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城子》是苏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的?有何意境?

《江城子》是苏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的?有何意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3/12/4 22:29:04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075年,几经外放,历尽坎坷,沉浮宦海10年的苏东坡知密州。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他再一次在梦中和亡妻弗相遇。美貌聪慧的娇妻似乎从未远离,依然在昔日的窗棂畔下,安静优雅地为他款款地梳妆。

蓦然醒来时,苏东坡已然泪千行,10年来对亡妻的思念,让苏东坡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情感的喷发,化作了一首凄美绝艳、让人肝肠寸断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词,他究竟有多爱他的亡妻呢?

王弗和苏东坡是同乡,四川眉州青神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乡贡进士,她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知书达理,聪慧谦谨。

两人的结合简单而传统,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这个媒人有点特别,他就是王弗的父亲,也是苏东坡的老师王方。

当时的王方正在青神中岩书院教书,苏洵慕其声名,将18岁的苏东坡送到此处,拜入王方的名下。王方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决心将自己的爱女托付于他。于是,在1504年的中岩寺山脚下,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此时的苏轼18岁,而王弗15岁。

婚后的王弗相伴苏轼左右,竭力照顾丈夫周全,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苏家好儿媳。而苏轼则天生豪放浪漫,在不羁之下,隐藏着一颗近乎野性的童心。王弗时常陪着苏轼徜徉于中岩寺的古庙清溪边,流连于半山腰的山间密林里,伴他郊游野炊、读书吟唱,陪他纵情山水、怡然自乐。

嗜书如命的苏轼手不释卷,而王弗“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当初嫁给苏轼时,王弗个性内敛,不嗜浮夸,“未尝自言其知书也”。大才子苏轼读书时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这时的王弗“辄能记之”,苏轼大为诧异,“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于是,苏轼由衷地感叹“其敏而静”,至此方知这位妻子不仅秀外慧中,而且知书达礼,从此将她视作良师益友。王弗的这则“红袖添香”的故事,后来都被苏轼记载在了《亡妻王氏墓志铭》里。

除了陪伴苏轼读书,王弗还特别注意苏轼的交友。因为苏轼为人豁达,不拘小节,曾说过:“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苏轼让王弗很不放心,因此出现了“幕后听言识人”的故事。

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对这则故事有着这样的记载:“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王弗告诫苏轼,来访的客人说话模棱两可,首鼠两端,完全按照主人的心思说话,这样的人是不可交的。

有人上门求助于苏轼,对苏轼特别热情,王弗理智地提醒苏轼,此人不能深交,要注意提防。

王弗不愧是识人断人的高手,凡是被她特地提及的人,后来都原形毕露。如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的谢景温、章惇等人,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或党派之争后,翻脸比翻书都快。

苏轼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酷爱丹药和求仙之术。有一次,苏轼见一座坟茔不同寻常,怀疑是古人藏丹药之处,“欲发之”。王弗委婉地劝诫说:“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意思是说,如果婆婆尚在,一定不会让你这样做的。一句话就让苏轼“愧而止”。

王弗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内助。可惜好景不长,情深不寿,在嫁给苏轼11年后,刚刚27岁的她,便突然染病去世,只留下年仅6岁的幼子苏迈,以及苏轼无限的伤感和悲戚。

苏询对王弗这个儿媳妇也很满意,特地嘱咐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要求苏轼将王弗陪葬在她婆婆身侧。

第二年,苏洵也病逝,苏轼将二人同时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坟墓周围的山坡上种下了很多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苏轼栽下的,不仅仅是松树,还有他萦绕一生的思念。

王弗去世四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虽然两人眉目神情酷似,但王弗身上“敏而静”的气质,却再也无法从王润之那里觅得。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邓愈,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邓

  • 李世民为什么会立李治作为太子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为啥立年幼的李治为皇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有十四子,李世民的第九子是李治,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七,李治成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初,李治登基为“唐高宗”。众所周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还

  •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一,投靠孙权徐盛早年因为躲避

  •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

  •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

  •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

  • 汤和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他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日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汤和是明朝名将,帮助朱元璋扫灭群雄,推翻元朝,为大明统一天下立下大功。当朱元璋猜忌群臣,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汤和成了少数躲过屠杀的功臣。那汤和为何能躲避朱元璋的屠杀呢一,投奔郭子兴汤

  • 李倓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李倓,唐朝宗室,肃宗李亨第三子,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赐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这是唐朝皇室斗争中,著名的冤案之一。从历史记载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被李亨册封为皇后)的陷害,《新唐书·肃宗废后庶人张氏传》中记载

  •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

  •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时期,颜良和文丑到底武功有多厉害,是否能斩杀夏侯惇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颜良或文丑对战夏侯惇的话,二十回合之内,最后败的必然是夏侯惇。理由如下。在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低估的武将,而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以及袁绍口中的上将。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