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北宋的宋仁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1/16 21:45:24

宋仁宗赵祯,是宋王朝的第4位皇帝。他性格宽厚、仁慈。他在位的41年,是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

总体来说,仁宗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宋仁宗赵祯。

一、身世极富传奇色彩。宋仁宗赵祯生于1010年。当时,赵祯的其它兄弟都夭折了,所以他就成了独子,也毫无争议成为皇位的唯一继承人。

赵祯出生时,他的父亲真宗已经40多岁了。老来得子,真宗自然非常高兴,视赵祯为掌上明珠。赵祯9岁时被立为太子。

赵祯的生母是李氏,她是真宗的皇后刘氏的侍女,因被真宗偶然宠幸怀孕后生下了赵祯。

后来,在真宗的默许下,刚刚出生的赵祯就被刘皇后抱走,对外宣称是她自己生的儿子。

刘皇后对赵祯倒是视如己出,对李氏也比较厚待。后来李氏被封为宸妃,不久就病故了。刘皇后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厚葬了李氏。

刘皇后在世时,对于赵祯的身世,知情人都守口如瓶。直到刘皇后死后,杨太妃才对赵祯讲出他的身世。得知真相的赵祯,对刘皇后非旦不记恨,反而感恩倍至。

这件事越传越离谱,清末小说《三侠五义》当中,根据赵祯的身世,写成了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

不过真实的刘皇后并不像小说中那样阴险毒辣,但是也确实很有心计。太子册立以后,真宗渐渐沉迷于丹药,对朝政完全放手,后来刘皇后逐渐独揽朝政。

1022年,真宗驾崩,13岁的赵桢即位,他就是宋仁宗。之后刘皇后一直把持朝政12年。

二、“仁义”天下。刘太后执政12年,却没有做出任何政绩。1033年3月,刘太后病逝,24岁的仁宗才开始亲政。

1039年1月,私自搞独立的西夏要求宋朝承认西夏政权,遭到了仁宗的拒绝。2月,西夏王李元昊带兵攻打宋朝。

仁宗慌得六神无主,不过主战大臣韩琦范仲淹等带兵打退了西夏军。

1042年9月,西夏再次派出重兵侵犯宋朝,宋军惨败。西夏军一路烧杀抢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仁宗只好求和。

不料李元昊根本不答应。直到1044年,辽国攻打西夏,西夏为了抗击辽国才答应了宋朝的求和,表示愿意称臣,不过同时也向宋朝索要巨额“岁赐”。

意思是我既然是你的臣子,你得每年向我赠达一些物资,以示“友好”。本应是称臣的西夏“孝敬”宋朝东西才对,没想到事情整个反了。

这年10月,宋朝与西夏达成合约,宋每年赐给西夏丝织品13万匹,白银5万两,茶叶2万斤。

看到宋好欺负,辽国也趁火打劫,在得到了跟夏差不多的待遇后,才肯罢休。

这真是人善被人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宋每年给西夏和辽国的巨额财物,都转嫁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三、热衷文化建设。仁宗热爱读书、练字。他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他的书法遒劲有力,在宋朝皇帝中堪称翘楚。

仁宗对文人非常尊重。朝廷官员中文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著名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都生活在仁宗时期。

宋代还出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的名臣,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包拯、梅臣等。

宋词也在仁宗时期大放异彩。苏轼的豪放派与欧阳修、柳永等人的婉约派并展风采,这些在历朝历代中也是少有。

这个时期的进士沈括,是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闻名于世。中国古代的几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都出现在仁宗时期。

仁宗时期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便于携带和流通,它的产生是货币史的一大进步,更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体现。

四、不彻底的改革家。

仁宗善于提拔人才,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每届科举录取数千人,仁宗统治时期,官员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为了防御外族入侵,军队人数从真宗时期的40万增加到80多万人,公务人员增多,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仁宗又加重赋税,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等人的建议,推行改革。

不过,这些改革措施损害了贵族的利益,遭到守旧派强烈反对,又加上农民起义、蝗灾等天灾人祸。

焦头烂额的仁宗转而反对新政,将改革领袖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贬到外地。

仁宗一生无子嗣,直到1062年他才无奈地立他的堂侄为太子。之后他继续过上了舞文弄墨的日子。1063年3月仁宗病逝,终年54岁。

宋仁宗在位41年,是两宋皇帝中享国最长的。他身世坎坷,也曾迷惘,也曾因为“仁慈”,向外族低头求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捐税。

他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却为各种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文化在他统治时期空前繁荣。

他短暂的改革没有改变宋朝衰落的趋势,却以“仁治”赢得了民心。在中国历史上,宋仁宗也算得上一位比较贤德的皇帝。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说到宋朝的皇帝,先谈谈宋朝,宋朝是一个温和的朝代,一个繁华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懦弱的朝代,说他温和是因为宋朝终其始末没有杀过一个士大夫,不像后面明清时期,不是文字狱的大兴,就是构陷文官的下狱。

宋朝的皇帝对自己的权利把握最为精妙,他将皇权分出一部分让士大夫去制衡,同时又让士大夫受制于皇权,使国家权利平衡在一个合适的水平线,同时为了防止像唐末节度使权利过大,导致各地割据的情况的再次出现,宋朝对于兵权和将领的权力看的太重,这让士大夫从中崛起,而这也是宋朝重文轻武风气盛行的根源所在,所以宋朝是一个温和的时代。

宋朝,是历朝历代征兵最多的王朝,但它却无法应对对辽的战争,夺回丢失的燕云十六州,导致自身不得不派重兵在边境防守,所以宋朝是一个懦弱的朝代。说大宋繁华是因为工商业的发达,让这个朝代工商业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工商业的发达,导致小农经济体制被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很多人不得不从商来以此养家糊口这就是宋朝。

而正是这样一个朝代,诞生了许多著名的皇帝,在这些皇帝中宋仁宗算是最为仁德一个。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他是一个用一生去诠释了什么叫做仁德的皇帝,连后来的康熙乾隆皇帝都佩服他,他在位期间虽未有过对外的扩张的宏伟壮举,但是他对于自己父辈传下的江山,却守护的很好。

他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

这位帝王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以往历史学家们称誉他为“守成贤主”。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当战争的牺牲品,但人们总愿意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忘却仁宗这样以“仁”治国的“仁主”。

宋仁宗同时也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位期间将自己的睿智展现的很充分,宋仁宗与他的士大夫合作者们共建了和谐的人文社会,为北宋的“极盛”时代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庆历新政,一个为民谋福祉的政策但是它的实行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阻挠,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且败得很彻底,但这从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仁宗的睿智,在事态并未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宋仁宗便及时停止了改革,悬崖勒马。

虽然停止改革的理由很可笑,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如果他像后面神宗在位时那样的优柔寡断,态度不明确,最后只会剩下人头滚滚,庆历新政的失败也使他暂时放下了革新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这样改革下去,朝堂就不会稳固,再加上外敌环伺,会影响国家的根本。

同时为了国家的利益他还将自己亦师亦友的范仲淹下放了,并且赶出了中枢,哪怕他知道范仲淹这是个不可能会结党的忠臣,知道这是个济世之臣,他也无可奈何,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无奈和必要的牺牲。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

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更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出现了“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的景象。

史书记载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得知死讯大为惊讶,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宋仁宗,终其一生,为国为民。在位期间,使得北宋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太平,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本来这样一个盛世,足以支撑一位帝王奢侈的生活,但是宋仁宗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没有耽于享乐,反而倡导节俭。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尽心尽力,真正得做到了一个“为人君,止于仁”的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些大臣明明有实力,为啥不自己做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很多朝代,具有问鼎君王实力的大臣不乏其人。他们掌握朝局,把控朝政,政军实力首曲一指,有种说法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当朝而言实际上与君王无异。如三国时的诸葛亮,明朝中叶的张居正,清初的多尔衮等。但他们大多都没有篡位夺权,不过却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今天,让我们剥开一些史实,解读明朝中叶的张

  • 怎么评价有才学的两个亡国之君李后主和陈后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到南唐后主和陈后主,不是在历史书籍里,而是在语文课本上。李煜所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都入选了语文课本。而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也因为杜牧在《夜泊秦淮》里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被人熟知。那么,该

  • 宋朝最有名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千里送京娘,情谊深厚;华山赌棋局,一经通乾坤;黄袍加身,善待旧臣忠良;杯酒释兵权,儿女情长;心系天下,统一河山;一斧在手,忍私欲,安养民生;烛影斧声,遵母命,湮灭英魂;宋太祖赵匡胤,气吞寰宇,虚怀若谷,当属宋朝最有名皇帝[赞]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本人长有异相,亲自劣骑,马横起走,一下把赵匡胤丢下马来,

  • 秦晋是如何结好的?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又是怎样登上国君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这应该是两个问题:秦晋之好;晋文公重耳国君之路。一,秦晋之好。东周时期,周室控制力衰弱,各诸侯相互攻伐,同时,各国君位也成争夺目标;为增强自己的力量,相互联姻以为外援,秦晋两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第一次联姻的。秦穆公即位五年,因无正宫,就向晋国求婚;此时正是晋献公在位,就将长女伯姬许给了秦穆公。题外

  • 宋朝皇帝有明君昏君,为什么就是没有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暴君,比如秦始皇帝嬴政,三国时吴皇帝孙皓,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石虎,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南北朝宋后废帝刘昱,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宇文,隋朝炀帝杨广等等。可到了宋朝,却只出现过昏君明君,而没有一位皇帝是暴君。其实,之所以宋朝没有暴君,跟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的仁义之治有莫大关系

  • 明朝嘉靖之后还有几个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嘉靖,46年明穆宗(朱载)隆庆,6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8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1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7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7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弘光,16441645(监国)潞王朱常1645(监国)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明义宗朱以海(监国)益王朱慈1645明定宗朱硕明

  •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2个,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太极(天聪),世祖福临(顺治),圣祖玄烨(康熙),世宗胤(雍正),高宗弘历(乾隆),仁宗(嘉庆),宣宗宁(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德宗(光绪),末帝(宣统)天命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崇德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顺治世祖章皇帝福临太宗第九子康熙圣祖仁皇帝玄

  • 北宋和南宋有哪些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与北宋的划分是按照首都迁移划分的。宋朝是由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黄袍加身以后钦定的国号。起初,宋朝定都汴梁,又称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攻陷东京,并掳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宋朝宗室数万人北上。是年公元1127年,北宋亡。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

  • 北宋后来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回答。并不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名悬案“烛光斧影”讲的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晚上召见还是晋王的弟弟赵光义商议军国大事。没想到第二天赵匡胤暴毙宫中,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皇位就传到太宗一脉。多年来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这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一直没有定论。北宋靖康年间,

  • 曹丕,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像他们这样的皇帝,属于中国历史在册的,认可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正史的一代皇帝。他们虽然没有一统江山,在位时间比较短但是他们却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肯定,被历史认可写入了正史,所以它属于正史,是得成为三国的三位皇帝,曹丕、刘备和孙权都是正史认可的皇帝。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而以上三人是三国各自的开国皇帝。三个国家之间没有从属关系。陈寿是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