帝如何保证官员的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官员腐败是每个古代封建王朝都存在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大贪官,像唐朝的元载、宋朝的蔡京、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可以说每个朝代都不缺席。那些贪腐的官员瞒上欺下,收取贿赂、搜刮财富,不仅抢占国家的资源,更引发百姓的严重不满。因此古代那些励精图治的皇帝对贪腐可以说都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们也想出来不少的

  • 有哪些关于紫禁城中的小故事值得分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历史的画卷,揭开紫禁城神秘的面纱和他不为人知的历史小秘密吧!应该是去年央视频道开播了一挡《上新了故宫》的节目。我静静的看了有三集,有一集是新世界里二哥的扮演者张鲁一和医生的扮演者周一围做嘉宾,走进紫禁城了解了很多故宫不曾知晓的秘密。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 苏秦说服六国国君,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燕文公、赵肃侯、韩宣惠王、魏王、齐王、楚威王原文如下: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苏秦乃去,说燕文公曰:“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

  • 历史上上书谏皇帝成功与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成功:1李斯《谏逐客书》2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3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4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5赵普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6耶律齐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失败:1关龙逢夏末忠臣2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

  • 历史上委婉进谏的事例,短小精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敢于进谏的魏征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

  • 求历史上有名的进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

  • 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由他们的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危如累卵(成功):春秋时代,晋灵公贪图享乐,派大臣屠岸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他怕有劝阻,下令说:“谁敢进谏一律杀头!”大臣荀息知道后,便来求见晋灵公。晋灵公为了防止荀息劝阻,命武士弯弓搭箭,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便立刻把他射死。荀息见到晋灵公后,故作轻松地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

  • 历史上有名的进谏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2.比干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3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4诸葛亮,赵云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5李纲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6韩愈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7李斯《谏逐客书》8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9伍举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10诸葛亮进谏刘备联吴11魏征进谏李

  • 历史上成功劝说的事例有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成功劝说的事例1:楚庄王,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据载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年龄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远足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