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怎么评价有才学的两个亡国之君李后主和陈后主?

怎么评价有才学的两个亡国之君李后主和陈后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19

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到南唐后主和陈后主,不是在历史书籍里,而是在语文课本上。李煜所作的《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都入选了语文课本。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也因为杜牧在《夜泊秦淮》里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被人熟知。

那么,该如何来看待这两位既是有所成就的文人,又是亡国君主的古人呢?笔者想,我们得回到他们所处的时代去评论。

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即人们熟知的陈后主。他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整个南朝的最后一位帝王。

陈叔宝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亲是皇后柳敬言。陈叔宝幼年时和母亲、弟弟一起在穰城(今河南省邓县)做西魏的人质。直到天嘉三年(562),十岁的陈叔宝才被陈文帝接回南朝,成为了一位世子。

幼年他作为人质,终日生活在深宫,无法接触到外界,对民情可谓是一无所知。而在回到南朝以后,他又一跃成为身份尊贵的世子。很快,随着其父陈顼逐渐掌握国家实权,陈叔宝又成为皇族重要成员,更加远离平常人家。这个在宫闱中长大的帝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了解也不在意民间实情。加之他幼年作为人质,由母亲一手带大,缺少父爱,逐渐形成了偏执的性格。

太建元年(569),陈叔宝成为皇太子。此后,他师从周弘正,沉醉于儒学经典和文学艺术。由于血缘,他成为了陈国的君主。而由于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他在文艺和享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国亡国,隋的强大是一方面。而陈叔宝为政的不作为,甚至反其道而为之,则是另一重要原因。陈叔宝终日沉醉于酒色,不理朝政,用人不淑,铺张浪费,自大狂妄,毫无明君作风。

有这样一个君主,从上到下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国不亡,又能何去何从?就算陈叔宝写出了“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可陈国就是因他的昏庸而亡的,他又凭什么不接受后人的唾弃呢?

而李煜,和他相比,则要好的多。南唐和陈国一样,都有强大的外敌。而面对北方强大的宋国,李煜很早就采取了措施。在即位之初,李煜就呈《即位上宋太祖表》,以此来拉拢关系,缓和后周攻南唐之战后双方紧张的气氛。

三个月后,李煜又派韩熙载、田霖至宋朝贡。但又过了三个月,他却在暗地里筹建新的水军龙翔军,为南唐某天和宋撕破脸做准备。

在位的十五年间,李煜改革朝政,改进科举,大纳天下贤士,力图改变南唐积重难返的宿命。当后来宋对南唐步步紧逼的时候,李煜多次自降身段,向宋俯首称臣,以求延续南唐国祚。

从政绩来说,李煜其实是中国古代帝王中为数不多的在在位期间始终坚持施行儒家仁政的皇帝。但我们记住的那个李煜,除了亡国后的落魄模样,更多的倒是他早年花天酒地的情状。

然而真要去计较,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李煜的艳词多作于他为诸侯王的时期。李煜不是李的长子,其兄长李弘冀才是原本的太子。年轻的李煜为了打消兄长对自己的提防,避免自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主动远离政治中心,不问政事,终日沉醉于佛法、文艺和酒色。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依依”确实是女子之名,可也是年纪轻轻就迫不得已放弃追求政治作为的李煜的建功立业的梦。虽然这梦最终还是被北宋毁灭,但为之辛苦十五年,李煜晚年的悲切,才是真正的至深至彻。

爱都没爱过,又怎么会痛彻心扉?这话放在陈后主和南唐后主身上依旧合适。陈叔宝为自己而创作,毫不在意自己不爱的国家。而李煜,则是为国鞠躬尽瘁十五载,将自己的终生心血都献给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对南唐的依恋,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最有名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里送京娘,情谊深厚;华山赌棋局,一经通乾坤;黄袍加身,善待旧臣忠良;杯酒释兵权,儿女情长;心系天下,统一河山;一斧在手,忍私欲,安养民生;烛影斧声,遵母命,湮灭英魂;宋太祖赵匡胤,气吞寰宇,虚怀若谷,当属宋朝最有名皇帝[赞]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长有异相,亲自劣骑,马横起走,一下把赵匡胤丢下马来,

  • 秦晋是如何结好的?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又是怎样登上国君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这应该是两个问题:秦晋之好;晋文公重耳国君之路。一,秦晋之好。东周时期,周室控制力衰弱,各诸侯相互攻伐,同时,各国君位也成争夺目标;为增强自己的力量,相互联姻以为外援,秦晋两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第一次联姻的。秦穆公即位五年,因无正宫,就向晋国求婚;此时正是晋献公在位,就将长女伯姬许给了秦穆公。题外

  • 宋朝皇帝有明君昏君,为什么就是没有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暴君,比如秦始皇帝嬴政,三国时吴皇帝孙皓,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石虎,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南北朝宋后废帝刘昱,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宇文,隋朝炀帝杨广等等。可到了宋朝,却只出现过昏君明君,而没有一位皇帝是暴君。其实,之所以宋朝没有暴君,跟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的仁义之治有莫大关系

  • 明朝嘉靖之后还有几个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嘉靖,46年明穆宗(朱载)隆庆,6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8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7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7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弘光,16441645(监国)潞王朱常1645(监国)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明义宗朱以海(监国)益王朱慈1645明定宗朱硕明

  •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2个,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太极(天聪),世祖福临(顺治),圣祖玄烨(康熙),世宗胤(雍正),高宗弘历(乾隆),仁宗(嘉庆),宣宗宁(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德宗(光绪),末帝(宣统)天命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崇德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顺治世祖章皇帝福临太宗第九子康熙圣祖仁皇帝玄

  • 北宋和南宋有哪些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与北宋的划分是按照首都迁移划分的。宋朝是由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黄袍加身以后钦定的国号。起初,宋朝定都汴梁,又称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攻陷东京,并掳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宋朝宗室数万人北上。是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

  • 北宋后来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回答。并不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名悬案“烛光斧影”讲的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晚上召见还是晋王的弟弟赵光义商议军国大事。没想到第二天赵匡胤暴毙宫中,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皇位就传到太宗一脉。多年来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这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一直没有定论。北宋靖康年间,

  • 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像他们这样的皇帝,属于中国历史在册的,认可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正史的一代皇帝。他们虽然没有一统江山,在位时间比较短但是他们却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肯定,被历史认可写入了正史,所以它属于正史,是得成为三国的三位皇帝,曹丕、刘备和孙权都是正史认可的皇帝。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而以上三人是三国各自的开国皇帝。三个国家之间没有从属关系。陈寿是晋朝

  • 宋朝皇帝之中,哪些是太祖子孙,哪些是太宗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以靖康之变为分界线分为北宋和南宋,南、北宋各有9位皇帝,宋朝的帝位继承呈现出与隋唐、明清等朝代不一样的现象,仔细观察两宋时期的帝位继承情况会发现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北宋首位皇帝以外全是脉出太宗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但是年仅50岁便离奇去世,继任者并非太祖子嗣而是太祖之弟赵光义。

  • 北宋的皇帝,为何个个好脾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太祖立制度,不杀谏官。朝野文臣都可上奏章。臣工悦见皇帝批复后的奏章。君臣意见不同,或相互理解存在问题,仍可继续上奏探讨。臣工有时嘲讽朝政,文宁顶撞皇帝,只有降级去职,闲置待补的处理,决无杀头的风险。有的大臣想做学问,借故招致付闲,奏事采用激烈。北宋君臣感情关系比较亲和,力求诚实信用。有的大臣以忠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