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历代皇帝的先后顺序?

唐朝历代皇帝的先后顺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93 更新时间:2024/1/18 22:43:06

高祖神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武周则天大圣皇帝武

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

唐朝共有二十个皇帝,顺序如下:

1、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2、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3、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

6、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7、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8、唐肃宗李亨(711762),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10、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11、唐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778~820),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

13、唐穆宗李恒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

16、唐武宗李炎。本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18、唐懿宗李(“”,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20、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东汉的小皇帝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小皇帝多,直接的原因特别简单----皇帝寿命太短,死的时候,继承人年龄小,小皇帝自然多了。东汉皇帝里刘秀是活的最长的,也只活了64岁东汉皇帝的年龄是让人很困惑的事情,除了人为的原因,不能不说光武帝刘秀的家族基因有些问题。整个东汉12位皇帝,除了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了64岁,即位的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但是

  • 吕氏年龄中任座是怎样劝谏君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8尺多,体形面貌美丽。有1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2天,有

  • 隋朝开国皇帝及帝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隋朝的都城刚开始在大兴城,随后迁都洛阳。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是弘农郡华阴人。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581年二月,北周的皇帝静帝禅让帝位给杨坚,北周灭亡。随后杨坚定国号为隋,把都城定在大兴城。到了589年杨坚南下灭掉了陈朝,统一了全

  • 晏子谏齐景公中,晏子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劝谏景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三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了却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闲了却想到别人的劳苦

  • 道光皇帝吃不起鸡蛋,龙袍打补丁,为何日子过得如此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有熟悉清史的人提起道光皇帝的为人首先就会评价其为节俭乃至吝啬,甚至说他是抠门至极的皇帝。这其实除了有他性格方面的内在原因之外,还与其所处时代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就是道光皇帝没钱了。道光皇帝登基时,清王朝已经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道光皇帝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道光所处在的时代是整个清朝的中衰时期,历史上将

  • 古代大臣劝说皇上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是先秦那时代比较牛些,什么溟煮都赶不上,比如孟子说几句难听话,梁惠王没话接了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后来比较操蛋,大臣们敢说的无非也是心机使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各种招还有没用过的么“朝服进谏”,是历史上有名的劝服事例,说的是唐太宗和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之间的一件事。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

  • 历史上有哪些王爷造反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最典型的王爷造反成功,当属永乐大帝朱棣,其次秦王李世民,不过估计少有人注意到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以王爷身份造反成功的,其他如曹丕、司马炎、刘裕、高洋等人虽然名义上是“王爷”,但实际上跟君主差不多。朱棣:最符合标准的造反成功的王爷朱元璋为了确保明朝长治久安,曾两次大封宗室,分驻全国各地来护卫皇室。其中尤以

  • 中国古代哪一位皇帝最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是明武宗朱厚照。我们不妨一一列举朱同学的小故事,来看一下他是否是皇帝里面最会玩的:1、朱同学不能生育,所以没有子嗣,虽然和许多人做过许多快乐的事,但他还是没有儿子。但他并不捉急,女人他有很多,所以儿子也会有的。于是他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比谁的儿子都多。你不服不行。2、朱同学并不励志做一个好皇帝,他比

  • 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帝王记忆顺口溜: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依次分别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世祖皇帝福临-顺治;圣祖皇帝玄烨-康熙;世宗皇帝胤-雍正;高宗皇帝弘历-乾隆;仁宗皇帝琰年-嘉庆;宣宗皇帝宁-道光;文宗皇帝奕-咸丰;穆宗皇帝载淳-同治;德宗皇帝载-光绪;溥仪-宣统。扩展资料

  • 明朝最伟大的皇帝是谁?为什么是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明朝皇帝多数都可以称为伟大!这是明朝本身的社会世俗化,治理的内阁化,科举的平民化,经济的繁荣化,疆域的扩展化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明太祖实际上彻底改变了自唐朝灭亡以来四百多年汉族王朝乃至整个汉族都被异族打压,奴役的悲惨屈辱的局面,北宋向辽国称臣,对西夏无可奈何,默认西夏皇帝的称号,南宋则直接