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穿的是蟒袍而不是龙袍,包拯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是人民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关于他断案的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的开封府府尹必须是皇室成员才能担任,包拯是权知开封府事,相当于开封府副知府吧。
包拯为官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好皇帝,就是宋朝的仁宗皇帝,这个皇帝是真的对得起“仁宗的仁字”,皇帝他仁慈肯于纲谏,据传包拯和皇帝争论,包拯情切之下唾沫横飞喷了皇帝脸上,皇帝把唾沫擦掉而已,并没有追究包拯的不敬之罪。
为什么传说中的包拯那么神奇?小说家托世之作罢了,把贫下劳动人民理想中的清官形象放大,让老百姓有一个梦想,那年那月有了包公世上就没有贪官污吏。
开封府尹太子做的位置
皇帝为什么要穿龙袍?
龙袍是古代皇帝,用来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身份标志,出现于龙作为中国神话的图腾之后;龙袍的产生具有促进统治,维护帝王威仪的作用;
在龙成为老百姓中普遍认知图腾之前,有虎、蛇、狼等都成为民众心里膜拜的对象,统治者穿虎袍,狼袍都是其他同样的作用;
但是统治者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一种想象的动物,更能将自己的神化,想怎么描述都行,本领说得怎么夸张都行。
历史上黄袍是何时成为皇帝的专属“龙袍”的?
黄色是什么时候成为皇家颜色的呢?有人说是宋太祖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众军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因而北宋建立后,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黄色亦成皇帝专用。
其实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在这之前黄色就己经成为皇家(尊贵)颜色了,所以陈桥兵变时众将士才会把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到赵匡胤的身上。
大家应该注意到,不仅皇帝的衣服是黄色的,皇官内部的装饰、龙椅、甚至是寺庙的佛萨也是黄色的。
没错,黄色就是黄金的颜色,所以是最尊贵的,自从黄金出现后黄色才成为皇家颜色。
据记载,黄金是在唐代开始使用的……。
可能是古代黄金最贵重吧,所以黄金色也被帝王所喜爱,所以干脆就黄袍了呗
秦始皇嬴政的龙袍是黑色的吗?为何后来皇帝的龙袍不再有黑色呢?
秦始皇的龙袍的确是黑色的。
自上古以来,华夏民族讲究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循环不息。春秋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天命有德”的观念,将五行与“德运”相配,形成“五德终始说”。“五德”第一德为土,黄帝是土德,木克土,继任的夏就是木德,金克木,商是金德,火克金,周就是火德。
战国时期各国都想取周天子而代之,邹衍的学说大受欢迎,秦始皇上位以后,为彰显得国的合法性,把秦定位水德,五行中水主黑,龙袍遂以黑色为主。
注:邹衍就是古天乐版”寻秦记“中琴青的师傅!
刘邦斩白蛇起义,自称赤帝之子,按说应该是火德,但他土包子出身,对阴阳五行这种高科技缺乏了解,被御史张苍忽悠,认定汉虽代秦,但天命不变,故仍应为水德。所以西汉初年,龙袍依旧是黑色的。
汉文帝时期,政治清明,百姓乐业,五行学说又被拿来讨论,大家一致认定汉代秦,“当悉更秦之法,如此亦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秦是水德,五行循环完成,汉朝从头开始,应该是土德。
汉文帝认同了这一说法,但他是个不喜浪费的贤君,认为百姓尚且穷苦,不宜大动干戈,但龙袍却借此改为明黄色,至武帝即位,把汉定为土德。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为承继天命,找了个叫刘韶的阴阳家重新编排阴阳顺序,定汉为火德,可惜他的改动没有带来天命,自己的命却早早丢掉了。
刘秀即位以后,不知道是受王莽影响还是打算有别于西汉,确定汉为火德,但龙袍颜色依旧为黄色。
此后的魏晋龙袍颜色不一,魏喜黑色,晋喜红色,怎么高兴怎么来。
隋朝开国以后,黄色被定龙袍专属颜色,唐承隋制,延续了黄袍这一做法,从此民间不许使用赤黄色,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谢邀
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阴阳家、五行创始人邹衍的五德相克理论,认为秦代周是土克金因此秦国为土德,土对应黑色所以秦朝的龙袍为黑色。后代朝代根据了五行理论来确定本朝龙袍的颜色中途在西汉末年改为五行相生理论。到元朝统一中国后五德理论就不受重视了后世龙袍才统一确定为黄色。
五行论对应颜色,分别为:土→黄、木→青、金→白、火→红、水→黑。
“五德相生”理论,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德相克”理论,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