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家族世代为南诏武将,父段保隆为南诏布燮。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通海节度使,因受大义宁国主杨干贞迫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联合奴隶和农奴为主的起义队伍,举行起义,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即位后,厉行改革,尽逐杨氏邪臣。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于是远近归心,咸奉约束,把南诏末朝以来分裂、战乱的局面重新统一起来。大行分封,笃信佛教,在位8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逝世后由子段思英继位,谥号圣文武皇帝。
历史上姓段的丞相或皇帝名字?
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睑(今喜洲)人,一说为剑川永旁人,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段思平为大理段姓之祖。西晋时有个部落首领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有三万家,分布在辽宁西部。后来与汉人杂居后多以段作为姓氏。是为辽西段姓。
战国时期有复姓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到魏国,他的后代有以单姓段为姓氏的。这就是山西段氏。共叔段(前754年—?),姬姓,名段(一说名叔段),春秋时期郑国人,郑武公少子,郑庄公同母弟,母武姜。河南段氏之祖。
大理国之后是哪个朝代?
大理国是位于中国云南周边地区由白蛮人段思平于937年建立的政权。1094年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中国,由于云南诸部反对,1096年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是为后理国。
大理皇族段氏是汉人吗?
大理段氏是白族。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其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诏野史》载:“段氏,武威郡姑臧人也,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2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
五代十国时期的民族英雄?
公元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公元907年,朱温通过“禅让”形式夺取了帝位,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大理国建立者段思平:段思平是白族人,是大理国的开国皇帝。段思平成功的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推翻了杨干贞的统治,摧毁了奴隶制度,完成了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推动了大理乃至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段思平深谙佛法,建立了天龙寺,将佛教定为大理国国教,开辟了大理国帝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
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字元朗,是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生让人耳熟能详的两件事,分别是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赵匡胤登基后,改国号为宋。赵匡胤一生曾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藩镇的兵权,解决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北宋开国名将高怀德:高怀德,字藏用,是今河北正定人,是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的孙子,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是北宋的开国名将。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人自请解除兵权,死后追封渤海郡王。
后汉建立者刘知远:刘知远,也就是后汉高祖,是后汉的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刘知远雄武过人,勇猛善战。在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在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朝廷难以掌控,而且手下多是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公元948年,刘知远因病逝世,葬于睿陵。
后梁名将王彦章:王彦章,字贤明,是今山东阳谷人。是五代时期后梁的名将。朱温在建立后梁时,王彦章因为军功被升为亲军将领,历任刺史、防御史至节度使。王彦章骁勇有力,在战争中常为先锋,在军中号为王铁枪。后来被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后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