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皇帝成就前五:太祖、成祖、宪宗、宣宗、神宗、世宗,有异议吗?你知道他们有什么成就吗?

明朝皇帝成就前五:太祖、成祖、宪宗、宣宗、神宗、世宗,有异议吗?你知道他们有什么成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1/20 23:40:54

明朝皇帝成就前五排行,第一第二的太祖太宗自然没人有异议。至于宪宗朱见深,似乎给世人的印象很差,比如宠幸权宦汪直乱政,后宫专宠万贵妃,朝中任用万安、李孜省等佞臣,怎么看也不像是明君所为。

但事实上,明宪宗在明代的口碑是非常好,这一点儿从谥号中就可看出一二。

朱见深谥号为纯,庙号为宪,是为宪宗纯皇帝,在谥法中讲,博闻多能曰宪;赏善罚恶曰宪;行善可记曰宪;在约纯思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圣善周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聪明法天曰宪;表正万邦曰宪;懿行可纪曰宪;仪范永昭曰宪。

这可是一等一的美谥,仅次于开国太祖的高,和太宗皇帝的文。

当然,会有人说,皇帝肯定要用美谥,但要注意,即使是美谥也分三六九等,至少得暗合皇帝生平,不然难平百官物议。

比如宪宗的老爹英宗,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虽是美谥但不仅注释条目少,内容也差了些味道,更多是赞美皇帝个人,而不是为政上。

而宪宗之后的明孝宗,被后世奉为中兴之主,暂且不论政绩,但看谥号,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协时肇享曰孝;秉德不回曰孝,也是如此,明代官方给的盖棺定论其实并不是最上等。

我们再看明宪宗时的功绩,在继位之初,英宗留下的烂摊子,还真是触目惊心,大藤峡民乱骤起,锦衣卫门达乱政,荆襄流民云集,北方鞑靼扰边,哈密卫已经失去,辽东女真也不太平。

在明宪宗在位的前中期,他一一平定了大藤峡、荆襄民乱,并开郧阳府抚治荆襄;对外更是强硬,收复河套,哈密卫,重用名将王越、以及太监汪直出塞,大破鞑靼王庭;而辽东女真叛乱,他更是铁血镇压,先后以赵辅,朱永、汪直和陈钺领兵进剿,给予女真部落沉重打击,史称“成化犁庭”,这也被清修《明史》中大量隐匿删减,甚至曲解最多的地方。

要知道经过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全盛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明军完全沦为守势,可宪宗在位却一改颓势,重新在武功上有所建树,单凭这一点就吊打宣宗以后的帝王。

而在内政上,明宪宗为于谦等大臣平反,恢复了景泰帝的帝位,肯定了景泰保全社稷的功劳。也是在他执政时期,从官方层面承认了朱元璋时期发行的纸本位“大明宝钞”的贬值,赋税开始向白银转变,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在宪宗去世后,官方认为他的政绩足以为后世垂范的原因,事实也是默认了明宪宗中兴之主的官方地位。

所以明宪宗排在第三是完全够格的。

第四位宣宗,自然也是准确的。虽然整体上看,明朝开始走下坡路,逐步放弃了大片领土,但宣宗也算是马上天子,曾亲率五千骑兵,直击一万蒙古骑兵,武功上还是可圈可点,周边蒙古也还是臣服的,不是后世养在深宫的帝王能比拟的。但之所以排在第四,是因那时大明还处极盛之时,不是明宪宗时期的风雨飘摇可比。

然后第五的神宗,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神宗前期张居正改革,使大明国库充裕,而对外的开放,又使当时的大明有白银帝国之称,若单论GDP,绝地排在明代前列,可神宗长时间的怠政,对国家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的。虽有万历三大征的极盛武功,可后期未能遏制女真崛起,不得不说又为明亡多挖了大坑。

而明世宗嘉靖帝,正如后世对其评价,聪明的混蛋,是个权谋高手,若论功业,前期或可称道,但中后期就乏善可陈了,对国家的贡献甚至还不如,他那当了个甩手掌柜的儿子,明穆宗。

总来讲,神宗和世宗都有可取的地方,至于谁在第五那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于这个排名基本认可,唯一不足的是漏了明孝宗,明孝宗应该进入榜单,而且应该排名在万历与嘉靖之前。

我想对于明孝宗朱佑樘的入选,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毕竟连万历和嘉靖都入选了。在这份名单中,最有争议的应该是在排名第三位的明宪宗朱见深。

为什么明宪宗排前三有争议呢?看过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对于这位明宪宗只有两个印象,恋母情结,以及软弱无能。

恋母情结不就是爱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么,这在当代社会并不是罕见,就像霆峰爱菲菲,爱谁谁,不会影响地球转。不过对软弱无能这个锅,朱见深先生表示朕不背。

朱见深,作为一名皇帝,绝对是一个强硬的鹰派人物,对外政策堪比普京大帝。当然,在明朝的皇帝的字典里,就没有妥协与让步两个字,明朝的皇帝几乎都是鹰派。

朱见深刚刚上位他把万贞儿提升为贵妃的同时,他一口气撤换了九名边防大帅,理由是久镇边疆,劳师无功。明摆着告诉大家,军人就是要立功的,至于怎么立功,难道还要我这个皇帝来教你们吗?

在成化时代,明军四处出击,南平大藤峡叛乱,北讨建州女真。不仅如此,在打女真的时候,皇帝还勒令朝鲜国王一起出兵,朝鲜国王乖乖的听从命令。

明军大获全胜。明军在蒙古方向战绩也不遑多让,成功收复了河套。丢失了河套以后,蒙古达延汗非常不爽,起兵前来争夺,但是被明朝霍去病~王越和大太监汪直打的大败,不可一世的达延汗只身逃跑,而蒙古的传奇英雄,大汗的妻子满都海被阵斩。

要知道斩杀大汗级别的战绩整个大明朝也只有三次,另外两次都是建国初期。

通过这些成绩,我们可以看出明宪宗时代并不软弱,相反在对外政策上是出奇的强硬,这种强硬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上的。

对内明宪宗是含情脉脉的,是个有温度的人。尽管他的时代他用了一些奸佞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进入中枢位置,这些人只是负责给皇帝治疗,或者修炼丹药,皇帝喜欢他们但很有分寸的没有重用,这比起后来的嘉靖要好多了。

他还没有计较自己的叔叔明代宗废了自己的太子位子,试图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的仇,反而将叔叔的陵墓从亲王级别提升到了皇帝的级别,等于承认了他的皇帝地位,这一点颇为不易。

他一上台,就对于谦平反,表彰他的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哦不说岔了,这是德云社的于谦,明宪宗表彰的可是北京保卫战的大英雄于谦,表彰他精忠报国,力挽狂澜,这个举动等于直接打了老爸明英宗的脸,这在古代讲究三年无改父之过的风气下难能可贵!

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特别大方的人,他真的心很软,在他的一辈子,减免官田赋税两千万石,民田更是翻倍。

可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力度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说明宪宗历史上形象和明朝那些事儿中完全是大相径庭的。依靠这些成绩明宪宗的第三排名当之无愧。

对于第四位的朱瞻基应该也没有争议,仁宣之治的主要开创者,对内对外成绩斐然,唯一的失误就是放弃了安南。

第五应该是明孝宗,这是一个公认的好皇帝,他罢黜了父亲明宪宗喜欢的那些佞臣,重用贤能,使得明朝的战车在正确的轨道上高速前进。只是他在军事上不如自己的父亲,他父亲是个厉害的人,通常是他揍别人,到了朱佑樘则是几次被小王子揍,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但是内政清明,人民安居,历史评价很好。

为什么比不上自己的老爸,因为他爸爸接手的时候是爷爷明英宗留下的烂摊子,明英宗的能力很差,把国家弄得一塌糊涂,没有明宪宗的重新整理天下,说不定明朝就有可能突然死亡了。

朱佑樘上位的时候明朝各方面都理的比较顺溜,朝堂上有些妖魔鬼怪,但是不在要害位置,所以被朱佑樘一顿猛如虎的操作清空了回收站。应该这么说朱见深接手是困难级别的任务,而朱佑樘是中等难度,差别就在于这里。

至于后面两位并列,真的是矮子里拔将军,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他们的任期内首辅位置上群星璀璨,在这些顶级政治家的辅佐之下,皇帝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为什么没有崇祯皇帝?

搞笑这是成就排行榜,他有什么成就吗?他的成就不就是亡了国吗?明仁宗小胖子没有入选是因为执政时间太短,才一年不到,非常可惜。

这份榜单个人认为应该是太祖,成祖,宪宗,宣宗,宪宗,最后神宗,世宗并列吊车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的皇位后来又回到宋太祖一脉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在皇位传递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整个北宋168年9个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外,其余的皇帝全是宋太宗赵光义和他的子孙;而南宋152年9个皇帝,除了宋高宗赵构是赵光义一脉之外,其他人全部是赵匡胤的后代。所以,在南宋,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一脉了。按照《宋史》和宋朝野史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的母

  •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宋王朝的第4位皇帝。他性格宽厚、仁慈。他在位的41年,是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总体来说,仁宗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宋仁宗赵祯。一、身世极富传奇色彩。宋仁宗赵祯生于1010年。当时,赵祯的其它兄弟都夭折了,所以他就成了独子,也毫无争议成为皇位的唯一继承人。赵

  • 历史上有些大臣明明有实力,为啥不自己做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很多朝代,具有问鼎君王实力的大臣不乏其人。他们掌握朝局,把控朝政,政军实力首曲一指,有种说法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当朝而言实际上与君王无异。如三国时的诸葛亮,明朝中叶的张居正,清初的多尔衮等。但他们大多都没有篡位夺权,不过却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今天,让我们剥开一些史实,解读明朝中叶的张

  • 怎么评价有才学的两个亡国之君李后主和陈后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到南唐后主和陈后主,不是在历史书籍里,而是在语文课本上。李煜所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都入选了语文课本。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也因为杜牧在《夜泊秦淮》里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被人熟知。那么,该

  • 宋朝最有名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里送京娘,情谊深厚;华山赌棋局,一经通乾坤;黄袍加身,善待旧臣忠良;杯酒释兵权,儿女情长;心系天下,统一河山;一斧在手,忍私欲,安养民生;烛影斧声,遵母命,湮灭英魂;宋太祖赵匡胤,气吞寰宇,虚怀若谷,当属宋朝最有名皇帝[赞]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长有异相,亲自劣骑,马横起走,一下把赵匡胤丢下马来,

  • 秦晋是如何结好的?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又是怎样登上国君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这应该是两个问题:秦晋之好;晋文公重耳国君之路。一,秦晋之好。东周时期,周室控制力衰弱,各诸侯相互攻伐,同时,各国君位也成争夺目标;为增强自己的力量,相互联姻以为外援,秦晋两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第一次联姻的。秦穆公即位五年,因无正宫,就向晋国求婚;此时正是晋献公在位,就将长女伯姬许给了秦穆公。题外

  • 宋朝皇帝有明君昏君,为什么就是没有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暴君,比如秦始皇帝嬴政,三国时吴皇帝孙皓,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石虎,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南北朝宋后废帝刘昱,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宇文,隋朝炀帝杨广等等。可到了宋朝,却只出现过昏君明君,而没有一位皇帝是暴君。其实,之所以宋朝没有暴君,跟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的仁义之治有莫大关系

  • 明朝嘉靖之后还有几个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嘉靖,46年明穆宗(朱载)隆庆,6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8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7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7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弘光,16441645(监国)潞王朱常1645(监国)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明义宗朱以海(监国)益王朱慈1645明定宗朱硕明

  •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2个,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太极(天聪),世祖福临(顺治),圣祖玄烨(康熙),世宗胤(雍正),高宗弘历(乾隆),仁宗(嘉庆),宣宗宁(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德宗(光绪),末帝(宣统)天命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崇德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顺治世祖章皇帝福临太宗第九子康熙圣祖仁皇帝玄

  • 北宋和南宋有哪些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与北宋的划分是按照首都迁移划分的。宋朝是由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黄袍加身以后钦定的国号。起初,宋朝定都汴梁,又称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攻陷东京,并掳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宋朝宗室数万人北上。是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