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历史上司马昭是真的想夺取皇位吗?他最后为何没有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55 更新时间:2023/12/17 17:59:5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已经成为民间俗语。就算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能深刻地理解,并非常娴熟地运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大家都知道。而作为本义,所所的是司马昭想篡夺皇位,自己当皇帝的心思,非常明显,天下人都知道。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司马昭想篡夺皇位的心思天下人都知道。那么,司马昭就不用顾及什么了,为什么他却不篡夺皇位呢?

要知道,在皇权社会,每个人都想当皇帝,只要有一线机会,他都会付出百倍努力。就算没有机会,他创造机会也要试一试。但司马昭为什么不夺取皇位呢?难道是我们冤枉了司马昭吗?

当然了,这个话如果是“路人”议论,我们可能会将信将疑,但这话是皇帝曹髦说的,他肯定是有最切实的感受的。因此,他说的话,一定是不错的。既然他说的话一定不错,为什么司马昭并不篡夺皇位呢?

我们来看看司马昭当时的条件是否具备。

实际上,司马昭当时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经过司马懿司马师两代的经营,以及由这两人发动的两场政变,已经达到了以下一些目的:

其一,把曹魏皇室控制了起来。司马懿把曹魏皇室从各地收拢回来,就像关猪一样,全部把他们集中在邺城。这样一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反抗的权力。

其二,掌控了魏国的兵权。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虽然诛杀了曹爽,但是兵权其实并不完全在他手里。后来,他又通过诛杀王陵,兵权得到进一步集中。尤其是司马师在平定淮南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的叛乱中,他更是把所有的兵权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再后来,司马师虽然死在前线,但是在死之前,他让司马昭来统领军队,这就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总之,兵权已经被司马昭掌控了。

其三,掌控了魏国的政权。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的经营,整个朝廷都已经变成了司马家族的人,大家也都拥戴他。而皇帝曹髦一点权力都没有,也正是如此,曹髦才会铤而走险,要去杀司马昭。后来司马昭立了曹奂,曹奂显然更加没有权力,完全是傀儡。

其四,舆论宣传已经到位。如果某个权臣突然杀掉皇帝或者逼迫皇帝“禅让”而改朝换代,不了解的话,可能大家都无法接受,就像大家不接受董卓一样。但是经过了两三代的经营再改朝换代,舆论上已经做足,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会再惊讶了。比如曹魏家代替刘汉家,经过两代经营,就没造成什么变故。而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能说明当时普天下都知道司马家族要替代曹魏,舆论上是做足了的。

既然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为什么司马昭终生没有取代曹魏当皇帝呢?

我认为,司马昭之所以还终生没有取代曹魏,登基当皇帝,是因为他正在等待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他想建立一个巨大的“事功”。这个“事功”就是灭亡蜀国。

事实上,在司马昭提出发动对蜀国最后一战的时候,当时很多人都是不同意的。当时适合率军攻打蜀国的,只有钟会邓艾两个人。不过邓艾本人并不同意攻打蜀国。而钟会这人不可靠,有野心。这一点,很多人都提醒了司马昭。可是司马昭却一意孤行,一定要发动对蜀国一战。他劝服邓艾参战,并且说,钟会就算有野心,想造反,也成不了气候。因为军队不会支持他。

总之,这场大战在司马昭的坚持下,打了起来。最终,司马昭灭掉蜀国。同时,他的运气又非常好,钟会、邓艾两将争功,都被杀掉,给他除掉了心腹大患。

司马昭一定进攻蜀国,就是他要建立“事功”的表现。只有灭掉蜀国,建立了这个“事功”,取代曹魏,他才具有说服力。

可以想见的是,司马昭在灭掉蜀国以后,稍微稳定下来,肯定就会准备取代曹魏,登基当皇帝。可惜的是,司马昭没有挺过来,灭掉蜀国后第二年就去世了。取代曹魏这件事,只能由他儿子来完成了。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关羽被围困麦城时,为何没有突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被称为万人敌,在巅峰时期,解白马之围,于万马军中斩杀了勇冠三军的河北名将颜良,后来,又秒杀了河北名将文丑,战斗力爆表,袁绍的河北四庭柱被他干掉了两个,无人可敌。然而,关羽兵败麦城时,却被东吴潘璋和朱然欺负,关羽为何杀不

  •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明末将领。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朝镇守抚顺的游击将军李永芳开城向后金投降。李永芳因此成为明朝首个向后金投降的边军将领,抚顺也是后金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攻陷的首座明朝城市。《清史稿·李永芳传》中记载

  •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

  •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

  •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与刘英媚之间是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刘子业是刘宋第六位皇帝,著名的暴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让你穿越到封建王朝选择一个职业,你会选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当皇帝。虽然皇帝是个高危职业,不过在古代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甚至把它当成终极梦想。皇帝言出法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资源,当一个皇帝的确很香

  •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

  • 古代将军手握重兵 古人为何很少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对古代将军手握兵符拥有大量兵马,为何没人敢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古代,对古代的一些事情了解的比较少,但是通过一些古代影视剧的观看,也知道了古代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军权这一方面,古代皇帝对于一些在战场上立下过战功的将军是比较忌惮的,因为这些

  •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

  •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

  • 历史上郑袖与魏美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楚怀王,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秦末诸侯王之一。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于楚王身上气味的问题,《韩非子》《战国策》里都有记载。说的是楚王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郑袖。这时候,魏国又送了一个美人给楚王。这个美人一到,郑袖就对这个魏美人表现出极为友善和亲爱的样子,衣服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